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84242
- 條形碼:9787514184242 ; 978-7-5141-842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 內容簡介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基于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內涵,重點闡釋了事權和支出責任、財權與財力問題提出的背景和基本涵義,梳理了分稅制改革以來政府間財政關系的發展與演變進程,分析了聯邦制和單一制典型國家政府間財政關系的經驗及啟示,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體制、政府間收入劃分與財力配置以及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優化與財力配置的改革思路。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既有對分稅制改革以來我國政府間財政關系演變的分析,也有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政府間財政關系改革的深入探討。《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一書借鑒了國內外諸多理論界和實務界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力圖探索我國現代財政制度下政府間財政關系構建的制度框架與實現路徑,使本研究成果既有一定的理論前沿性,又有一定的實踐操作性,同時具備較強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使之不僅適用于財政干部培訓的基本要求,同時又適合于財政教學、研究人員及廣大財經愛好者了解和掌握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的閱讀需求。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 目錄
**節 事權和支出責任、財權與財力的基本內涵
一、事權和支出責任的一般概述
二、財權與財力的基本含義
三、事權、支出責任、財權、財力之間的邏輯關系
第二節 政府問財政關系的主要內容
一、多級政府與政府間財政關系
二、財政分權、分級財政與財政級次
三、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
四、政府間的收入劃分
五、政府間的轉移支付制度
第三節 政府問財政關系的主要模式及特點
一、單一制國家的政府間財政關系
二、聯邦制國家的政府間財政關系
三、政府間財政關系模式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現代財政制度下科學構建政府問財政關系的必要性
一、現代社會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客觀需要
二、切實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的體制保障
三、有效履行政府公共財政職能的重要基石
四、增強各級政府履行職責的能動性與積極性
第二章 分稅制改革以來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梳理與評價
**節 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
一、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劃分
二、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劃分
三、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稅收返還
四、原體制中央補助、地方上解及有關結算事項的處理
第二節 1994年后政府問財政關系的調整與變動
一、中央與地方政府間收入劃分的調整
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三、省以下財政體制的改革與變化
第三節 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構建了分級財政體制的基本框架,規范了各級政府間的財政關系
二、調動了各方面積極性,國家財政實力顯著增強
三、中央調控能力增強,促進了地區協調發展
四、強化了地方財政的預算約束,增強了地方加強收支管理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第四節 政府間財政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清晰、不合理和不規范
……
第三章 典型國家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比較和借鑒
第四章 重構政府間財政關系:目標與思路
第五章 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體制
第六章 政府間的收入劃分與財力配置
第七章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優化與財力配置
參考文獻
后記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 節選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 五、政府間的轉移支付制度 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間財政關系的重要內容和紐帶,是實現事權和支出責任、財權與財力等政府間財政關系核心要素相互適應、匹配、對稱的主要制度保障,它與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財權與財力的劃分共同構成政府間財政關系的三大支柱。完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關鍵環節,也是健全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手段。 所謂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或者上下級政府之間,不同地區的同級政府之間通過財政資金的無償撥付,來調節各級政府收支水平的一項制度,即在既定的政府間支出責任和收入劃分框架下,通過財政資金在各級政府之間的無償撥付以彌補財政縱向與橫向失衡、校正轄區間外溢、穩定宏觀經濟、促進區位效率、實現其他非經濟目標的一項財政資源再分配制度。從轉移支付方向考慮,政府間轉移支付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上下級政府間的資金轉移,即縱向轉移支付,通過中央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使不同級次的財力與其支出責任的履行相一致,實現財政分配的縱向公平;另一種是同級政府間的資金轉移,即橫向轉移支付,表現為財力富裕地區向財力不足地區轉移資金,使相同級次的各級政府間財力與其支出責任的履行相一致,實現財政分配的橫向公平。 除了解決政府間財政縱向失衡與橫向失衡的問題外,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存在還在于矯正轄區間公共產品提供的外溢性問題,體現撥款者在對*低公共服務標準、穩定經濟、正外部性產品提供等方面的公共政策意圖與偏好,引導并調整一級政府事權履行的優先順序,對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受災地區等特殊因素的調節等緣由的客觀要求。可以說,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不斷完善與創新既是市場經濟對公共財政的要求,也是維護多級政府政治秩序平穩、社會穩定的重要制度基礎。 政府間轉移支付從不同角度可以進行多種分類:從資金用途的角度可以分為一般性轉移支付(或稱財力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根據資金的分配方式可分為公式補助和項目補助:根據補助款項是否要求資金配套可分為配套性轉移支付與一次性非配套轉移支付:按補助規模是否受到限制分為封頂與不封頂轉移支付。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通過公式以一次性非配套資金撥付為基礎進行分配,撥款者不對資金用途加以限制,也不要求受補助地區提供配套資金,直接增加資金接受方的地方性財力,而專項轉移支付通過公式或項目,或兩者并舉的方式進行資金分配,它可以是一次性非配套補助也可以是配套補助,專項補助的提供者規定了資金的具體用途,資金使用者不得將其挪作他用。同時,這兩種類型的轉移支付既可以是限額補助,也可以是無限額補助。 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實施使得各個地區所獲取的轉移支付資金呈現出明顯差距,這一方面直接縮小了地區間的財力差距,另一方面政府在使用轉移支付資金后可以起到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從而縮小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距,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創造有利條件。 ……
現代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 作者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干部教育中心負責組織部機關公務員和本系統各級財政、財務會計人員接受業務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 主要任務是:負責組織部機關公務員和本系統各級財政、財務會計人員接受業務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負責管理為本系統教育培訓工作服務的有關專項業務;負責中華會計函授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負責管理使用預算安排的培訓經費和中華會計函授學校經費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