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33125
- 條形碼:9787519033125 ; 978-7-5190-331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 本書特色
“綠色發展通識叢書”是一套面向社會大眾的生態環境類科普圖書,從法國數十家機構引進版權并翻譯成中文出版,涵蓋了法國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記者和各領域專家、學者關于生態環境的獨到思考。叢書內涵豐富亦有規模,是文聯出版人踐行社會責任,倡導綠色發展,推介國際環境治理先進經驗,提升國人環保意識的一次有益實踐。 艾瑪紐埃爾·格倫德曼著的這本《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就是該系列叢書之一,主要科普了棕櫚油的知識。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 內容簡介
在農產食品加工業和日常消費品中,棕櫚油幾乎無處不在。棕櫚油具有特別的機械特性及熱性,在任何溫度下都擁有良好的脂滑感,這是任何其他植物油脂材料所無法比擬的。棕櫚油的原材料是油棕,巨大的經濟收益引發了大量種植,以至于地球的熱帶地區都被它占領了,給這一地區的生態多樣性和土著群體帶來了極大的損害。農產食品加工跨國公司的供貨商通過當地低廉的人工開發這些土地,而后者由于傳統生活模式被摧毀而變得更加貧困。《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綠色發展通識叢書》呈現了一份關于新興“綠色黃金”嚴謹而公正的調查報告。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 目錄
1
被告出庭
移民回憶錄
征服世界的果實
無限擴張
2
棕櫚油嚴重危害健康嗎?
《能多益修正案》
面包醬大戰
棕櫚油小解剖
難以抗拒的油棕
脂肪酸與健康:飽和?不飽和?
肥胖:全球化的流行病
3
破壞森林的油棕
婆羅洲
向森林大火上澆“油”
油棕與生物多樣性的艱難共存
侵占原住民土地與剝削勞工
游說、謊言和訴訟
4
有機認證、棕櫚油可持續發展惻桌會議:解決之道?
抑或希望的幻火?
達朋集團:被質疑的楷模
圓桌會議的魔法與幻滅
高碳儲量森林:希望之光?
總結
致謝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 節選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綠色發展通識叢書》: 罐頭盒中的棕櫚油 蠟燭的衰落并不意味著棕櫚油從此無人問津。在19世紀60年代前,由于市面上還沒有從煤、石油或者瀝青片巖中提煉的礦物油,因此棕櫚油得以在工業潤滑中找到另一片天地:鐵路公司使用它為貨車的齒輪潤滑。但是,對棕櫚油需求*大的還是馬口鐵產業。自從1787年英國皇家藝術協會舉辦比賽之后,罐裝食物的儲存工藝便問世了,馬口鐵因此興旺起來。從此以后,馬口鐵和罐頭盒取代了傳統的玻璃、粗陶和陶瓷器具。棕櫚油在馬口鐵的制造中非常重要。用錫膜覆蓋馬口鐵鐵皮,可以防止鐵皮生銹。馬口鐵一旦制作成形,會以極快的速度自然冷卻,導致表面形成裂縫。只有迅速將馬口鐵浸入棕櫚油中,才會減緩它冷卻的速度,因此也就不會產生裂縫。得益于這項由英國人獨創的工藝,德國北部興起的馬口鐵生產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為歐洲大部分地區供應器皿、盒子以及其他盤子。如今,鍍錫是由電解來完成,不再需要棕櫚油。 拿破侖三世和人造黃油 1854年,普萊斯蠟燭公司發現了能夠通過對棕櫚油進行精煉來生產甘油的工藝,并獲得了專利保護。提煉出的甘油具有使味道和顏色固定的性能,因此可以供應給藥店、照相館(用來保護和保存膠卷)以及化妝品行業或者香水行業。后來,各種炸藥的制造,尤其是硝化甘油被用于巴拿馬運河的建設,使得棕櫚油的需求激增。棕櫚油的這些運用隨后被石油及其衍生物取代。20世紀來臨之際,棕櫚油在食品行業找到了驚人的突破口,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社會和環境領域帶來了引人注目的后果,這一點我們稍后進行詳細探討。 引導棕櫚油行業轉變的是一個法國人,夏爾·路易一拿破侖·波拿巴(Charles Louis Napoleon Bonaparte)。他在1852年稱帝,史稱拿破侖三世。法國當時食物昂貴,并且產量不足,黃油在工人階層中尤為短缺。面對這種情況,拿破侖三世鼓勵化學家努力研制出一種價格適中且能夠長期存放的替代品。他非常關注伊波利特·梅日一穆里耶(Hippolyte Mege-Mouries)的研究,讓他住在巴黎郊區萬瑟樹林的費散德里(Faisanderie)皇家農場潛心工作。這種“合作”果然很有成效,研究成果出來后,1869年7月,梅日一穆里耶申請了人造黃油的專利。這種被稱為“穆里耶黃油”的“經濟型黃油”,開始在巴黎貨攤上銷售。1871年至1874年間,穆里耶先將此項專利轉讓給了一家荷蘭公司,然后又轉給了英國人、美國人和普魯士人,之后他轉而研究其他發明,如肉的儲存。人造黃油進入家庭菜譜之后就一直保留下來,并且出口到世界各地。在穆里耶*初的配方里,人造黃油是由加熱、壓縮后的牛肉脂肪組成,他從牛肉里提取了脂肪體,從中分離出不純的棕櫚酸,將之稱為“麥淇淋”。但是,牛肉脂肪比較稀少并且價格昂貴。之后,由于精煉工藝和氫化工藝的發展,植物油脂,尤其是棕櫚油,取代了動物油脂。這種人造黃油并不是只有一些盲目的追隨者,人們甚至發明了一種“黃油檢驗儀”,通過對脂肪燃燒的氣味進行分析來區分質量上乘的黃油和其他打著各種名號的“麥淇淋”仿制品,如“黃油制品”“諾曼底人造黃油”。盡管受到各種誹謗,人造黃油還是在不久后就大舉進入奶制品店,然后涌人雜貨店和超市。人造黃油有時使用劣質動物油脂,這使它遭受了諸多批評,營養學家尤其是廣告后來開始鼓吹植物油脂對人體血管的好處,因為在這一點上大家對人造黃油惡評如潮。但是,這種棕櫚油對人體組織的實際影響還不是很清楚,或者總是被不實報道干擾,媒體(科學雜志)上的文章對它時而贊揚、時而抨擊。 ……
棕櫚油的謊言與真相 作者簡介
艾瑪紐埃爾·格倫德曼,法國生物學家、博物學家、靈長目學家,長期致力于非洲和亞洲猩猩的保護與放歸自然等公益事業。曾出版十余部關于動物與環境的著作,代表作有《我們謀殺的那些森林》、《明天,獨存于世?》。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