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食品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550219
- 條形碼:9787502550219 ; 978-7-5025-502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食品分析 內容簡介
該教材共分12章, 分別介紹了食品一般成分的分析、食品中元素含量的分析和食品添加劑的分析, 其中以食品營養成分的分析作為重點。
食品分析 目錄
緒論
1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1 樣品的采集
1.1.1 采樣的意義及要求
1.1.2 采樣的數量和方法
1.1.3 采樣的注意事項
1.2 分析試樣的制備及分解
1.2.1 樣品的制備
1.2.2 樣品的預處理
1.3 樣品的保存
思考與習題
2 密度的測定
2.1 概述
2.2 相對密度的測定方法
2.2.1 密度瓶法
2.2.2 密度計法
思考與習題
3 食品水分的測定
3.1 概述
3.2 食品水分的測定方法
3.2.1 加熱干燥法
3.2.2 蒸餾法
3.2.3 卡爾·費休法
3.2.4 水分活度值的測定
3.2.5 其他測定方法簡介
思考與習題
4 食品灰分的測定
4.1 食品灰分及其測定意義
4.2 總灰分的測定
4.3 水溶性灰分與水不溶性灰分的測定
4.4 酸溶性灰分與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5 食品酸度的測定
5.1 食品中的有機酸及其測定意義
5.2 總酸度的測定
5.3 乳及乳制品酸度的測定
5.3.1 酸度(οT)的測定
5.3.2 乳酸含量的測定
5.3.3 復原乳酸度(οT)的測定
5.4 揮發酸的測定
5.5 有效酸度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6 脂肪及脂肪酸的測定
6.1 概述
6.2 脂肪提取劑的選擇
6.3 樣品的預處理
6.4 脂肪含量的測定方法
6.4.1 索氏抽提法
6.4.2 堿性乙醚法
6.4.3 酸水解法
6.4.4 氯仿—甲醇提取法
6.4.5 其他測定方法簡介
6.5 油脂酸價的測定
6.6 油脂碘價的測定
6.7 油脂皂化價的測定
6.8 油脂過氧化值的測定
6.9 油脂羰基價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7 糖類的測定
7.1 食品中的糖
7.2 還原糖的測定
7.2.1 糖類的提取和澄清
7.2.2 還原糖的測定
7.3 蔗糖含量的測定
7.3.1 轉化方法的選擇
7.3.2 蔗糖的測定
7.3.3 乳粉中乳糖及蔗糖的測定
7.4 淀粉含量的測定
7.4.1 淀粉的結構和性質
7.4.2 淀粉的測定
7.5 粗纖維的測定
7.5.1 膳食纖維及其功能
7.5.2 粗纖維的測定
7.6 果膠物質的測定
7.6.1 果膠的存在形式與果膠凝膠的形成
7.6.2 果膠含量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8 維生素的測定
8.1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
8.2 維生素A的測定
8.2.1 三氯化銻比色法
8.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8.3 胡蘿卜素的測定
8.4 維生素D的測定
8.5 維生素E的測定
8.6 維生素B1的測定
8.7 維生素B2的測定
8.8 煙酸的測定
8.9 維生素C的測定
8.9.1 2,6—二氯靛酚滴定法
8.9.2 2,4—二硝基苯肼法
8.9.3 高效液相色譜法
思考與習題
9 蛋白質及氨基酸的測定
9.1 蛋白質定量法
9.1.1 微量凱氏定氮法
9.1.2 常量凱氏定氮法
9.1.3 雙縮脲法
9.1.4 紫外線吸收法
9.2 氨基酸態氮的測定
9.3 揮發性鹽基氮的測定
9.4 蛋白質氮和非蛋白質氮的測定
9.4.1 醋酸銅作沉淀劑
9.4.2 用氫氧化銅作沉淀劑
9.5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其他測定方法
9.5.1 蛋白質測定的其他常用方法
9.5.2 氨基酸測定的其他常用方法
思考與習題
10 單寧含量的測定
10.1 概述
10.1.1 單寧的化學結構及一般性質
10.1.2 兩種單寧的特征性區別
10.1.3 酶促褐變的控制方法
10.2 單寧含量的測定
10.2.1 比色法
10.2.2 EDTA絡合滴定法
10.2.3 高錳酸鉀滴定法
思考與習題
11 食品中元素含量的測定
11.1 概述
11.1.1 食品中重要礦物質元素及其營養功能
11.1.2 有毒元素及其危害
11.1.3 食品中元素含量的測定意義
11.2 食品中常量元素的測定
11.2.1 鈣的測定(EDTA滴定法)
11.2.2 鉀、鈉的測定(火焰光度測定法)
11.2.3 總磷的測定(鉬藍比色法)
11.2.4 氯的測定
11.2.5 鈣、鎂、鉀、鈉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3 食品中必需微量元素的測定
11.3.1 鐵的測定(鄰二氮菲比色法)
11.3.2 硒的測定(熒光法)
11.3.3 氟的測定(氟離子選擇電極法)
11.3.4 碘的測定(氯仿萃取比色法)
11.3.5 鋅的測定(雙硫腙比色法)
11.3.6 銅的測定(比色法)
11.3.7 鐵、錳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4 食品中部分有害元素的測定
11.4.1 鉛的測定(雙硫腙比色法)
11.4.2砷的測定(銀鹽法)
11.4.3 汞的測定(雙硫腙比色法)
11.4.4錫的測定(苯芴酮比色法)
11.4.5 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4.6 鉻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思考與習題
12 食品添加劑的測定
12.1 概述
12.2 甜味劑——糖精鈉的測定
12.3 防腐劑——山梨酸、苯甲酸的測定
12.4 護色劑——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
12.4.1 亞硝酸鹽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法)
12.4.2 硝酸鹽的測定(鎘柱法)
12.5 抗氧化劑——BHA、BHT及PG的測定
12.5.1 食品中BHA與BHT的測定(比色法)
12.5.2 油脂中PG的測定(比色法)
12.6 漂白劑——亞硫酸鹽的測定
12.7 著色劑——食用合成色素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附錄I
一、分析中部分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
二、常用指示劑的配制方法
附錄Ⅱ
主要參考文獻
1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1 樣品的采集
1.1.1 采樣的意義及要求
1.1.2 采樣的數量和方法
1.1.3 采樣的注意事項
1.2 分析試樣的制備及分解
1.2.1 樣品的制備
1.2.2 樣品的預處理
1.3 樣品的保存
思考與習題
2 密度的測定
2.1 概述
2.2 相對密度的測定方法
2.2.1 密度瓶法
2.2.2 密度計法
思考與習題
3 食品水分的測定
3.1 概述
3.2 食品水分的測定方法
3.2.1 加熱干燥法
3.2.2 蒸餾法
3.2.3 卡爾·費休法
3.2.4 水分活度值的測定
3.2.5 其他測定方法簡介
思考與習題
4 食品灰分的測定
4.1 食品灰分及其測定意義
4.2 總灰分的測定
4.3 水溶性灰分與水不溶性灰分的測定
4.4 酸溶性灰分與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5 食品酸度的測定
5.1 食品中的有機酸及其測定意義
5.2 總酸度的測定
5.3 乳及乳制品酸度的測定
5.3.1 酸度(οT)的測定
5.3.2 乳酸含量的測定
5.3.3 復原乳酸度(οT)的測定
5.4 揮發酸的測定
5.5 有效酸度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6 脂肪及脂肪酸的測定
6.1 概述
6.2 脂肪提取劑的選擇
6.3 樣品的預處理
6.4 脂肪含量的測定方法
6.4.1 索氏抽提法
6.4.2 堿性乙醚法
6.4.3 酸水解法
6.4.4 氯仿—甲醇提取法
6.4.5 其他測定方法簡介
6.5 油脂酸價的測定
6.6 油脂碘價的測定
6.7 油脂皂化價的測定
6.8 油脂過氧化值的測定
6.9 油脂羰基價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7 糖類的測定
7.1 食品中的糖
7.2 還原糖的測定
7.2.1 糖類的提取和澄清
7.2.2 還原糖的測定
7.3 蔗糖含量的測定
7.3.1 轉化方法的選擇
7.3.2 蔗糖的測定
7.3.3 乳粉中乳糖及蔗糖的測定
7.4 淀粉含量的測定
7.4.1 淀粉的結構和性質
7.4.2 淀粉的測定
7.5 粗纖維的測定
7.5.1 膳食纖維及其功能
7.5.2 粗纖維的測定
7.6 果膠物質的測定
7.6.1 果膠的存在形式與果膠凝膠的形成
7.6.2 果膠含量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8 維生素的測定
8.1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
8.2 維生素A的測定
8.2.1 三氯化銻比色法
8.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8.3 胡蘿卜素的測定
8.4 維生素D的測定
8.5 維生素E的測定
8.6 維生素B1的測定
8.7 維生素B2的測定
8.8 煙酸的測定
8.9 維生素C的測定
8.9.1 2,6—二氯靛酚滴定法
8.9.2 2,4—二硝基苯肼法
8.9.3 高效液相色譜法
思考與習題
9 蛋白質及氨基酸的測定
9.1 蛋白質定量法
9.1.1 微量凱氏定氮法
9.1.2 常量凱氏定氮法
9.1.3 雙縮脲法
9.1.4 紫外線吸收法
9.2 氨基酸態氮的測定
9.3 揮發性鹽基氮的測定
9.4 蛋白質氮和非蛋白質氮的測定
9.4.1 醋酸銅作沉淀劑
9.4.2 用氫氧化銅作沉淀劑
9.5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其他測定方法
9.5.1 蛋白質測定的其他常用方法
9.5.2 氨基酸測定的其他常用方法
思考與習題
10 單寧含量的測定
10.1 概述
10.1.1 單寧的化學結構及一般性質
10.1.2 兩種單寧的特征性區別
10.1.3 酶促褐變的控制方法
10.2 單寧含量的測定
10.2.1 比色法
10.2.2 EDTA絡合滴定法
10.2.3 高錳酸鉀滴定法
思考與習題
11 食品中元素含量的測定
11.1 概述
11.1.1 食品中重要礦物質元素及其營養功能
11.1.2 有毒元素及其危害
11.1.3 食品中元素含量的測定意義
11.2 食品中常量元素的測定
11.2.1 鈣的測定(EDTA滴定法)
11.2.2 鉀、鈉的測定(火焰光度測定法)
11.2.3 總磷的測定(鉬藍比色法)
11.2.4 氯的測定
11.2.5 鈣、鎂、鉀、鈉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3 食品中必需微量元素的測定
11.3.1 鐵的測定(鄰二氮菲比色法)
11.3.2 硒的測定(熒光法)
11.3.3 氟的測定(氟離子選擇電極法)
11.3.4 碘的測定(氯仿萃取比色法)
11.3.5 鋅的測定(雙硫腙比色法)
11.3.6 銅的測定(比色法)
11.3.7 鐵、錳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4 食品中部分有害元素的測定
11.4.1 鉛的測定(雙硫腙比色法)
11.4.2砷的測定(銀鹽法)
11.4.3 汞的測定(雙硫腙比色法)
11.4.4錫的測定(苯芴酮比色法)
11.4.5 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4.6 鉻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思考與習題
12 食品添加劑的測定
12.1 概述
12.2 甜味劑——糖精鈉的測定
12.3 防腐劑——山梨酸、苯甲酸的測定
12.4 護色劑——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
12.4.1 亞硝酸鹽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法)
12.4.2 硝酸鹽的測定(鎘柱法)
12.5 抗氧化劑——BHA、BHT及PG的測定
12.5.1 食品中BHA與BHT的測定(比色法)
12.5.2 油脂中PG的測定(比色法)
12.6 漂白劑——亞硫酸鹽的測定
12.7 著色劑——食用合成色素的測定
思考與習題
附錄I
一、分析中部分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
二、常用指示劑的配制方法
附錄Ⅱ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