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智造-企業如何創新創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2483
- 條形碼:9787547312483 ; 978-7-5473-124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產品智造-企業如何創新創優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問題,探討了“互聯網 ”時代中國企業的創新出路,分析了德國隱形冠軍及國外諸多優秀企業、成功案例對中國產業轉型及產品智造的借鑒價值,總結了中國企業以創新創優思維推動產品智造的方法路徑和成功訣竅。勾畫了信息經濟時代產業發展的生動圖景,為中國企業創新創優提供了有益啟示。
產品智造-企業如何創新創優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創優與創新的關系來告訴廣大創業者,把握兩者之間的聯系,讓創業變得更豐富,讓創新變革更有效。主要是以多重視角對創優進行講解,用案例提示創業者要成功創業,不能只在“創”字上下文章,在出現危機更要學會應對,注重建立一套積極的激勵機制。建立高效的激勵機制對于創業團隊是必要的途徑,只有激勵團隊,才會讓很多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動力。
產品智造-企業如何創新創優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序// 001
**章 世界經濟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現狀
**節 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全面擴散// 003
1. 基于全球價值鏈的中國經濟新挑戰// 004
2. “去杠桿化”進程沖擊經濟// 007
3.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會交互作用// 011
第二節 供給側改革深化的啟示// 014
1. 實體經濟之殤 // 015
2.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黃金比例何在 // 017
3. 對供給側改革深化的啟示 // 019
第三節 供給側改革是中國制造業企業轉型之路// 022
1. 從不愁賣到創造新需求 // 023
2. 從重引進到重應用 // 024
3. 從非常規到管理創新 // 026
4. 從找機會到找需求 // 026
5. 結論:中國制造業要破解“成長的煩惱”// 028
第二章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出路
**節 全球中小企業創新之策// 033
1. 沿價值鏈上行 // 034
2. 創新戰略增長 // 036
3. 政策支持創新 // 039
第二節 互聯網 時代下中小企業產業轉型與創新發展// 043
1. 中小企業增長之路的作為 // 044
2. 互聯網經濟長尾市場蘊藏巨大潛力 // 045
3. 互聯網經濟的屬性和經歷的發展階段 // 045
第三節 三創互為轉型基礎// 047
1.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業創新創優 // 047
2. 踐行創業創新創優、聚力突破升級 // 050
3. 創業者素質培養的規律 // 051
第三章 創新創優發展模式
**節 組織結構的調節與商業平臺的擴展// 057
1. 聚焦業務模式創新下的戰略組織轉型升級 // 058
2. 組織結構重塑,產業資本創新 // 058
3. 阿里*新組織結構曝光,未來瞄準“五新”戰略 // 063
4. 優托邦,一個不斷創新并充滿活力的商業平臺 // 066
第二節 助力企業成長// 068
1. 創業基地助力上千戶企業成長 // 068
2. 電商創業,助力小微企業成長 // 069
3. 聚合社會資本 助力企業成長 // 071
4. 輕資產助力創業企業高速發展 // 076
第三節 革新企業模式// 081
1. 懶人汽車革新二手車交易模式 // 081
2. 探索國企改革模式 踐行創業創新戰略 // 084
3. 創業記:魔迅科技的革新傳統運動方式 // 088
第四章 隱形冠軍對產業轉型的引領意義
**節 德國隱形冠軍的起源// 095
1. 德國隱形冠軍的產生 // 096
2. “縫隙市場”造就的質量帝國 // 100
第二節 深化價值鏈 實現全球化// 102
1. 集中與深化 // 103
2. 全球化 // 104
3. 創新 // 105
第三節 客戶導向 價值主導// 107
1. 以客戶為原動力 // 108
2. 以價值為主導 // 108
3. 提升人才歸屬感 // 109
第四節 弘揚工匠精神 推動產業發展// 110
1. “雙元制”培養高質量人才 // 111
2. 中小企業成“工匠精神”典范 // 112
第五章 創新創優的思維導圖
**節 創新知識結構// 117
1. 創新創業需要以知識創新與有效學習為根基 // 117
2. 創業不是賽場上的凌空扣殺,而是知識結構的日常練兵 // 121
3. 創業者需要的知識與能力結構 // 123
第二節 擴大知識范圍// 126
1. 創業與知識產權保護 // 126
2. 互聯網知識產權助力創新創業 // 133
第三節 創新領導力// 137
1. 領導力引領創新 // 138
2. 企業家就是創新者 // 139
3. 創新者的五大“DNA”// 141
第六章 創新創優環境
**節 投資環境提升// 147
1. 細數投資蓉漂們“返鄉創業”的心路歷程 // 147
2. 創業工坊塑造大連創投環境新格局 // 151
3. 歐洲硅谷愛爾蘭:創業投資環境全球排名第七位 // 153
第二節 企業環境優化// 155
1. 關注創業者 優化創業環境 // 155
2. 優化創業環境 助力大學生村官領跑農村電商 // 160
3. 優化創業環境 53 所高校 百億級別創投機構 // 164
第三節 政府環境輔助// 166
1. 政府要為創業創新創造生態環境 // 167
2. 印度政府:將為創業公司營造更為有利的生態環境 // 168
3. 創新創業需要政府精準服務 // 169
4. 美國農村創業創新環境建設及其啟示 // 171
5. 農民工返鄉創業 // 176
第七章 國內各行業亮點案例
**節 技術創新將全面引爆商業變革// 181
1. 人工智能時代,技術創新將全面引爆商業變革 // 181
2. 把握人工智能時代機遇,創新發展永遠在路上 // 188
3. 創新不止于顛覆 // 190
第二節 智能運用的重組// 192
1. 圍繞“美菱 互聯網”,重塑智能研發基因 // 192
2. 銀行創新三大方向:智能化、數據挖掘、差異化定位 // 197
3. TCL 以工業技術創新為基礎積極推動智能戰略 // 201
第三節 云計算的構筑// 204
1. 云計算環境下的信息服務創新 // 204
2. 金融創新中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角色 // 210
3. 基于流程創新的支付創新:以云計算為例 // 213
第四節 物聯網的無孔不入// 218
1. 物聯網、互聯網 無孔不入 // 218
2. 互聯網公司該如何玩轉物聯網? // 223
3. 運營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 227
第八章 創新創優與產業國家轉型
**節 產業發展模式與現狀// 233
1. 粗放型發展模式過度消耗資源 // 234
2. 產業創新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困難 // 234
第二節 以創新創優為產業導向// 238
1. 以創新要素的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為核心 // 239
2. 以產業鏈引導創新鏈,以創新鏈支撐產業鏈 // 240
3. 全球化視野,開放合作 // 241
后記// 243
展開全部
產品智造-企業如何創新創優 作者簡介
馮叔君,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系,經濟學碩士。現任上海商業發展研究所“商務智庫”首席專家、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現代城市與區域發展規劃研究院理事長。研究方向為創業經濟學及企業戰略發展,曾參與大虹橋地區和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規劃,策劃了上海財經電視臺《財經開講》欄目,對新商業模式、企業智庫建設和創業規劃有獨到見解。
馮逸舟,畢業于美國Oberlin College應用數學專業,獲全美“優秀大學畢業生(Phi Beta Kappa )” 榮譽, 2015年任上海羿和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2017年入英國倫敦國王大學攻讀金融工程碩士學位。擅長商業策劃和投資分析。
余倩,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管理學碩士。現就職于上海商學院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方向為經濟管理、企業領導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