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29583
- 條形碼:9787229129583 ; 978-7-229-1295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本書特色
★ 16開禮盒裝,重慶出版社出版
★ 日本戰國時期,是指從應仁之亂的1467到德川幕府建立的1603年這一段近一百四十年的時期
★ 本套書是四位日本歷史小說巨匠再現戰國風云的經典力作合集,包括《織田信長》(上下)、《豐臣秀吉》(上下)、《武田信玄》(上下)、《上杉謙信》、《德川家康》五部作品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作者山岡莊八是日本影響力zui大的通俗作家之一,也是總銷量超過幾千萬冊的超級暢銷書《德川家康》的作者,曾因文學上的杰出成就而被政府授予瑞寶勛章
★ 《德川家康》的作者司馬遼太郎有日本國民作家之稱,一生作品無數,自1960年之后,幾乎年年獲獎。七十歲時獲代表日本文化界zui高榮譽的文化勛章
★ 《上杉謙信》的作者海音寺潮五郎是日本現代第壹代歷史小說大師,其作品曾獲直木獎、菊池寬獎,獲得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稱號和紫綬勛章
★ 《武田信玄》的作者新田次郎是日本獨具特色的山岳派代表作家,其所創作的《武田信玄》曾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熱銷日本30余年的經典歷史小說,總銷量超過3000萬冊;中文簡體版熱銷十周年典藏版
◎日本歷史小說大師山岡莊八、司馬遼太郎、海音寺潮五郎、新田次郎再現戰國風云
◎五位戰國著名武將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德川家康的傳奇人生
◎日本大河劇收視率之王原著小說、日本賣座歷史巨片原著小說、吉川英治文學獎獲獎作品
◎裝幀典雅,水墨風格人物畫像封面,典雅展現日本武將的氣質與性格
◎隨書贈送特別定制有味有范的日本戰國群雄帆布袋1個,日本戰國群雄精美明信片8張
◎無法超越的閱讀感受:山岡莊八的風格好比中國的金庸,架構故事的能力超強,塑造人物鮮活有特點,設置謀略精心顯高明。司馬遼太郎以“鳥瞰法”寫作而出名,他始終站在一個比較高的歷史角度來審視自己所創作的主人公,因而能將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人物行為背后的權力關系、人物命運與時代大潮之間的關系深刻地展現和揭示出來。海音寺潮五郎的筆法則古典溫婉,對于傳主不屈的意志、剛毅的性格、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計得失利害的特點著墨很多,特別強調人物自身精神世界的獨特與獨立性。新田次郎注重歷史考證,不但在會戰的描述中插入妙趣橫生的陣法示意圖,而且借助自己氣象學家的職業優勢,創造性地加入了氣象對戰爭的影響。
◎傳奇人物的生存智慧和成功之道:上杉謙信在亂世中的堅持自我、武田信玄的務實主義、織田信長“從呆瓜到統帥”的開拓意志、豐臣秀吉“從平民到關白”的進取精神,都令人振奮不已。讀者從書中可以汲取勵志的力量,從而排除萬難,開創屬于自己的非凡人生。
◎日本文化全面、生動、華美的展示:柏楊說:“要了解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很好的方法是閱讀他們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了解日本亦然。”日本的歷史故事、民俗風情、典章制度、國民性格,在整套小說中有淋漓盡致的體現。
《織田信長:菊與刀》(上、下) 山岡莊八 著,楊世英 譯
他,是日本歷史上令人折服的武將,日本戰國時期開創統一大局的杰出統帥。
他,幼年時粗狂莽撞、我行我素,不修邊幅的外表下隱藏著匡正天下的勃勃野心。然而燕雀不知鴻鵠之志,眾人皆認為他是缺乏才智、難當大任的“尾張大呆瓜”。
他,二十七歲在桶狹間之戰以寡敵眾,從此名震天下。后以“天下布武”為職志,在亂世中所向披靡,短短數十年間就橫掃了整個日本,無人敢捋其鋒。
他,是復雜的個體。狂放不羈,卻思慮縝密;懂得忍讓雌伏,也敢于大膽行事;雖積極引進西方器械和宗教,但也保留著日本武士極重名譽的特質;有人說他“先破壞再建設”,是“風云兒”、“革命家”;也有人因他“燒廟殺僧”而稱他為“第六天魔王”。
日本暢銷巨著《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岡莊八,以文學化的傳奇之筆再現了織田信長從統一尾張到重立將軍、控制京畿,*后在事業巔峰遭部將背叛,夢斷本能寺的悲壯一生和狂傲蓋世的獨特個性。筆法輕快,情節跌宕起伏,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豐臣秀吉:光與火》(上、下)山岡莊八 著,郭宏達 譯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著名武將,也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平民英雄。他出身寒微,從牽馬的低微仆從起家,與一代豪杰織田信長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從獻計獻策協助信長成就赫赫威名的“桶狹間之役”,到獨當一面精心籌劃的“吞并美濃之役”,他逐漸成為深得信長賞識器重的親信。本能寺之變,信長身遭不測,他運籌帷幄,頻出奇計,以迅雷之勢為主復仇,躍登霸者之尊,得以一匡天下,結束日本戰國時代的百年紛爭。為了超越織田信長,他垂暮之年,野心勃勃,覬覦海外。膠著的戰事,血腥的內廷斗爭,終使他無力挽回命定的失敗。
山岡莊八的風格好比中國的金庸。他以絕妙的架構、大膽的想象、豐富的史實、文學化的細膩文筆再現了豐臣秀吉極具傳奇性的一生。整部作品氣勢恢宏、跌宕起伏,運筆生動,設置謀略精心高明,人物刻畫生動而客觀,既肯定了豐臣秀吉的韌性、樂觀、膽識、魄力、善于學習,也不假修飾地敘述了其作為一名戰國武將的弱點:殘酷、無情、對女性的瘋狂渴望與追逐等。
《武田信玄:風林火山》(上、下)新田次郎 著,黃遠河 譯
狂飆的日本戰國時代,二十歲的青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無道的父親。年輕的頭腦中充滿了欲望與野心。
自立為甲斐國主的他,隨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進攻信濃。他努力開疆拓土,四處征戰。他的軍旗上寫著孫子的名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旌旗所指,戰無不勝。
平定信濃之后,信玄夢想著揮軍西上,直入京都,但宿敵上杉謙信始終牽制著他,于是甲斐之虎只好與越后之龍在川中島展開對決。川中島大會戰獲得勝利的武田信玄,一步步走向號令天下的大道。
甲州、信濃全域已入版圖,雄霸一方的武田信玄不幸病魔纏身。但數十年的夢想支撐著信玄,他還是參拜了親人的墳塋,辭別了心愛的妻妾,踏上西上的道路。這是一代名將的*后一搏。可惜在*終的勝利即將唾手可得時,信玄無端地被病魔擊倒,只能遺憾地將目光望向近在咫尺的京都。
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新田次郎根據大量的歷史考證和傳說,融合自己的想象,對日本戰國**兵法家武田信玄的一生進行了還原與再塑造,將信玄一生中“放逐生父信虎、川中島之戰、平定長子義信叛亂、三方原之戰”四件大事在“風”“林”“火”“山”四卷中娓娓道來,氣勢恢宏,構架精妙,令人難以釋卷。
《上杉謙信:天與地》(全1冊) 海音寺潮五郎 著,陳寶蓮 譯
他,雖生于越后國守護代尊貴之家,卻不為父親所喜愛;四歲失母,少年喪父,復被嫉妒的兄長敵視、迫害,飽受顛沛流離之苦。
他,十五歲初次上陣,多次擊退敵對勢力的來犯,迅速將國內豪族收服于帳下。后又在追回信州豪杰失地的戰爭中屢見神勇,*終在鐮倉八幡宮就任關東管領,威震天下。
他,天生一副磊落胸懷,吸引了一批豪杰謀士和他一起打天下,并與當時的一代豪杰武田信玄爆發了日本戰國史上*激烈、*悲壯的戰爭——川中島之戰。
他,就是日本歷史上少見的軍事天才,人稱“越后之龍”、“日本戰國軍神”的上杉謙信。
本書作者日本歷史小說巨匠海音寺潮五郎以恢宏而不失溫婉的文學筆觸,勾勒了一代戰國名將的傳奇人生,文筆洗練,刻畫人物細致,戰爭場面大氣,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全1冊) 司馬遼太郎 著,馮千、沈亞平 譯
他,出生于封閉落后的三河。三歲與生母離別,六歲作為人質流寓他國。辛酸和凄苦的人質生涯,錘煉出堅毅沉穩的個性。
成年后繼任城主,但領內豪族林立,領外強敵環伺。為了在亂世中求生存,他甘愿充當今川義元的炮灰,隨后又追隨織田信長四處征戰。才贏得生存空間,卻為了取信于信長,不得不痛心殺妻滅子。信長夢斷本能寺后,秀吉搶先控制了局勢。他屈累代尊貴武士之膝,拜跪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腳下,同時埋首于勢力的擴張。待時機來臨,他果斷出擊,將敵人徹底擊敗。
他*大的特點,被人們總結為“忍耐”和“模仿”。為了能與眾多天才相抗衡,這個既無非凡創造力,又無卓越天資的普通人,也許只能以“忍耐”來磨煉自己、提升自己。他沒有創造性,傾心于模仿他人的長處,集武田的兵法、信長的果斷和秀吉的策略于一身。他,以正直和忠誠獲得了信長和秀吉的信任,但秀吉一死,他卻驟變為譎詐多端的反豐臣勢力首領,可見其正直和忠誠是掩蓋鋒芒的處事之術。
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以流暢犀利的筆觸,精煉客觀地再現了一個朝代的開創者——德川家康從人質到王者的傳奇一生。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內容簡介
1
《織田信長:菊與刀》(上、下) 山岡莊八 著
他,是日本歷史上令人折服的武將,日本戰國時期開創統一大局的杰出統帥。
他,幼年時粗狂莽撞、我行我素,不修邊幅的外表下隱藏著匡正天下的勃勃野心。然而燕雀不知鴻鵠之志,眾人皆認為他是缺乏才智、難當大任的“尾張大呆瓜”。
他,二十七歲在桶狹間之戰以寡敵眾,從此名震天下。后以“天下布武”為職志,在亂世中所向披靡,短短數十年間就橫掃了整個日本,無人敢捋其鋒。
他,是復雜的個體。狂放不羈,卻思慮縝密;懂得忍讓雌伏,也敢于大膽行事;雖積極引進西方器械和宗教,但也保留著日本武士極重名譽的特質;有人說他“先破壞再建設”,是“風云兒”、“革命家”;也有人因他“燒廟殺僧”而稱他為“第六天魔王”。
日本暢銷巨著《德川家康》作者山岡莊八,以文學化的傳奇之筆再現了織田信長從統一尾張到重立將軍、控制京畿,*后在事業之巔遭部將背叛,夢斷本能寺的悲壯一生和狂傲蓋世的獨特個性。筆法輕快,情節跌宕起伏,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2
《豐臣秀吉:光與火》(上、下)山岡莊八 著
他,出身寒微,自幼頑皮機智,永不服輸。當他離家流浪、三餐不繼之時,依然夸口要奪取天下,拯救萬民。
他從牽馬的低微仆從起家,與一代豪杰織田信長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從獻計獻策協助信長成就赫赫威名的“桶狹間之戰”,到獨當一面經營籌劃的“吞并美濃之役”,他成為深得信長賞識器重的親信,始終矢志不渝,心懷天下。
本能寺之變,信長身遭不測,他運籌帷幄,奇計頻出,以迅雷之勢為主復仇,躍登霸者之尊,得以一匡天下,結束日本戰國時代的百年紛爭。
為了超yue織田信長,他在垂暮之年仍野心勃勃,開始覬覦海外。膠著的戰事,血腥的內廷斗爭,*終使他無力挽回命定的失敗,他不得不面對人生的*后一幕——死亡。
日本文壇巨擘山岡莊八,以文學化的傳奇之筆,再現了豐臣秀吉縱橫亂世,從一介平民到登上權力之巔波瀾起伏的一生和狂傲不羈的個性。文筆輕快,情節跌宕,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3
《武田信玄:風林火山》(上、下)新田次郎 著
狂飆的日本戰國時代,二十歲的青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無道的父親。年輕的頭腦中充滿了欲望與野心。
自立為甲斐國主的他,隨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進攻信濃。他努力開疆拓土,四處征戰。他的軍旗上寫著孫子的名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旌旗所指,戰無不勝。
平定信濃之后,信玄夢想著揮軍西上,直入京都,但宿敵上杉謙信始終牽制著他,于是甲斐之虎只好與越后之龍在川中島展開對決。川中島大會戰獲得勝利的武田信玄,一步步走向號令天下的大道。
甲州、信濃全域已入版圖,雄霸一方的武田信玄不幸病魔纏身。但數十年的夢想支撐著信玄,他還是參拜了親人的墳塋,辭別了心愛的妻妾,踏上西上的道路。這是一代名將的*后一搏。可惜在*終的勝利即將唾手可得時,信玄無端地被病魔擊倒,只能遺憾地將目光望向近在咫尺的京都。
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新田次郎根據大量的歷史考證和傳說,融合自己的想象,對日本戰國第yi兵法家武田信玄的一生進行了還原與再塑造,將信玄一生中“放逐生父信虎、川中島之戰、平定長子義信叛亂、三方原之戰”四件大事在“風”“林”“火”“山”四卷中娓娓道來,氣勢恢宏,構架精妙,令人難以釋卷。
4
《上杉謙信:天與地》(全1冊) 海音寺潮五郎 著
他,雖生于越后國守護代尊貴之家,卻不為父親所喜愛;四歲失母,少年喪父,復被嫉妒的兄長敵視、迫害,飽受顛沛流離之苦。
他,十五歲初次上陣,多次擊退敵對勢力的來犯,迅速將國內豪族收服于帳下。后又在追回信州豪杰失地的戰爭中屢見神勇,*終在鐮倉八幡宮就任關東管領,威震天下。
他,天生一副磊落胸懷,吸引了一批豪杰謀士和他一起打天下,并與當時的一代豪杰武田信玄爆發了日本戰國史上zui激烈、zui悲壯的戰爭——川中島之戰。
他,就是日本歷史上少見的軍事天才,人稱“越后之龍”、“日本戰國軍神”的上杉謙信。
本書作者日本歷史小說巨匠海音寺潮五郎以恢宏而不失溫婉的文學筆觸,勾勒了一代戰國名將的傳奇人生,文筆洗練,刻畫人物細致,戰爭場面大氣,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全1冊) 司馬遼太郎 著
他,出生于封閉落后的三河。三歲與生母離別,六歲作為人質流寓他國。辛酸和凄苦的人質生涯,錘煉出堅毅沉穩的個性。
成年后繼任城主,但領內豪族林立,領外強敵環伺。為了在亂世中求生存,他甘愿充當今川義元的炮灰,隨后又追隨織田信長四處征戰。才贏得生存空間,卻為了取信于信長,不得不痛心殺妻滅子。信長夢斷本能寺后,秀吉搶先控制了局勢。他屈累代尊貴武士之膝,拜跪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腳下,同時埋首于勢力的擴張。待時機來臨,他果斷出擊,將敵人徹底擊敗。
他*大的特點,被人們總結為“忍耐”和“模仿”。為了能與眾多天才相抗衡,這個既無非凡創造力,又無卓越天資的普通人,也許只能以“忍耐”來磨煉自己、提升自己。他沒有創造性,傾心于模仿他人的長處,集武田的兵法、信長的果斷和秀吉的策略于一身。他,以正直和忠誠獲得了信長和秀吉的信任,但秀吉一死,他卻驟變為譎詐多端的反豐臣勢力首領,可見其正直和忠誠是掩蓋鋒芒的處事之術。
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以流暢犀利的筆觸,精煉客觀地再現了一個朝代的開創者——德川家康從人質到王者的傳奇一生。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目錄
《織田信長:菊與刀》(上、下) 山岡莊八 著
無門三略之卷/0001
桶狹間之卷/0213
侵略怒濤之卷/0429
天下布武之卷/0649
本能寺之卷/0877
附錄:
織田信長年譜(1534—1582年)
織田氏.齋藤氏系譜
美濃.尾張諸城配置圖
戰國群雄割據圖(天文年間)
桶狹間會戰對陣圖
姉川之戰參考圖
本能寺之變參考圖
2
《豐臣秀吉:光與火》(上、下) 山岡莊八 著
**卷/0001
第二卷/0197
第三卷/0393
第四卷/0593
第五卷/0785
第六卷/0971
附錄:
豐臣秀吉年譜(1537—1598年)
豐臣氏.高臺院系譜
尾張.三河要圖
京都.奈良.大坂附近要圖
小牧—長久手之役
3
《武田信玄:風林火山》(上、下)新田次郎 著
亂世中的務實主義者(代序)
風之卷
林之卷
火之卷
山之卷
跋
附錄一:武田信玄的治國政策
附錄二:武田信玄的戰術與戰略
附錄三:武田信玄身邊的女性
附錄四:武田信玄年表
甲斐武田氏系譜
東海地區圖
4
《上杉謙信:天與地》(全1冊) 海音寺潮五郎 著
**卷
第二卷
第三卷
跋
附錄:
上杉謙信年表
越后長尾氏系譜
甲斐武田氏系譜
上杉謙信越后、越中古戰圖
越后地方地圖
信濃地方地圖
上杉謙信關東古戰圖
5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全1冊) 司馬遼太郎 著
三河性格
前往三方原
落荒而走
姻族之爭
遠州二股城之事
甲州崩潰
凱風百里
虎口逃生
吞滅甲信
初花
一介俗人
指向清洲
**戰
尾擊
安藤直次
蜻蛉切
石川數正
岡崎出奔
城鄉物語
家康之死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節選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相關資料
1
《織田信長:菊與刀》(上、下)
山岡莊八的文筆引人入勝。假如臨睡前躺在床上閱讀的話,你會驀然發覺天已拂曉。因作者使用小說體裁,繞著史實的骨骼,想象力得以充分解放,無拘無束,使我們得以看到一個民族真實的本性。
——作家 柏楊
有人說:“如果把日本統一看作是一塊餅,那么織田信長是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是把麥子拿來做成餅的人,德川家康則是享用這塊餅的人。可見織田信長對日本的統一具有絕對的重要性。”誠哉斯言!
——歷史學家 李明宇
《織田信長》對我而言,不僅是一部愛不釋手的歷史小說,也是一部勵志寶典:一個處于內憂外患境地的小城主,是如何機變百出、平伏內亂,顛覆傳統、開拓進取,憑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意志,成就別人無法實現的功業!
——著名企業家 井上勝久
“人間五十年,乃如夢與幻。有生斯有死,壯士復何憾!”桶狹間之戰前夕,信長面對十倍于己的敵軍,唱出這樣一段歌詞。每讀此詞,總會聯想起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無常,古今皆同。這種緊迫感,成就了亂世中的豪杰。反觀諸己,我們準備在短暫的一生中實現什么?
——思想家 周陽
2
《豐臣秀吉:光與火》(上、下)
豐臣秀吉善于吸收眾人的智慧,不僅盟友的,連敵人的智慧他也吸收,因此贏得天下敬佩。豐臣的氣度、果斷和充分授權是企業經營者所需要學習的。我們必須從這些方面培養我們的基本觀念。
——著名企業家 松下幸之助
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平民英雄,他奇跡般的崛起,其實蘊含著政治人物*難能可貴的一些素質。他智略無雙、善攬人心,具有卓越的統帥才能和領袖群雄的軒昂器宇。
——歷史學家 李東陽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常被比作豐臣秀吉,即從無名之輩成為奪取天下者。豐臣秀吉在動亂之世,力圖開拓新路,以人生為賭注,勇往直前。他那剛毅的性格,正是其令人折服的地方。
——著名企業家 井上勝久
3
《武田信玄:風林火山》(上、下)
武田信玄是日本公認的戰國杰出兵法家,他將領土從甲斐一國擴展到信濃、駿河、遠江及相模、三河、美濃、飛驒、上野等地的部分地區,而且周圍對手都不弱小,足見他非凡的軍事政治才能。后世有許多兵家研究他的戰術,形成了對日本軍事學影響甚大的“甲州流”兵學。
——歷史學家 李東陽
相對于織田信長短于與部下溝通,上杉謙信不善于玩政治,德川家康軍事能力稍遜,武田信玄似乎在各個方面都很完美。在諸多作品中,信玄被描繪成一個軍事和政治均擅長的人物,頗有拿破侖的味道。
——電子游戲玩家 kamiru
信玄“風林火山”軍旗上的“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語出《孫子兵法》,意思是:軍隊行動快速時,像迅猛的暴風;行動緩慢時,像嚴整的森林;侵入敵國時,像燎原的烈火;駐守時,像難撼的山岳。不僅是軍事家,企業家也能從“風林火山”中得到啟發。任何成功的商業運作,都需要步驟實施如風,內部管理如林,業務開展如火,面對困境如山。
——著名企業家 井上勝久
武田信玄有著天生的統率才能和用人才能。信玄把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說,要想依靠戰術打勝仗,關鍵在于戰爭中的人;人就是城,人就是墻,人就是護堤。這使得部下愿意為他效死力。信玄懂得知人善任,讓人們各盡所長;又擅長培養人才,如此才有了著名的“武田四大名臣” “武田二十四將”等戰國時代*優秀且忠誠穩固的家臣團。
——著名企業家 石崎和彥
4
《上杉謙信:天與地》
在諸多戰國武將中,上杉謙信無疑是非常突出的一個。他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其天才的軍事指揮能力,更多的源于他的人格。在殺戮無常的亂世,謙信始終保持個人本色,重人倫、尚氣節,實屬難能可貴。
——日本史學權* 坂本太郎
比較人物格局及事業的大小,顯然武田信玄勝過上杉謙信,但是談到魅力這一點,我則認為謙信更有魅力。謙信是一輩子都在冒險邊緣的人,他那颯爽的男性氣概令人佩服……如果我不幸陷入勢必從人的地步,我想我一定會選擇做上杉謙信的家仆。
——著名歷史小說家 海音寺潮五郎
與其說我喜歡日本戰國,不如說我喜歡上杉謙信。謙信以一人一國之力,先后對陣武田信玄、北條氏康、織田信長,而且都是在這三家*鼎盛的時候。織田*強,但是仍然不敢與之一戰,直到謙信意外去世。謙信的特殊防御隊形,效果奇佳;而他的奇襲戰術更令人聞之喪膽。真可謂是一生不敗的戰國軍神。
——電子游戲玩家 越后の魂
完美的世道過去不曾有過,今后也不可能有。因此,知道完美只存于人的觀念中,是悟的首先一層境界;當下抓住這實在而不失望,并心情較好地努力做事,便到達悟的第二境界;不談不完美,也不期待完美,但一切言行舉止自然朝完美前進,可以說到達大悟之境了。
——日本戰國名將 上杉謙信
5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
司馬遼太郎用一種獨特的敘述故事的方法來表現人物,其作品中的人物,無論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都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像我們的伙伴般親切、可信。
——文學評論家 尾崎秀樹
曾有人問德川家康:“杜鵑不啼,而要聽它啼,有什么辦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等待——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堅強的巨人把它作為跳板。日本戰國時代,英雄豪杰輩出,只有德川家康深深領悟了這個由弱轉強的奧秘。
——作家 柏楊
德川家康一生,無數次面臨嚴酷寒冷的“冬天”, 無數次面臨生死抉擇,但他幾乎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找到一條很好的途徑成功突圍。“在等待與忍耐中創造實力”的人生哲學,不僅能給政治人物,也能給所有人帶來啟發與鼓舞。當我們在做重大決策時,會承受各種壓力,此時關鍵的是沉住氣,像德川家康一樣冷靜地深思熟慮,做出正確判斷,為未來奠定翻身的機會。
——學者 李政興
德川家康曾說:“部下過失,一概故作不知。只要唯才是用,就能成為股肱之臣,著不朽功勛。”一般說來,主君對人臣往往會因主觀情緒,或怨憎側目,或偏愛褒獎,但更容易猜疑忌憚。家康一生堅持“故作不知”的原則,對于曾經背叛自己的部下,他竟能既往不咎,寬以待之,待他羽翼漸豐后,這些人都成為他忠實的家臣。這可能就是家康的非凡之處。
——作家 司馬遼太郎
日本戰國群雄系列(典藏版) 作者簡介
1
山岡莊八(1907—1978),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1907年出生于新潟縣,本名山內莊藏。小學中途輟學,后改至通信講習所就學。二十七歲擔任《大眾俱樂部》創刊主編,同時開始以筆名“山岡莊八”在該雜志發表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的長篇巨作《德川家康》廣受歡迎,連載了十七年之久,總銷量超過三千萬冊。之后他繼續以歷史小說為主軸,創作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伊達政宗》等名作。
其作品規模宏大,架構絕妙,想象大膽,運筆細膩,史實豐富,代表了日本歷史小說的*高成就。逝世后,因其杰出成就,日本政府特授予瑞寶勛章。
2
司馬遼太郎(1923—1996),日本當代著名歷史小說家。原名福田定一,其筆名取自“遠不及司馬遷之太郎”之意。1943年畢業于大阪外國語學校蒙古語科,1946年進入京都新日本新聞社,兩年后任產經新聞社記者,同時發表作品。1961年開始專職創作的生活。
司馬遼太郎有獨特的描寫歷史人物的方法——“俯瞰法”,即居高臨下地俯瞰歷史人物,對其做出全面的評價。他認為,任何歷史人物都不能預見到身后之事,而歷史小說家卻可以清楚地了解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他的命運以及他的存在與行動對后世的影響。
司馬遼太郎一生作品無數,自1960年之后,幾乎年年獲獎。七十歲時獲代表日本文化界*高榮譽的文化勛章。
3
海音寺潮五郎(1901—1977),日本歷史小說巨匠。本名末富東作,二十八歲初次以“海音寺潮五郎”為筆名發表作品。1936年以《天正女合戰》《武道傳來記》獲第三屆直木獎,此后專注于歷史小說和傳記的寫作。1968年獲第十六屆菊池寬獎,同年,日本政府授予紫綬勛章。1969年獲“文化功勞者”稱號。
海音寺潮五郎喜歡描寫具有不屈的意志、剛毅的性格、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計得失利害等特點的歷史人物,特別強調人物自身精神世界的獨特與獨立性。代表作《上杉謙信:天與地》、《西鄉隆盛》、《孫子》、《蒙古襲來》等奠定了其在日本歷史小說領域一流作家的地位。
4
新田次郎(1912—1980),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氣象學家。本名藤原寬人,日本長野縣上諏訪町(現諏訪市)人。畢業于無線電信講習所,后來在氣象部門工作,工作之余從事寫作。1955年,他所創作的描寫富士山挑山工生活的小說《強力傳》獲第三十四屆直木文學獎,開創了日本山岳派小說。
新田次郎對戰國武將武田信玄十分著迷,1965年開始著手寫作長篇歷史小說《武田信玄:風林火山》,費時八年多,最終完成四卷著作。1974年《武田信玄:風林火山》一書獲吉川英治文學獎。之后,他意猶未盡,又寫了《武田勝賴》《大久保長安》等武田一脈的長篇歷史小說。其他代表作有:《死于富士》《憤怒的富士》《槍岳開山》《繪島日記》《梅雨將軍信長》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