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預科教育培養模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832680
- 條形碼:9787565832680 ; 978-7-5658-326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預科教育培養模式研究 內容簡介
預科,是介于中學和大學之間的一個特殊教育層次。預科教育的培養模式,*核心的問題就是怎么培養預科生的問題。本書從預科教育的屬性、定位、歷史、課程設置等若干方面對預科教育的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
預科教育培養模式研究 目錄
導論
一、預科教育
二、預科教育的類型
三、民族預科教育
四、培養模式
**章 西方的預科教育及其培養模式
一、預科教育的產生
二、法國的預科教育
三、德國的預科教育
四、澳大利亞的預科教育
五、結語與討論
第二章 “壬寅學制"中的預科教育及其培養模式
一、“壬寅學制”產生的背景
二、“壬寅學制”中的預科教育設想
三、對“壬寅學制”中預科教育的評價
第三章 “癸卯學制”中的預科教育培養模式
一、“癸卯學制”概述
二、“癸卯學制”中的預科教育
三、“癸卯學制”預科教育特色與評價
第四章 民國時期的預科教育及其培養模式
一、民國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產生的背景
二、壬子癸丑學制中的預科教育
三、袁世凱執政時期的預科教育
四、《修正大學令》頒行后的預科教育及其培養模式
五、大學預科教育的取消
六、民國時期大學預科教育的尾聲
七、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1949—1999年的民族預科教育培養模式
一、民族預科教育的產生
二、成立民族學院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民族預科教育
四、改革開放以來的民族預科教育政策
五、1949一1999年民族預科教育的培養模式
第六章 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屬性與定位研究
一、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基本屬性
二、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目的是什么
三、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什么
四、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戰略性定位與發展
第七章 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一、基本價值取向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二、層次、屬性、定位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三、培養目標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四、學制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五、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六、考核評價的特殊性與培養模式創新
第八章 科研與民族預科教育培養模式創新
一、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科研現狀
二、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科研滯后原因分析
三、科研與民族預科培養模式創新
四、結語
第九章 民族預科學生心理與培養模式創新
一、少數民族預科生心理特征
二、少數民族預科生心理適應產生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三、少數民族預科生心理健康服務與學生能力發展
——以中南民族大學預科教育為例
第十章 民族預科教育課程設置與培養模式創新
一、民族預科教育課程體系研究的現狀
二、民族預科教育課程體系創新的必要性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課程體系創新的思路
四、課程體系實際問題及創新的具體方法
第十一章 考核評價體系與培養模式創新
一、現有民族預科教育評價方式和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二、民族預科教育評價方式創新思路
第十二章 民族預科教育招生政策與培養模式創新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預科招生政策概述
二、“陽光招生政策”與預科培養模式的調整
三、降分錄取政策如何落到位的問題
四、招生標準的不同與統一的教育教學之間的矛盾問題
五、結論與討論
第十三章 銜接性與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培養模式創新
一、民族預科學生多元化的需求
二、銜接型培養模式需要教學內容選擇上的創新
附錄1:《概率初步(文科)》教學大綱
附錄2:《統計初步(文科)》教學大綱
附錄3:中南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學生綜合素質評分細則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