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度思考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76336
- 條形碼:9787511376336 ; 978-7-5113-7633-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維度思考法 本書特色
一直在解決問題的人,永遠不可能發現問題。理解“發現問題的思路”,意識到“無知、未知”,就能獲得打破“常識之墻”的創意。現階段,我們往往被“解決問題型”的價值觀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圍內努力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然而,“靠知識量取勝”和“解決既有問題”已不再是我們該努力的課題,發現并定義存在于未知領域內的問題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
書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螞蟻和蟈蟈”來做比喻,分析“解決問題型”和“發現問題型”這兩種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長解決既有問題的人并不擅長發現問題,反之亦然。但是這二者在企業中同時存在,掌握發現問題的思考方式,自覺認識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優勢,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才是*關鍵的。
同時,為了更好地在未知領域中發現問題,書中還介紹了三種提升視角或思考“維度”的方法,讓大家更好地發現問題,正確定義問題,從而做到真正的問題解決。
高維度思考法 內容簡介
一直在解決問題的人,永遠不可能發現問題。理解“發現問題的思路”,意識到“無知、未知”,就能獲得打破“常識之墻”的創意。現階段,我們往往被“解決問題型”的價值觀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圍內努力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然而,“靠知識量取勝”和“解決既有問題”已不再是我們該努力的課題,發現并定義存在于未知領域內的問題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書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螞蟻和蟈蟈”來做比喻,分析“解決問題型”和“發現問題型”這兩種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長解決既有問題的人并不擅長發現問題,反之亦然。但是這二者在企業中同時存在,掌握發現問題的思考方式,自覺認識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優勢,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才是很關鍵的。同時,為了更好地在未知領域中發現問題,書中還介紹了三種提升視角或思考“維度”的方法,讓大家更好地發現問題,正確定義問題,從而做到真正的問題解決。
高維度思考法 目錄
前 言 1
PART Ⅰ “知”與“無知、未知”闡明其結構 1
1.1 “未知的未知”這一死角 4
你能列舉出幾個“便利店里不出售的東西” 4
拉姆斯菲爾德所說的“未知的未知” 8
“常識”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側的墻 11
1.2 “知”是“事實和解釋的組合” 13
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解釋” 13
事實是零維,解釋是N維 15
解釋就是“分”和“連” 16
“畫線”須明確“方向”和“長度” 18
知識是“可重現”的快照 21
想象和創造是指“知識的重構” 23
1.3 “無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25
“無知、未知”和“三個領域” 26
通過“維度”所見的三種無知 30
關于無知的對立軸 39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環 45
“知”和“未知”擴張的邊界 45
“無知、未知”和“知”的循環 47
“無知管理”的思維方式 49
1.5 蘇格拉底和德魯克所提倡的“無知”的兩種視角 51
“元認知”是基于“無知之知”的意識的原點 51
用無知重置既有知識 52
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卻所學)嗎? 54
德魯克所說的“無知”的活用法 57
PART Ⅱ “解決問題”的困境 能“解決問題”的人不能“發現問題” 59
2.1 “知(識)”的困境 62
“問題”源自事實和解釋的乖離 63
創新者是指“重新畫線”的人 66
模式識別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導致死腦筋 68
“畫線”導致“出乎預料” 69
定義問題造成“封閉體系” 70
2.2 “封閉體系”的困境 72
“封閉體系”和“開放體系”的循環 73
“公司”這一“封閉體系”也會成長、退化 75
同樣適用于人類的“封閉體系”的困境 76
2.3 “解決問題”的困境 78
從下游的解決問題到上游的發現問題 80
上游和下游是不連續的 82
社會、企業、學校被“下游”*優化的原因 86
PART Ⅲ “螞蟻的思維”vs.“蟈蟈的思維” 從解決問題到發現問題 91
3.1 “螞蟻思維”與“蟈蟈思維”的差異 94
螞蟻與蟈蟈的思維的三個差異 95
判斷是螞蟻還是蟈蟈的檢查表 98
3.2 從“存量”到“流量” 101
當螞蟻的美德瓦解時 101
“有產者”與“無產者”的區別 103
從“未知”=“不知道的事”開始思考的蟈蟈 105
積存“已知”=“知(識)”的螞蟻 106
3.3 從“封閉體系”到“開放體系” 108
“畫線”的螞蟻與“不畫線”的蟈蟈 109
重視“中心和序列”的“封閉體系” 113
“二選一”的螞蟻與“二分法”的蟈蟈 115
“封閉體系”思路的優勢和弱點 116
3.4 從“固定維度”到“可變維度” 126
為了“升維”,要以“上位概念”思考 126
是使固定變量達成*優化,還是創造新的變量 134
各單位所體現的經營管理的維度的不同 137
低維比高維容易理解 139
“固定的螞蟻”與“可變的蟈蟈”的對立結構 140
3.5 從“奇點”出發的問題發現法 144
“奇點”是如何產生、進化的 145
螞蟻和蟈蟈對待奇點的不同反應 147
權力階層vs.革新者 149
畫線? 不畫線? 153
奇點進化例——智能手機時代的信息安全 154
用來思考“奇點”的框架和練習題 155
奇點發現法——著眼于“禁止”“其他” 156
3.6 螞蟻和蟈蟈能否共存共榮 158
各領域的螞蟻和蟈蟈 159
在“二維”中,螞蟻常占據壓倒性的優勢 162
蟈蟈在螞蟻窩里跳不起來 163
互相怎么看 165
通過“元級”克服對立結構 168
決定是螞蟻還是蟈蟈的性格和環境 171
PART Ⅳ 發現問題所需的“元思考法” 升維發現問題 173
4.1 上位概念與下位概念 176
上位概念是指用以思考的解釋層 176
上位概念是指用“元”思考 179
脫離“現在、這里、這個” 180
“無知之知”是“元認知”的產物 182
4.2 通過“抽象化、類推”升維 184
“分類”是源自抽象化的上位概念 185
“關系與結構”的抽象化 186
不用方程式難以教算術的理由 188
抽象化沒有“公民權”的理由 191
作為抽象化應用的“類推” 192
4.3 通過思考的“軸”升維 200
思考的“軸”是指解釋的方向性 202
思考的“軸”的三個種類 204
“多樣性”之所以重要的理由 205
4.4 通過“Why(上位目的)”升維 207
目的與手段、原因與結果是“一個道理” 207
“為什么?”是向上位概念回溯的唯一口令 209
“How型疑問詞”的“維度” 211
只有“為什么?”能“重復5遍” 211
以上位目的思考的Why型思維 213
通過Why型思維“改變賽臺” 216
4.5 為了活用“元思考法” 217
與上游工作契合的元思考法 217
上位概念的工作不可能“分擔” 217
后 記 222
展開全部
高維度思考法 作者簡介
細谷功,商務顧問。畢業于東京大學工學部。初任職于東芝,后進入安永咨詢公司(Ernst&Young Consulting,QUNIE 前身),負責產品開發等領域的戰略制定及業務改革計劃的制訂、執行和定義。現任QUNIE 顧問研究員,另于企業和大學開展思維能力相關的研修和業務。著有《地頭力:從結果出發解決問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