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學家給教師的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17087
- 條形碼:9787518417087 ; 978-7-5184-170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學家給教師的建議 本書特色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可教授的嗎?在蘇格拉底、康德、皮亞杰和科爾伯格等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書作者格奧爾格·林德教授區分了道德傾向和道德能力,在本書中介紹了其花費14年時間開發的測量道德能力的新方法—《道德能力測驗》(Moral Competence Test,簡稱MCT),并說明了道德能力如何通過教育來培養,提供了教師用來培養學生道德能力的方法—“康斯坦茨兩難困境討論法”(Konstanz Method of Dilemma Discussion,簡稱KMDD)。
《道德能力測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一個可以同時評估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的測量工具,目前已被翻譯成39種語言(包括中文),并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康斯坦茨兩難困境討論法已被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德育方法。
該書不僅為我國廣大教師解答了道德是否可教的疑惑,而且指明了有效教授道德的具體方法,有助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和其他德育工作者更好地學習道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策略,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能力水平。
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學家給教師的建議 內容簡介
該書較好地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廣大班主任和教師的幾個德育問題:
1.道德可教嗎?
在本書中,作者林德教授用大量的研究證據證實了蘇格拉底“道德可教”的觀點,并提出道德能力是可以習得、可以教授的,而且必須通過教學才能使人的道德能力得到提升。林德教授指出,沒有證據證明道德能力是天生的,也沒有證據證明道德能力可以通過社會的強制性力量而得到本質上的提升。
2.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
林德教授于20世紀90年代末首創的“康斯坦茨兩難困境討論法”,通過兩難困境討論,非常有效地促進和提升了參與者的道德能力,已在40多個國家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和理論回應。在本書中,林德教授較為細致地介紹了兩難困境討論法在學校德育中的運用。
3.道德可以測量嗎?
林德教授花費14年時間開發的《道德能力測驗》可以同時測量道德行為的情感和認知兩個方面,已成為十分有效的道德能力測量工具,被翻譯為39種語言在多個國家使用。
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學家給教師的建議 目錄
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學家給教師的建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林德(Georg Lind) 1947年生,國際知名道德教育心理學家,德國康斯坦茨大學榮休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墨西哥蒙特雷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實驗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特別是在道德發展和道德教育方面研究成果突出。著有“道德心理學三部曲”—《道德可教嗎?》(Can Morality Be Taught?)、《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How to Teach Morality)、《道德能力的意義和測量》(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Moral Competence),此外還發表有大量學術論文。
林德教授是《道德能力測驗》(Moral Competence Test,簡稱MCT)和“康斯坦茨兩難困境討論法”(Konstanz Method of Dilemma Discu-ssion,簡稱KMDD)的創始人。
要了解更多有關林德教授的信息請訪問他的網站:http://www.uni-konstanz.de/ag-moral/。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林德(Georg Lind) 1947年生,國際知名道德教育心理學家,德國康斯坦茨大學榮休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墨西哥蒙特雷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實驗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特別是在道德發展和道德教育方面研究成果突出。著有“道德心理學三部曲”—《道德可教嗎?》(Can Morality Be Taught?)、《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How to Teach Morality)、《道德能力的意義和測量》(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Moral Competence),此外還發表有大量學術論文。
林德教授是《道德能力測驗》(Moral Competence Test,簡稱MCT)和“康斯坦茨兩難困境討論法”(Konstanz Method of Dilemma Discu-ssion,簡稱KMDD)的創始人。
要了解更多有關林德教授的信息請訪問他的網站:http://www.uni-konstanz.de/ag-moral/。
譯者簡介
楊韶剛 1955年生,山東濟南人。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曾任吉林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主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長期從事西方心理學史、道德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尤其在精神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和道德心理學研究,以及家庭教育研究等方面多有建樹。著有《尋找存在的真諦》《神秘的榮格》《道德教育心理學》等學術專著。至今已出版專著14部、譯著近30部,主編和參編學術專著10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0多篇,個人撰寫的科研成果累計近1000萬字。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十幾項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多次獲省部級一等獎。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