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化傳播的媒介景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8342
- 條形碼:9787520308342 ; 978-7-5203-083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傳播的媒介景觀 本書特色
該書以媒介變遷為經,文化傳播為緯,探討新媒體傳播環境下媒介形式變化的特征與后果,文化傳播資源的梳理、開發與省思,以及對于媒介文化的批判與反思。全書以作者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在匯總提升與系統整理的基礎上完成。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分別為媒介變遷:新聞傳播的多維審視;傳媒現場:大數據影響下的西安傳媒業;文化傳播:符號意義與儀式傳播。上編是從新聞、廣告、紙媒、電視等視角切入對新聞傳播業的文化屬性、技術手段、融合發展、受眾分析等視角開展的多維審視。中編則貼近業界現場,在梳理討論大數據與傳媒業一般關系的基礎上所展開的其對西安傳媒業影響的地方性和具體化的調研與分析,較為系統的從業界人員觀念認受、新聞媒體與廣告公司組織結構與實際作業運用三個層面分析并概括了大數據對西安傳媒業影響的基本特征。在上編與中編分別從認知與實踐兩個層面對大眾傳媒的現象與個案研究基礎上,下編關注泛化意義上的文化傳播現象,以符號意義的闡發批判與儀式生活重構為主線對城市、文化、文學、社交等現象進行了討論。
文化傳播的媒介景觀 內容簡介
該書以媒介變遷為經,文化傳播為緯,探討新媒體傳播環境下媒介形式變化的特征與后果,文化傳播資源的梳理、開發與省思,以及對于媒介文化的批判與反思。全書以作者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在匯總提升與系統整理的基礎上完成。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分別為媒介變遷:新聞傳播的多維審視;傳媒現場:大數據影響下的西安傳媒業;文化傳播:符號意義與儀式傳播。上編是從新聞、廣告、紙媒、電視等視角切入對新聞傳播業的文化屬性、技術手段、融合發展、受眾分析等視角開展的多維審視。中編則貼近業界現場,在梳理討論大數據與傳媒業一般關系的基礎上所展開的其對西安傳媒業影響的地方性和具體化的調研與分析,較為系統的從業界人員觀念認受、新聞媒體與廣告公司組織結構與實際作業運用三個層面分析并概括了大數據對西安傳媒業影響的基本特征。在上編與中編分別從認知與實踐兩個層面對大眾傳媒的現象與個案研究基礎上,下編關注泛化意義上的文化傳播現象,以符號意義的闡發批判與儀式生活重構為主線對城市、文化、文學、社交等現象進行了討論。
文化傳播的媒介景觀 目錄
文化傳播的媒介景觀 作者簡介
薛龍(1980—),西安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文化與傳播系副主任,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陜西省寫作學會理事、陜西省策劃協會理事。主要從事媒介社會學、文化傳播研究。主講《新聞理論與實務》《新聞采編》等課程。主持陜西省社科基金、西安市社科基金、陜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課題各1項,參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4項。參編專業教材一部,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榮獲西安工業大學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1次、西安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3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