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6-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217030
- 條形碼:9787516217030 ; 978-7-5162-1703-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6-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報告 內容簡介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穩步推進,特別是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要求“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從而進一步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本著這個指導思想,結合2016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研究的實際,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基地編輯了《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報告(2016)》。
2016-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報告 目錄
2016年人大工作的新進展
努力建構中國特色法學體系
中國當代法治的建構:歷史語境與發展困境
北京市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研究
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會2016年立法工作新進展
人大代表選舉的違法現象、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地方人大常委會特定問題調查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特定問題調查為例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研究
2016年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研究述評
關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幾點思考
社會組織參與協商民主的方法和路徑研究
——以北京市樞紐型社會組織為視角
北京市城市基層民主協商案例分析
廉政建設研究
廉政制度建設研究
十八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體制機制建設的新進展
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健全中央巡視制度的幾點思考
國外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
社會治理與建設研究
膜拜團體探究
當前電子政務倫理建設實踐思考及啟示
2016-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報告 節選
《北京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報告(2016)》: 六、中國特色法學體系的創新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法學理論的繁榮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大致采取了引進、模仿、改造、探索、創新等不同模式。在全面依法治國新起點上構建中國特色法學體系,*重要的是必須堅持實踐探索基礎上的法學和法治理論創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并強調“創新”的重要性。2014年1月6日,習近平在會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稟賦。”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強調:“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調研時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于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針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問題,明確提出:“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社會發展、實踐深化、歷史前進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必然要求。”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闡述道:“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這些關于創新問題的重要講話,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法治建設和法學理論的創新問題;但其中精神實質和方法論要求是完全適用于中國特色法學體系構建的。事實上,中國法治建設的每一次重大進步,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加入WTO,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廢除勞教制度,作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設法治政府等等;中國法學理論的每一項重要發展,如堅持法治、否定人治,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尊重和保障人權,法律是治國之重器,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等等,都充分體現了我國法治和法學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理論創新,正確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課題,不斷根據新的實踐推出新的理論,為我們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都是我們提出的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作出了重大貢獻,也形成了不可比擬的優勢。”我國歷史經驗教訓和法學理論發展的實踐證明,構建中國特色法學體系,要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改革探索,超越“言必稱西方”的西方法學中心主義,學習人類法治文明的精髓和要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發展道路;超越主導法學話語體系的“西醫法學”理論,汲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借鑒世界法律科學有益成果,走“中西醫法學”相結合并以中(中國法治國情)為本的法學發展之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體系、話語體系和教材體系;超越法治形式主義和法治工具主義,堅持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相統一,堅持法治價值與法治實踐相結合;超越法治萬能主義,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相結合;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