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3245191
- 條形碼:9787113245191 ; 978-7-113-2451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 本書特色
針對地鐵疊線盾構隧道施工順序、疊線下穿大規模軌道群(26股道)沉降控制、傳統疊線盾構隧道下隧道內支撐臺車系統無法實現準同步施工以及疊線盾構始發技術難度大的技術問題,本書就重疊盾構隧道在不同施工順序下的應力和變形進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疊線盾構區間隧道施工先后順序、中間夾層土體加固范圍和參數要求,并研制了下部隧道移動式同步支撐上部隧道盾構機荷載的臺車系統,建立了重疊盾構隧道“先下后上準同步”工法。在地鐵盾構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風險分析基礎上,采取路基與軌道加固、疊線夾層土改良和沉降實施監測等措施,創建了高鐵不減速運營條件下2 m凈距重疊盾構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的成功案例,實現了*沉降值為4mm,遠小于控制值10mm。
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就重疊盾構隧道在不同施工順序下進行了應力和變形分析, 主要研究了疊線盾構區間隧道施工先后順序、中間夾層土體加固范圍和參數要求。并研制了下部隧道移動式同步支撐上步隧道盾構機荷載的臺車系統, 建立了重疊盾構隧道“先下后上準同步”工法。
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 前言
隨著軌道交通線網規模的不斷擴容及運營服務標準的提高,不同線路間換乘及聯絡日益頻繁。同時,受既有周邊環境的制約,區間隧道間的空間關系變得日益復雜,不僅出現了十字形或小角度交叉,左右線上下平行重疊的區間隧道相繼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軌道交通工程中大量出現。
可見,隨著軌道交通建設進程的推進,采用上下重疊布置的盾構區間隧道由于可較好地解決周邊環境制約、道路紅線狹窄、線網運營換乘功能需求等問題而得到越來越多的采納。然而,針對上下重疊盾構隧道的研究相比工程實踐存在較明顯的滯后性,對工程建設的指導性存在不足,故加強地鐵區間上下重疊盾構隧道的研究顯得必要而迫切。
目前國內對于重疊隧道問題的研究仍缺乏系統性及深入性,特別是中國電建集團深圳地鐵7號線BT項目筍洪區間盾構隧道疊線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技術難題。因此,有必要在系統總結國內已有重疊隧道設計與施工經驗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的研究,主要包括地鐵疊線區間隧道盾構法施工先后順序、中間夾層土體加固技術、下線隧道內支撐技術以及下穿高鐵軌道群加固技術、盾構掘進技術、沉降自動化監測技術和施工安全應急技術。
本書是由中國電建集團重大專項“復雜環境及地質條件下地鐵修建關鍵技術”(ZDZX07)的兩個子課題“連續多段小凈距疊線地鐵盾構隧道施工關鍵技術”和“地鐵交疊盾構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研究成果的總結而成的。該研究成果直接指導完成了中國電建集團深圳地鐵7號線BT項目6個區間疊線段總長度1 029 m的施工任務,確保了施工安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課題研究的一種用于重疊盾構隧道施工的支撐臺車及支撐臺車系統被授權發明專利,疊線盾構隧道自行式支撐架加固施工工法、盾構隧洞疊線段下線支頂加固上線快速掘進施工工法和盾構隧道下穿鐵路站場軌道群地面加固施工工法獲批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工法。
研究成果“地鐵疊線盾構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本書□□章、第5章和第8章由任立志撰寫;第3章32節、33節,第4章44節、45節和第7章由張述畢撰寫;第3章31節、第4章41節~43節和附錄由李圍撰寫;第2章和第6章由段景川撰寫;全書由李圍統稿。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閱了許多專家學者發表的論文,在此向他們表示真誠的謝意!
本書在撰寫中還得到了付艷軍、楊光武的幫助,整理過程中得到了朱慧坤的幫助,中國鐵道出版社的傅希剛、陳小剛等編輯也對本書的修改與完善提出了大量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向他們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書中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及讀者給予批評和指正。
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 目錄
1.1研究背景
1.2疊線盾構區間隧道技術現狀
1.3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鐵路現狀
1.4盾構法隧道施工理論
1.5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地鐵盾構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風險分析
2.1工程概況
2.2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2.3主要難點
2.4安全風險辨識及分析
第3章疊線盾構區間隧道施工技術研究
3.1施工先后順序研究
3.2中間夾層土體加固技術研究
3.3下線隧道內支撐技術
第4章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加固技術
4.1軌道群加固設計
4.2判斷標準及加固模擬計算
4.3不同加固方式計算結果對比分析
4.4加固施工技術
4.5小結
第5章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盾構掘進技術
5.1盾構選型技術
5.2盾構機性能參數計算
5.3盾構掘進參數試驗
5.4盾構掘進參數控制
5.5小結
第6章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沉降監測技術
6.1監測目的與依據
6.2監測內容與頻率
6.3監測方法
6.4監測控制值與警戒值
6.5監測實施
6.6監測結果
6.7監測分析
6.8監測小結
第7章下穿施工中高鐵運營安全技術措施
7.1疊線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加固措施
7.2疊線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自動化監測措施
7.3疊線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盾構掘進控制技術
措施
7.4疊線隧道下穿準高速鐵路軌道群施工措施
7.5確保鐵路運營安全組織措施
7.6小結
第8章結論與展望
8.1主要結論
8.2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四個斷面的位移和管片內力計算結果
附錄2加固后四個斷面的位移和管片內力計算結果
附錄3不同加固方式不同施工順序下的計算結果
地鐵疊線盾構區間隧道下穿高鐵軌道群施工關鍵技術 作者簡介
任立志,男,1967年3月出生,河北磁縣人,漢族,中共黨員,上海鐵道學院鐵道工程專業學士、英國格林威治大學項目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 程師。現任中國電建集團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軌道交通分會理事、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理事、深圳土木建筑學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兼職教授、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高級顧問。自1991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加或主持了廣梅汕鐵路、廣州地鐵1號線、內昆鐵路、渝懷鐵路、北京地鐵5號線、青島海底隧道、深圳地鐵7號線、深圳地鐵4號線三期、深圳地鐵5號線南延線、深圳地鐵9號線支線、深圳地鐵10號線等工程的建設,對鐵道工程、城市軌道交通設計與施工有深入的研究和見解。獲得各級科學技術獎15項,獲得專利36項,獲得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2015年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稱號,出版專著3部。
張述畢,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云南省昭通市,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軌道工程事業部總經理,主要從事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工程、城市水環境工程、公路工程等行業建設投資管理工作,先后參與了江西斗晏電站、廣西天生橋電站、昆明宜良柴石灘電站、貴州烏江洪家渡電站、云南開遠大唐紅河火電廠、四川華電瀘定水電站和深圳地鐵7號線7306標工程等項目的建設管理,歷任技術員、部長、副經理和項目經理等職務。截至目前,發表論文10余篇,申報專利1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以及榮獲電建集團優秀項目經理稱號。 任立志,男,1967年3月出生,河北磁縣人,漢族,中共黨員,上海鐵道學院鐵道工程專業學士、英國格林威治大學項目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 程師。現任中國電建集團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軌道交通分會理事、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理事、深圳土木建筑學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兼職教授、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高級顧問。自1991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加或主持了廣梅汕鐵路、廣州地鐵1號線、內昆鐵路、渝懷鐵路、北京地鐵5號線、青島海底隧道、深圳地鐵7號線、深圳地鐵4號線三期、深圳地鐵5號線南延線、深圳地鐵9號線支線、深圳地鐵10號線等工程的建設,對鐵道工程、城市軌道交通設計與施工有深入的研究和見解。獲得各級科學技術獎15項,獲得專利36項,獲得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2015年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稱號,出版專著3部。
張述畢,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云南省昭通市,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軌道工程事業部總經理,主要從事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工程、城市水環境工程、公路工程等行業建設投資管理工作,先后參與了江西斗晏電站、廣西天生橋電站、昆明宜良柴石灘電站、貴州烏江洪家渡電站、云南開遠大唐紅河火電廠、四川華電瀘定水電站和深圳地鐵7號線7306標工程等項目的建設管理,歷任技術員、部長、副經理和項目經理等職務。截至目前,發表論文10余篇,申報專利1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以及榮獲電建集團優秀項目經理稱號。
李圍,男,1979年7月出生。2006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軌道交通學院教授、鐵道工程專業責任教授。先后工作于貴州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中國電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分別任副教授、教授、副總工,榮獲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瑞士聯邦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師從國際著名的巖石力學和隧道工程專家JZHAO教授。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工程力學》和《巖土工程學報》EI收錄期刊審稿人。截至目前,先后主持省部級課題4項,主持地鐵和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研究橫向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EI收錄9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專著及教材5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項。
段景川,男,1987年7月出生,湖南常德人,漢族,中共黨員,西南交通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工程師。現供職于中電建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自2013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與了深圳地鐵7號線、深圳地鐵4號線三期、深圳地鐵5號線南延線、深圳地鐵9號線支線、深圳地鐵10號線等工程的建設工作,對巖土工程及鋪軌施工有深入的研究與見解。參與獲得省政府、行業協會、電建集團等各級科學技術獎7項,獲得專利9項,由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地鐵隧道下穿公路誘發地層變形理論與控制技術》等3部,在公路交通科技、隧道建設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盾構隧道施工近接下穿水工結構物施工力學特性分析》等論文11篇,獲得中國電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2016年度優秀科技先進個人稱號。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