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79037
- 條形碼:9787549579037 ; 978-7-5495-790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 本書特色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收錄了“經學名家”、“易經研究”、“三禮研究”、“小學研究”、“經學文獻”、“書訊·書評”等欄目,匯集了十四篇專門研究中國經學內容的文章,從孔子世家、周禮正義、儀禮、春秋穀梁傳、爾雅、詩經等研究出發,進一步對儒家傳統文獻進行解讀,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深度的研究。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 內容簡介
《中國經學》第21輯, 收錄了“儒學考論”、“禮學研究”、“經籍校讎”、“小學研究”、“現代經學”、“書訊”等欄目, 匯集了十二篇專門研究中國經學內容的文章, 從孔子世家、周禮正義、儀禮、春秋穀梁傳、爾雅、詩經等研究出發, 進一步對儒家傳統文獻進行解讀, 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深度的研究。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 前言
經學名家
《孔于世家》證辨
《儀禮正義》校勘記(卷一至卷五)
易經研究
什么是“五鹿充宗略說”?
《周易·革》九三“革言三就”考釋
——兼論楚簡本斷占辭“貞厲”之異文問題
三禮研究
孫諳讓《周禮正義》鄭非經旨、賈非鄭意辨
《儀禮》篷豆方位考
《禮記·經解》通論類連續四篇中之儒學思想發展
——結合戰國簡文與《荀子》之討論
經學文獻
淺談寫本文獻學在傳世文獻校勘中的作用
——以《禮記正義》為例
經籍傳刻與異文演變
——以《春秋谷梁傳注疏》為中心
小學研究
鄭玄稱引《爾雅》考
——兼論“《爾雅》成書于鄭玄之后”說
從祭部獨立看古音學之演進
經師研究
沈文倬先生研究文獻目錄
讀向熹《段玉裁與(詩經)訓詁》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野間文史教授及其經學研究
書訊·書評
《中華禮藏》陸續出版
《<儀禮·喪服>服敘變除圖釋》簡介
《皮錫瑞全集》所收經學稿本及其價值估略
編后記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 目錄
《孔于世家》證辨
《儀禮正義》校勘記(卷一至卷五)
易經研究
什么是“五鹿充宗略說”?
《周易·革》九三“革言三就”考釋
——兼論楚簡本斷占辭“貞厲”之異文問題
三禮研究
孫諳讓《周禮正義》鄭非經旨、賈非鄭意辨
《儀禮》篷豆方位考
《禮記·經解》通論類連續四篇中之儒學思想發展
——結合戰國簡文與《荀子》之討論
經學文獻
淺談寫本文獻學在傳世文獻校勘中的作用
——以《禮記正義》為例
經籍傳刻與異文演變
——以《春秋谷梁傳注疏》為中心
小學研究
鄭玄稱引《爾雅》考
——兼論“《爾雅》成書于鄭玄之后”說
從祭部獨立看古音學之演進
經師研究
沈文倬先生研究文獻目錄
讀向熹《段玉裁與(詩經)訓詁》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野間文史教授及其經學研究
書訊·書評
《中華禮藏》陸續出版
《<儀禮·喪服>服敘變除圖釋》簡介
《皮錫瑞全集》所收經學稿本及其價值估略
編后記儀禮·喪服>
中國經學(第二十一輯) 作者簡介
彭林,1949年生,江蘇無錫市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