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生智庫叢書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20265
- 條形碼:9787520120265 ; 978-7-5201-202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生智庫叢書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 本書特色
本書是江蘇省重大項目的成果之一。
1、對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的理論與政策的研究 項目團隊十分關注研究分析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理論與政策,將有關政策分析、政策建議在項目子課題研究的首要地位。(1)項目組研究了社會建設的歷史,研究了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學者對社會建設的貢獻。(2)研究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政策階段式的創新發展。十六大報告提出“社會建設”,次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03)。十七大報告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專題(胡錦濤,2007)。十八大報告中創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體布局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總體框架,社會建設與其它四個建設并列(胡錦濤,2012,*,2013)。(3)本項研究提出了支持社會建設的理論;提出了支持社會管理的多元理論。為具體研究打下了基礎。
本書是江蘇省重大項目的成果之一。
1、對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的理論與政策的研究 項目團隊十分關注研究分析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理論與政策,將有關政策分析、政策建議在項目子課題研究的首要地位。(1)項目組研究了社會建設的歷史,研究了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學者對社會建設的貢獻。(2)研究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政策階段式的創新發展。十六大報告提出“社會建設”,次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03)。十七大報告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專題(胡錦濤,2007)。十八大報告中創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體布局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總體框架,社會建設與其它四個建設并列(胡錦濤,2012,*,2013)。(3)本項研究提出了支持社會建設的理論;提出了支持社會管理的多元理論。為具體研究打下了基礎。
2、圍繞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開展多項調研工作并撰寫報告。分析我國和江蘇省社會政策,比較全國和江蘇省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開展了四個人群的1200多份問卷的調查、聚焦小組座談、社會組織個案訪談等實地調研活動。收集了政府資料,通過問卷分析老人、兒童、殘疾人在福利服務接受的不均衡問題,提出了改變的政策建議。從宏觀層面給江蘇的社會建設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數據資料。使用國際社會調查庫(ISSP)數據研究了不同福利體制下民眾對政府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和保護環境責任的期望,討論了政府責任排序。通過這個研究預測江蘇省政府在建設方面責任排序,首先應以經濟建設為基礎,以減少不平等調控物價環境保護為重點,以民生為本的社會服務為關鍵點。
3、主要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應用價值或社會影響。 本項研究提出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核心是:建立人人參與服務、人人參與建設、人人參與管理的動態機制。建立政府服務、組織服務、社區服務、社工專業服務、志愿服務多層交叉立體化的服務體系。服務帶動管理,管理提升服務。服務解決問題,問題推動管理。圍繞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重大問題,本項目組《服務流動兒童 創新社會工作》得到 江蘇省民政廳采納并批示,《新時期信訪工作創新研究》得到南京市信訪局采納并批示,《提升弱勢兒童群體抗逆力》得到江蘇省婦聯采納并批示。項目成果有較好較大的社會影響和應用價值。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生智庫叢書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 內容簡介
本書是江蘇省重大項目的成果之一。1、對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的理論與政策的研究 項目團隊十分關注研究分析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理論與政策,將有關政策分析、政策建議在項目子課題研究的首要地位。(1)項目組研究了社會建設的歷史,研究了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學者對社會建設的貢獻。(2)研究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政策階段式的創新發展。十六大報告提出“社會建設”,靠前次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03)。十七大報告靠前次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專題(,2007)。十八大報告中創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體布局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總體框架,社會建設與其它四個建設并列(,2012,,2013)。(3)本項研究提出了支持社會建設的理論;提出了支持社會管理的多元理論。為具體研究打下了基礎。2、圍繞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開展多項調研工作并撰寫報告。分析我國和江蘇省社會政策,比較全國和江蘇省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開展了四個人群的1200多份問卷的調查、聚焦小組座談、社會組織個案訪談等實地調研活動。收集了政府資料,通過問卷分析老人、兒童、殘疾人在福利服務接受的不均衡問題,提出了改變的政策建議。從宏觀層面給江蘇的社會建設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數據資料。使用靠前社會調查庫(ISSP)數據研究了不同福利體制下民眾對政府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和保護環境責任的期望,討論了政府責任排序。通過這個研究預測江蘇省政府在建設方面責任排序,首先應以經濟建設為基礎,以減少不平等調控物價環境保護為重點,以民生為本的社會服務為關鍵點。3、主要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應用價值或社會影響。 本項研究提出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戰略體系核心是:建立人人參與服務、人人參與建設、人人參與管理的動態機制。建立政府服務、組織服務、社區服務、社工專業服務、志愿服務多層交叉立體化的服務體系。服務帶動管理,管理提升服務。服務解決問題,問題推動管理。圍繞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重大問題,本項目組《服務流動兒童 創新社會工作》得到 江蘇省民政廳采納并批示,《新時期信訪工作創新研究》得到南京市信訪局采納并批示,《提升弱勢兒童群體抗逆力》得到江蘇省婦聯采納并批示。項目成果有較好較大的社會影響和應用價值。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生智庫叢書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 目錄
**章 論民生為本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
**節 民生為本是社會建設和管理理念創新
第二節 民生為本是社會建設與管理政策創新
第三節 整合是社會建設與管理治理機制創新
第四節 社會工作者是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 制度主義視角下民生為本的社會服務
**節 制度視角下滿足民生需要的規則和階段
第二節 民生為本的社會服務制度轉型與特征
第三節 民生為本社會服務制度與其他制度的互動
第三章 中外社會建設理論傳承與政策發展研究
**節 國內外社會建設思想的貢獻
第二節 新時期中國社會建設政策分析
第三節 新時期中國社會建設的實踐模式
第四章 中外社會管理理論傳承與政策發展研究
**節 國內外社會管理思想的貢獻
第二節 新時期中國社會管理政策分析
第三節 新時期中國社會管理實踐模式
社會服務篇
第五章 江蘇社會建設之社會服務發展戰略與政策(上)
**節 江蘇社會建設之普惠型社會服務發展創新的必要性
第二節 江蘇社會建設之普惠型社會服務:傳統特殊人群
第三節 江蘇特殊人群社會服務發展創新的政策建議
第六章 江蘇社會建設之社會服務發展戰略與政策(下)
**節 江蘇社會建設之普惠型社會服務:流動人口
第二節 江蘇社會建設之普惠型社會服務:一般人群
第七章 江蘇流浪人口的社會管理戰略與政策
**節 江蘇省流浪人口概況
第二節 流浪人口的機構救助服務實踐與創新
第三節 流浪人口救助服務戰略
第八章 江蘇社會建設之志愿服務發展戰略
**節 志愿服務的理念精神和發展階段
第二節 中國志愿服務的發展與特點
第三節 江蘇志愿服務的發展和特點
第四節 社會建設與管理背景下的江蘇志愿服務戰略
第九章 三大弱勢群體福利提供政策與區域均衡研究
**節 社會福利轉型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 三大弱勢群體福利提供的比較
社會治理篇
第十章 江蘇社會建設之社區服務發展戰略與政策
**節 江蘇社區服務發展創新必要性
第二節 江蘇社區服務發展創新戰略
第三節 江蘇社區服務發展創新模式
第十一章 江蘇社會建設之社會組織發展戰略與政策
**節 江蘇社會組織發展創新的必要性
第二節 江蘇社會組織孵化模式
第三節 江蘇社會組織發展戰略與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江蘇社會管理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
**節 江蘇社會組織建設:基金會
第二節 江蘇社會組織建設:社會工作機構
第三節 江蘇社會組織建設:社會企業
第十三章 信訪制度與社會管理戰略與政策
**節 信訪制度的功能
第二節 柔性社會管理及管理戰略
第三節 作為一種柔性社會管理的信訪制度
第四節 信訪制度建設中的專業社工介入
參考文獻
后 記 偉大轉型的個人體驗:高考四十年記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民生智庫叢書民生為本的社會建設 作者簡介
彭華民: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教授,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研究院院長、MSW教育中心主任。任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馬工程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項(其中重點項目兩項)。
主編《社會福利評論》《創新中國社會工作實務模式叢書》《解析福利》《社會福利思想與制度叢書》(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圖書)《社會福利服務與管理叢書》《三一社會工作文庫》等叢書六套。在《社會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中英文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