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31輯(2017年.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24287
- 條形碼:9787520124287 ; 978-7-5201-242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研究-第31輯(2017年.冬) 本書特色
本輯重點推出了與當代中國社會密切相關的四個議題,即:專題一“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從中西生態美學的異同,生態女性主義的性別政治和生態倫理,城市有機共同體的人文生態與自然生態、寵物文學中的不可靠敘事與人類中心主義批判,黑人文學的生態重讀與環境種族主義的社會根源等視角,回應了在“逆全球化”語境中愈演愈烈的生態危機。專題二“景觀政治”,反思了景觀“再造”的“異托邦的觀念”,批判了景觀政治編碼的資本化邏輯。專題三“醫療社會文化史視野下的身體”,從醫學、疾病、健康等層面對身體的社會與文化屬性給予多維度地整體性考察與展示,以期更為全面地認知、理解、對待與管理身體。專題四“城市空間的再生產——文化的重塑”,以個案研究的方式,聚焦了城市工業遺產改造與文化空間再生之間的文化邏輯關系,從不同視角探討了工業遺產改造中的種種局限及其空間治理的對策。
文化研究-第31輯(2017年.冬) 內容簡介
本輯重點推出了與當代中國社會密切相關的四個議題,專題一從不同視角回應了在“逆全球化”語境中愈演愈烈的生態危機;專題二反思了景觀“再造”的“異托邦的觀念”,批判了景觀政治編碼的資本化邏輯;專題三從醫學、疾病、健康等層面對身體的社會與文化屬性給予多維度地整體性考察與展示;專題四聚焦了城市工業遺產改造與文化空間再生之間的文化邏輯關系,從不同視角探討了工業遺產改造中的種種局限及其空間治理的對策。
文化研究-第31輯(2017年.冬) 目錄
前言【劉澤生】
2014年第1期主持人語【劉澤生】粵澳合作與橫琴開發計劃對澳門發展之影響——兼論對臺灣的啟示【邵宗海】橫琴開發—珠澳合作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楊道匡】橫琴開發與澳門企業的發展商機【馮邦彥】
2014年第2期主持人語2013年香港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劉 誠】2013年澳門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楊 麗】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思考【鐘 堅】
2014年第3期主持人語適度普惠理論視角下香港社會福利制度的經驗與啟示【劉 敏】香港教改與中小學教師的日常改變【黃曉星】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建設——臺灣和香港的比較研究【陳福平】
2014年第4期主持人語大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水平評估與效應分析【封小云】內地對香港直接投資的動因、特征與效應【陳 恩】香港國際金融經濟中心地位面臨的兩大挑戰【華曉紅 周晉竹】
2015年第1期主持人語澳門經濟增長方式:從超常增長走向新常態【蔡赤萌】新產業革命:澳門經濟發展的路向與策略【龔唯平】基于全球價值鏈理論的澳門產業多元化探討【紀春禮】
2015年第2期主持人語空間擴展與結構完善:澳門發展的前景探討【殷存毅 施養正】基于公共衛生模式的博彩行為研究【曾忠祿】澳門博彩業的許可制度:現狀與未來【王長斌】
2015年第3期主持人語澳門通貨膨脹成因研究【柳智毅 劉 毅】論博彩業的監管依賴【王五一】
2015年第4期主持人語橫琴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研究【張光南】世界旅游休閑中心模式比較與澳門的選擇【陳章喜】
2016年第1期主持人語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模式和港澳獨特作用【陳廣漢】十三五規劃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封小云】
專題一 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
主持人語【程相占】
試論中國生態美學的學科定位——從中西生態美學比較的角度【周維山】
環境與性別:生態女性主義視域中的生態文化與女性成長【陳 靜】
有機共同體、跨肉身性與城市文化的重建——基于生態學視角的反思【王曉華】
不可靠的寵物敘事: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美學反思【李家鑾 韋清琦】
白色的城市,黑色的叢林——《土生子》的生態重釋【胡志紅 胡湉湉】
專題二 景觀政治
主持人語【周志強】
藏漂與風景的“位置錯覺”——西藏風景政治的另一種闡釋【賈曉楠】
作為景觀的倫敦東區——19世紀末英國的貧民窟旅游【劉潔瑩】
從輸液的樹到樂高的城:關于現代生活的寓言【高 宇】
街頭景觀的文化政治札記【周志強】
專題三 醫療社會文化史視野下的身體
主持人語【閔凡祥】
五行五臟身體觀的建構、應用及其文化詮釋【鄭 洪】
《和平的保衛者》中的醫學與有機體論【趙卓然】
從“生命靈氣”到“血液循環”:近代身體話語的科學轉型【王廣坤】
被醫學分割的身體:“軀體化”概念的問題和啟示【陳子晨】
近視為疾?——20世紀有關近視的中西醫認知與國家話語【陳 勇】
專題四 城市空間的再生產——文化重塑
主持人語【鐘雅琴】
創意城市建設背景下的工業遺產與文化空間【鐘雅琴】
城市更新的“文化轉向”——以深圳工業遺產的空間改造為例【李丹舟 王 青】
都市生活中的當代藝術與社會介入——關于廣東時代美術館的文化空間考察【袁 瑾】
學者訪談
文化研究的西方資源與中國實踐【劉 康 李 松】
其他來稿
啟蒙話語的當代困境與重構可能【宋紅嶺】
拱廊街閑逛者與都市浪蕩子——本雅明筆下的現代人形象及其隱喻【楊向榮 蔡煒倫】
政治表征與城市記憶:南京長江大橋的文化解析【史修永 王 兵】
游蕩:城市行走的藝術、空間體驗和認知的方法論【楊智慧 劉利剛】
蘇珊·桑塔格的超現實主義攝影美學思想研究【陳星君】
作為欲望的“夢想”:從SNH48談中國偶像經濟癥候【羅雅琳】
孤獨的身體:身體現代性研究【張新科】
宋代戲曲與運河論略【趙豫云】
展開全部
文化研究-第31輯(2017年.冬) 作者簡介
周憲,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赴韓國、新加坡等國講學,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藝學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學術委員。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學和文藝學研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