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452028
- 條形碼:9787561452028 ; 978-7-5614-520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 本書特色
該研究結構合理 論述清楚 論據充分 對揭示隱語現象的本質具有重要的價值。
——張輝南京解放軍靠前學院博導、教授
該研究以認知語言學、語用學、格式塔心理學等理論為參照 提出了研究隱語的自主一依存分析框架。作者在這一框架下 比較深入地探討了隱語的生成和理解問題 得出了具有圈套意義的結論。
——張定河南大學博導、教授
該研究結構完整 論證合理 思維清晰 邏輯嚴密 對隱語運用的認知機理作出了統一、合理的闡釋 建立起了解釋隱語運用的認知機理語言模型 為歇后語、謎語等語言現象的闡釋提供了參照 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文旭西南大學博導、教授
該xuan題具有重大理論意義 對研究漢語及其方言以及其他語言有重大理論參考價值。研究目標明確 問題設計合理 理論運用適當 理論框架合理 分析合乎邏輯 語料具有代表性。
——王振華上海交通大學博導、教授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四川大學“211工程”項目 中國區域歷史與文化 區域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 內容簡介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內容簡介:隱語是一個**值得探討而又十分有趣的領域,是特殊環境下的特殊語言現象。靠前外的研究現狀表明,前人在不同學科領域內,從不同角度出發,對隱語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這些成果拓展了《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的研究空間。隱語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從民俗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角度進行的,目前還有很多課題等待解決。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選取四川幫會隱語為語料、從認知語用學的角度對隱語內在機理進行的研究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基于前人的研究狀況和本研究的目的與范圍,《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有以下核心研究問題:
(1)隱語表達的形成機理是怎樣的,隱語從隱性的自主成分到顯性的依存成分的過程具體是怎樣實現的;
(2)隱語表達的理解機理是怎樣的,受話人是如何從隱語的依存成分出發,反溯得到隱語的意向內容從而達成對隱語的理解;
(3)隱語的生成和理解反映了人們運用語言和認識事物的普遍特征,隱語的形成和理解的心理基礎是什么,從隱語的機理中可以分析出人們怎樣的基本認知特點與規律。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 目錄
序二
摘要
D1一章緒論
1.1本書研究的緣起
1.2本書研究的目的和范圍
1.2.1本書研究的目的
1.2.2本書研究的范圍
1.3隱語的說明
1.3.1隱語的一般說明
1.3.2四川幫會隱語的界定
1.3.3四川幫會隱語的分類
1.3.4四川幫會隱語的功能
1.3.5四川幫會隱語的一般語言特征
1.4本書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1本書研究的必要性
1.4.2本書研究的可行性
1.5本書的基本理論框架
1.5.1認知語言學的發展概況
1.5.2認知語言學的理論
1.5.3自主一依存分析框架分析隱語的合理性
1.6方法論問題:語料和方法
1.6.1本書研究的語料
1.6.2本書研究的方法
1.7本書研究的組織結構
1.8小結
D1二章隱語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2.1引言
2.2前人隱語研究的基本方法與成果
2.2.1文化學的研究
2.2.2社會學的研究
2.2.3犯罪學的研究
2.2.4歷史學的研究
2.2.5民族學的研究
2.2.6文學的研究
2.2.7語言學的研究
2.3過去隱語研究的主要成果與不足
2.3.1過去隱語研究的主要成果
2.3.2過去隱語研究中的不足
2.4本書的核心研究問題
2.5小結
D1三章理論框架
3.1引言
3.2元理論說明
3.3認知語言學的一般說明
……
D1四章隱語中的相鄰、相似關系
D1五章隱語自主——一依存分析框架中的隱喻與轉喻機制
D1六章隱語的生成和理解機理
D1七章隱語的可能世界
D1八章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 節選
4.5.2隱語與日常用語的相鄰/相似性 四川幫會隱語由于其隱秘性等特征與功能的要求而在顯性表述上顯得與日常用語不同,而且其含意的模糊性也增加了這種隱語的神秘性。從這些隱語的顯性表述的結構要得到蘊含的隱性表述所需要的補足和闡釋比較復雜,不是顯性表述的字面上所看到的結構。盡管如此,我們仍可以清楚地看出,四川幫會隱語是源于日常用語的一套用語,在某種程度上必然與日常用語保持一定的聯系,原因有以下三個: 一是隱語總的來源是日常用語。隱語雖然是一種特殊的用語,但只是對日常用語進行了較大的改造,其總的來源還是來自日常用語。 二是創制隱語所用的結構材料都是取自日常用語的音、形、義。 在語音上,隱語離不開原有的共同語的語音系統,無論隱語所依賴的共同語是哪一種方言,它都完全借助這一方言原有的語音。這是因為隱語具有口耳相傳的特點。任何口語性質的語言變體,都依賴于語音來交際,語音就成了溝通的*主要物質材料。 從詞匯和語法看,隱語沒有自己獨立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隱語的構詞方式完全依賴日常用語,其詞匯不能離開日常用語而單獨運用。隱語大部分是對日常用語的詞語或漢字在某方面加以改變而成的。漢語隱語有時可以創制新的語素,但這樣的語素也只是原來舊的語素的變化形式,而且其構詞法和構成短語的規則本身并不獨立。少數隱語的詞語有可能是使用隱語的組織集團或群體任意約定的,沒有造詞的理據,或者由于社會、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找不出當初產生的理據。除了這些隱語詞語,絕大多數的隱語詞語都是依據某種構造方式制造出來的,其構造是有規律的。 三是隱語的創制手法的實質也與日常用語相同。 從前述四川幫會隱語的創制手法來看,盡管手法多種多樣,十分豐富,但是經過分析后發現,從構成四川幫會隱語的構成要素來看,可以將隱語的創制手法總結為音、形、義的變化。雖然隱語的理據不明顯甚至是不可知,而且隨著對隱語傳統研究的深入,今后可能還會發現新的創制手法,但是只有從認知的高度才能夠概括、總結各種可能變得越來越豐富的手法。 由于有音、形、義的改造和編制等變化,隱語與日常用語的表達相比較,具有相鄰/相似性,而且受到相鄰/相似性的限制,只是不同的隱語與正規表達法的相鄰/相似度不同,音、形的婉轉變化主要借助物理上的相鄰/相似,義的婉轉變化主要借助心理及象征意義上的相鄰/相似。日常用語也有若干基于相鄰和相似的比喻性質的表達。隱語顯性表述的語義盡管和想表達的真實交際意圖不同,但兩者仍有性質、情狀等的相鄰和相似。如果兩者既不相鄰也不相似,那么隱語也就不可能生成和存在了。 隱語的生成和理解都與隱秘度密切相關。我們將隱語與隱語所指的意向內容之間的差異稱為隱秘度。差異越大,隱秘度越高;差異越小,隱秘度越低。
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隱語研究:以四川幫會隱語為例 作者簡介
黃星,成都人,1994年畢業于四川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并先后畢業于四川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該語言學專業(碩士)和西方語言哲學專業(博士);獲四川大學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青年骨干教師”,四川大學2006-2008年“優秀教師”,以及2010年四川大學“我最喜受的十大教師”稱號,曾在四川民族學院(原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支教半年,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學,產承擔校級課題一項,參與國家級和教育部課題各一項,發表論文十作篇,參編英文著作三本。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