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9942
- 條形碼:9787520319942 ; 978-7-5203-199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 本書特色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是一本從文學語言變革角度研究中國文學文體現代轉型的專著。文學形式是文學史發展演變的重要內容,文學語言是影響文學形式的關鍵因素。五四文學革命是在白話代替文言的語言變革基礎之上完成的,語言變革是考察中國文學文體從古典向現代轉型的重要切口。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從文學語言入手,從總體上探討了語言變革對文體功能、文體形態和文體格局轉型的影響,詳細分析了語言變革作用于戲劇、小說、詩歌、散文各類文體體裁程序而導致的文體轉型,探析了語言變革對文體滲透這一特殊的文體現象現代轉型的影響。
同時,《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將語言變革還原到民族共同語生成的文化語境中,探察這一語言現實對文體轉型的作用。論題的研究可以為認識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及當下文學創作的一些語言困境等問題提供啟示。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文學語言變革角度研究中國文學文體現代轉型的一本專著。文學形式是文學史發展演變的重要內容,文學語言是影響文學形式的關鍵因素。五四文學革命是在白話代替文言的語言變革基礎之上完成的,語言變革是考察中國文學文體從古典向現代轉型的重要切口。本書從文學語言入手,從總體上探討了語言變革對文體功能、文體形態和文體格局轉型的影響,詳細分析了語言變革作用于戲劇、小說、詩歌、散文各類文體體裁程序而導致的文體轉型,探析了語言變革對文體滲透這一特殊的文體現象現代轉型的影響。同時,本書跳出文學的內部研究,將語言變革還原到民族共同語生成的文化語境中,探察這一語言現實對文體轉型的作用情形。論題的研究可以為認識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文學的現代性及當下文學創作的一些語言困境等問題提供啟示。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 目錄
章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總論
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文體功能的現代轉型
第二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文體形態的現代轉型
第三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文體格局的現代轉型
第四節 白話的國語身份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
第二章 文學語言變革與戲劇文體的現代轉型
節 從“唱”到“說”:語言變革與戲劇表演體制的轉型
第二節 從“敘述”到“代言”:語言變革與戲劇話語模式的轉變
第三節 從“對答”到“對話”:現代漢語人稱代詞與話劇“對話”因素的凸顯
第四節 文體個案分析:文學語言變革與“詩化”戲劇的變異
第三章 文學語言變革與小說文體的現代轉型
節 從“俗語”到“正格”:小說文體現代轉型的語言基礎之變
第二節 從“情節”到“情狀”:文學語言變革與小說敘事重心的轉變
第三節 由“外”向“內”:文學語言變革與小說敘寫向度的轉移
第四節 文體個案分析:文學語言變革與書信體和日記體小說文體的現代新變
第四章 文學語言變革與詩歌文體的現代轉型
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詩體的大解放”
第二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現代集句詩的衰變
第三節 方言與詩歌文體的現代轉型
第四節 文體個案研究:文學語言變革與山水詩的現代異變
第五章 文學語言變革與散文文體的現代轉型
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古代散文“腔調”的祛除
第二節 語言變革與散文“個性”表達的現代轉型
第三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散文文體的順利轉型
第四節 文體個案分析:文學語言變革與閑話風散文的出現
第六章 文學語言變革與文體滲透的現代轉型
節 語言變革與文體互參原則和審美取向的改變
第二節 語言變革與文體互參表現形態的型變
第三節 語言變革與文體互參審美內涵的轉變
第四節 文學語言變革與詩文互參的現代轉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代轉型 作者簡介
王佳琴,文學博士,江蘇省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戲劇文學、文學評論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為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入選鹽城師范學院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是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主要成員,獲得市廳級以上學術獎勵多項,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