-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瓷畫唐詩三百首(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1283
- 條形碼:9787532651283 ; 978-7-5326-5128-3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瓷畫唐詩三百首(貳)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是“瓷畫唐詩三百首”系列的第二部,與2017年5月出版的**部一樣,本書同樣是以“唐詩瓷畫”為主要內容的文學藝術作品集。瓷板畫是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是景德鎮陶瓷工藝的新突破;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高峰,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就是“瓷畫唐詩”。它以瓷畫為載體,熔中國傳統詩歌、繪畫、書法藝術于一爐,準確地表現出唐詩的情感內涵和詩歌意境,將想象中的“言外之意”具象化,呈現出別樣的藝術之美。同時,編者為每一幅唐詩瓷畫配上了簡要的賞析文字,為讀者了解每一篇詩歌的背景或理解其內容提供了方便,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中國古典文學、陶瓷藝術以及工藝美術愛好者不可錯過這部精彩之作。
新書--瓷畫唐詩三百首(貳) 內容簡介
唐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唐詩三百首》作為家喻戶曉的選本,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較好的入門書籍。由上海福仁瓷林藝術館館長丁福仁提議,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鐘福洪先生經過潛心研究,將《唐詩三百首》以瓷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給世人。每塊瓷板上均為鐘先生創作的一首唐詩、一幅畫,圖畫線條流暢、意蘊生動、表達準確、韻味無窮,經過藝術家的妙筆生花,與詩境完美結合,相映生輝,使讀者產生形象立體的認識。唐詩與配畫燒制到瓷板上,幾乎可以長久保存。每首詩還配有一段文字,從背景、意境、藝術風格、寓意等各方面對該詩進行評點,力圖做到詩、畫、文融為一體,為讀者提供美好的閱讀享受。2017年5月,推出了《瓷畫唐詩三百首(壹)》,包括90首唐詩及其配畫瓷板、賞析文字。時隔一年,《瓷畫唐詩三百首(貳)》歸來,將再度為讀者們奉獻一次愉快的唐詩閱讀之旅。
新書--瓷畫唐詩三百首(貳) 目錄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孟浩然
早寒有懷 孟浩然
晚泊潯陽望廬山 孟浩然
題義公禪房 孟浩然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齡
答人 太上隱者
終南望馀雪 祖 詠
青溪 王 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 維
酬張少府 王 維
送梓州李使君 王 維
山居秋暝 王 維
欒家瀨 王 維
華子岡 王 維
蜀道難 李 白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贈孟浩然 李 白
送楊山人歸嵩山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山中問答 李 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 白
登太白峰 李 白
望天門山 李 白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李 白
夜泊牛渚懷古 李 白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 白
獨坐敬亭山 李 白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聽蜀僧濬彈琴 李 白
采蓮曲 崔國輔
桃花溪 張 旭
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 適
望岳 杜 甫
曲江二首(其二) 杜 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 杜 甫
新婚別 杜 甫
江村 杜 甫
野老 杜 甫
江亭 杜 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 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五)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 甫
絕句四首(其三) 杜 甫
登岳陽樓 杜 甫
小寒食舟中作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南溪別業 岑 參
逢入京使 岑 參
斤竹嶺 裴 迪
柳浪 裴 迪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江村即事 司空曙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
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 韋應物
游終南山 孟 郊
三日尋李九莊 常 建
夜到漁家 張 籍
牡丹 薛 濤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 愈
浪淘沙九首(其一) 劉禹錫
賣炭翁 白居易
問劉十九 白居易
南浦別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柳宗元
漁翁 柳宗元
離思五首(其四) 元 稹
劍客 賈 島
昭君怨二首(其一) 張 祜
聽箏 張 祜
宮詞 朱慶馀
難忘曲 李 賀
蝴蝶飛 李 賀
綠水詞 李 賀
江南春 杜 牧
九日齊山登高 杜 牧
秋夕 杜 牧
處士盧岵山居 溫庭筠
錦瑟 李商隱
蟬 李商隱
夜雨寄北 李商隱
無題 李商隱
嫦娥 李商隱
賈生 李商隱
貧女 秦韜玉
畫松 景 云
新書--瓷畫唐詩三百首(貳) 節選
華子岡王維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詩人簡介】見第22頁。【作品賞析】華子岡是王維隱居地輞川莊中的一處風景點,也作“華子崗”。王維的好友裴迪就曾寫過一首《華子崗》歌詠其優美的景色。而王維的這首《華子岡》則描寫了他秋日登華子岡眺望的所見所感,與裴詩洋溢著的美好情感卻有不同。開篇一句“飛鳥去不窮”,詩人登上華子岡,卻見百鳥聚集,多得無法數清。詩人由飛鳥在空中次第杳逝而聯想到世上所有事物的空虛無常。接下來的一句“連山復秋色”反映的是詩人視角的變化:從山崗上空的飛鳥轉移到到了山崗周邊的山嶺。詩人環顧四野,滿目皆是蒼茫蕭瑟的秋日景色,而且可以推想到這些景色不久就會完全沒入漆黑的夜幕之中。詩人觸景傷情,頓覺華子岡上下彌漫著一股傷感氣氛,生出對自己已臨暮年的感傷,于是發出“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的嘆喟。一個“極”字即傳遞出作者內心世界劇烈沖突、情感激蕩的隱微消息。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五)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詩人簡介】見第76頁。【作品賞析】《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組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當時杜甫在定居在成都。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杜甫本想尋伴同游賞花,但并未尋得,只好獨自一人在成都錦江江畔散步,每過一處便寫詩一首,如此共成詩七首,內容彼此相互關聯。這是第五首。**句交代了詩人尋花已至江畔的“黃師塔”前。所謂“黃師塔”是指一位黃師的墓地。“師塔”即身塔,為僧人埋骨之所。而此前詩人已經走了數程(已寫四首詩),已有了幾分疲勞,加之春暖時分人易懶倦,詩人已露出了倦態:“春光懶困倚微風”——只好倚賴微風來驅散自己的疲累。但這僅僅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打起精神,繼續尋花看花。詩人繼續向前走去,發現了一簇盛開的桃花,模樣分外可愛:“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開無主”表面上是說桃花沒有主人,實際上是指自然生長的桃花正在自由地開放,無拘無束,絢爛綺麗。詩人看到這簇絢美爛漫的桃花,不由得駐足觀賞,越看越喜愛——“可愛深紅愛淺紅”描繪的正是詩人時而看看深紅之花,時而又看淺紅新花的喜悅情態。此處疊用“愛”字,將詩人又愛深紅又愛淺紅的那種應接不暇的精神狀態活畫了出來。
新書--瓷畫唐詩三百首(貳) 作者簡介
丁福仁,1945年生于上海嘉定。曾在江西工作二十多年,現為江西景德鎮陶瓷上海藝術中心董事長、上海福仁藝術館館長和“上海瓷林”藝術館館長。鐘福洪,1965年生于江西鄱陽。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被評為首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雕刻代表性傳承人等,現任景德鎮珠山區政協委員、景德鎮御窯陶瓷研究所副所長和景德鎮市鄱陽商會副會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