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李克紹傷寒百問/李克紹醫學全集(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00588
- 條形碼:9787521400588 ; 978-7-5214-0058-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李克紹傷寒百問/李克紹醫學全集(第2版) 本書特色
《李克紹傷寒百問/李克紹醫學全集》為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克紹教授所著,為他多年從事中醫工作的總結。 本書中引用歷代中醫文獻有關資料并結合個人臨床經驗體會,文字通俗流暢,內容豐富實用。 本書既適合中醫愛好者及初學者,又適合臨床醫生參考閱讀。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李克紹傷寒百問/李克紹醫學全集(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克紹教授所著,為他多年從事中醫工作的總結。書中引用歷代中醫文獻有關資料并結合個人臨床經驗體會,文字通俗流暢,內容豐富實用。既適合中醫愛好者及初學者,又適合臨床醫生參考閱讀。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李克紹傷寒百問/李克紹醫學全集(第2版) 目錄
一、 《傷寒論》所論的傷寒,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
二、 怎樣理解《傷寒論》中的邪與正?
三、 怎樣理解《傷寒論》中三陰三陽的涵義?
四、 表證是否就是太陽病?
五、 “陽明居中主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是什么意思?
六、 陽明中寒是不是太陰病?
七、 口苦咽干是否就是少陽病?
八、 霍亂是不是太陰病?
九、 合病和并病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叫作兩感?
十、 條為什么不叫三陽合病,卻叫陽明中風?
十一、葛根芩連湯證可不可以叫作“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
十二、條為什么不叫太少合病,而只說“傷寒六七日”?
十三、麻黃附子細辛湯證是否太少合病或太少兩感?
十四、48條的二陽并病,當以何方更發其汗?
十五、大青龍湯證,38條稱“太陽中風”,39條稱“傷寒”,是名詞互用嗎?
十六、 大青龍湯證,為什么還提出“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
十七、 39條指出“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有什么意義?
十八、 27條既然說“不可發汗”,為什么還要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十九、 34條有分為兩段看的,也有認為本條都是葛根芩連湯證的,哪一種說法為是?
二十、 條的“復下之”,應是“復下利”,還是“復攻下”?
二十一、條的“不吐不下”,是未經吐下,還是自覺癥狀?
二十二、“腹滿不減,減不足言”,述證過于簡單,能用大承氣湯嗎?
二十三、25條和26條,為什么脈象同而方劑不同?
二十四、52條和57條,為什么脈象同而方劑不同?
二十五、52條“脈浮而數者”,此浮數是否即浮緊的變詞?
二十六、50條“尺中遲者,不可發汗”,脈象有尺中獨遲者否,何以說是“榮氣不足”?
二十七、《傷寒論》中常分陰脈陽脈,陰陽是指部位,還是指輕按重按?
二十八、張仲景何不直接稱為寸脈、尺脈,卻稱為陰脈、陽脈呢?
二十九、條“脈浮而遲,表熱里寒”,而有的《中醫基礎學》卻說“脈浮而遲為表寒”,哪一種說法為是?
三十、 “數則為虛”應怎樣理解?
三十一、結胸證本有煩躁癥狀,為什么條說“煩躁者亦死”?
三十二、結胸證邪盛的煩躁和末期臨死前的煩躁,除了出現的時間有早晚之別外,還有其他鑒別法嗎?
三十三、如何鑒別條是結胸,而不是胃家實?
三十四、后世對結胸證有熱結胸、水結胸、血結胸等的不同分類,在《傷寒論》中如何分法?
三十五、為什么同是“結胸”而脈象不同?
三十六、結胸、臟結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三十七、結胸證也能下利嗎?
三十八、太陰病“若下之,必胸下結硬”的病理如何,亦能給以病名否?
三十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下之能不能成為氣痞?
四十、 半夏瀉心湯所治的心下痞硬,是寒熱互結嗎?
四十一、氣痞為什么關脈浮,氣痞有沒有不因誤下而成的?
四十二、氣痞之兼表陽虛者,表未解者,都有惡寒證,如何區別和治療?
四十三、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和脈微欲絕、里寒外熱、下利清谷,都是陰盛格陽,脈象為什么不同?
四十四、“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是否還具有“腹滿而吐,自利益甚”等癥狀?
四十五、小便不利,大便不實,這兩個癥狀是不是根據“太陰病”三字作出的估計?
四十六、能用解表發汗法,如桂枝湯加味治腹瀉嗎?
四十七、小承氣湯的主脈是滑而疾嗎?
四十八、發熱惡寒如瘧狀,和往來寒熱有何不同?
四十九、15條“其氣上沖”是什么樣的癥狀,病理如何理解?
五十、 太陽病下之,有表未解者,怎樣才算表未解?
五十一、小青龍證兼證之噎是什么樣的癥狀?
五十二、服小青龍湯后出現渴,何以知是“寒去欲解”?
五十三、《內經-熱論》陽明受病是身熱而目痛,鼻干不得臥,《傷寒論》中為什么沒有這樣的陽明病,應怎樣治療?
五十四、梔子湯證的少氣是否短氣,為什么加甘草?
五十五、條,發熱了,為什么說“無表里證”?
五十六、郁冒和戰汗有何異同?
五十七、冒家出汗自愈,但少陰病下利時時自冒者死,二者有何不同?
五十八、條和66條為什么證同而方劑不同?
五十九、《傷寒論》中的腹脹滿共有幾種原因?
六十、 “汗出譫語者”,何以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
六十一、條病人既然“大便難”、“身微熱”,為什么又說“無表里證”?
六十二、背惡寒一證,見于附子湯證,也見于白虎加人參湯證,
為什么病理不同而癥狀相同?
六十三、太陽病誤下后不同的結果有無內在聯系?
六十四、衄家和亡血家發汗后的變證不同,是什么原因?
六十五、92條和條,都是表兼里寒,為什么治法不同?
六十六、92條以脈測證,還有下利清谷等癥狀,是這樣的嗎?
六十七、麻黃附子細辛湯證的反發熱是“從陽部注于經”,附子湯證的骨節痛,是“從陰內注于骨”,是這樣的嗎?
六十八、消渴是厥陰病的特點,為什么又說“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六十九、條陰陽俱虛竭,為什么又說“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七十、 30條“夜半手足當溫”,條“期之旦日夜半愈”。為什么都在夜半?
七十一、服桂枝湯后“遍身縶縶微似有汗者益佳”,何以知是藥后
之汗,而不是中風之汗?
七十二、桂枝湯內用芍藥,是否為了斂汗?
七十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有學者主張改“去桂”為“去芍”的,正確與否?
七十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不去桂也不會有什么壞處吧?
七十五、小柴胡湯中為什么用人參,若不渴外有微熱,為什么又去人參?
七十六、服去桂加白術湯后“其身如痹”,可能是附子量大中毒吧?
七十七、無汗不可用桂枝湯嗎?
七十八、酒客病為什么不能用桂枝湯?
七十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為什么?
八十、 92條“若不瘥”,如何解釋?
八十一、為什么《傷寒論》之去桂加白術湯,比《金匱要略》中之同一方,分量加大一倍呢?
八十二、少陰病提綱為什么沒有下利、厥冷等癥狀?
八十三、條的蓄血證,為什么表證仍在,就以抵當湯攻之?
八十四、條“陰陽氣并竭,復加燒針,”亦有治法否?
八十五、條的火逆壞證采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療,有把握否?
八十六、“四肢煩痛”為什么叫作太陰中風,怎樣治療?
八十七、條既然是陽明病,又心下硬滿,為什么不可攻之?
八十八、大青龍湯是不是表里雙解之劑?
八十九、梔子湯的禁例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可是條的“下利后更煩”,為什么仍用梔子湯呢?
九十、 張仲景不止一次地提示我們,表證兼里實,當先汗后下,可是90條又不強調先汗后下,豈不自相矛盾?
九十一、 是不是從理論上說,有可能由內之外,而從臨床來說,則不易見到這樣的病例?
九十二、 用先急后緩解釋91條,更為簡明易懂。你同意嗎?
九十三、 研究和注解《傷寒論》的著作,在歷代有代表性者,有哪幾種?
九十四、 對后世有影響的《傷寒論》注家有哪幾家?
九十五、 朱肱《南陽活人書》的特點是什么?
九十六、 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和《傷寒明理論》的特點是什么?
九十七、 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有什么特點?
九十八、 張志聰的《傷寒論宗印》有什么特點?
九十九、 柯琴的《傷寒來蘇集》有什么特點?
一百、 尤怡的《傷寒貫珠集》有什么特點?
一百零一、徐大椿的《傷寒類方》有什么特點?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