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行舟致遠 揚帆絲路:何國衛船史研究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93002
- 條形碼:9787305193002 ; 978-7-305-1930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舟致遠 揚帆絲路:何國衛船史研究文選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關于古代船史系列研究論文的合集,包括古沉船研究,古船技術研究,船史學術論辯,綜合研究等內容,對于了解我國古代造船和造船技術以及造船規格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行舟致遠 揚帆絲路:何國衛船史研究文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關于古代船史系列研究論文的合集, 包括古沉船研究, 古船技術研究, 船史學術論辯, 綜合研究等內容, 作者將文獻材料與出土文物資料相結合, 參考多種學術著作, 得出研究結論。對于了解我國古代造船和造船技術以及造船規格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行舟致遠 揚帆絲路:何國衛船史研究文選 目錄
一、舟船考古 對泉州灣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復原尺度的探討席龍飛何國衛 對寧波古船的研究席龍飛何國衛 山東梁山明代古船復原研究龔昌奇席龍飛何國衛鄭杰王子厚 象山明代海船的研究(提綱)何國衛 蓬萊一、二號中國古船屬浙船型考析何國衛 對跨湖橋獨木舟的研討何國衛 跨湖橋獨木舟與舟船起源何國衛 議古沉船本身的文物考古價值何國衛 從珠海寶鏡灣遺址看嶺南史前舟船文化何國衛 議古沉船水下考古探“小白礁工號”沉船何國衛二、技巧探源 中國古船的減搖龍骨席龍飛何國衛 《清明上河圖》上的船何國衛 讀《圖經》議神舟何國衛 簡議中國古船技術史研究何國衛 初探蓬萊出土的三艘古代海船何國衛 初探長江口外出土的古船木舵何國衛 中國和西洋木帆船船尾舵的比較研究何國衛 析中國古船的料何國衛 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四大發明何志標何國衛 明代造船木料計價和木材材積計算何國衛 廣船技術特點——以清代廣州外銷畫船圖為中心何國衛 中國古船建造法考述何國衛 析中國古帆船行駛八面風技術何國衛 獨木舟的演變與派生何國衛 泉州南宋海船船殼的多重板魚鱗式搭接技術何國衛 試析《更路簿》上的“更”何國衛 略論古代嶺南舟船文明的歷史地位何國衛三、百家爭鳴 試論鄭和寶船席龍飛何國衛 對“船場說”的剖析與商榷何國衛 鄭和寶船空前絕后何國衛 沒破掉也沒立穩——評蘇明陽先生關于鄭和寶船的兩篇專文何國衛 蒜允飛 泉州灣宋代海船為鄭和寶船正名席龍飛何國衛 明代淡生堂抄本《瀛涯勝覽》為鄭和寶船佐證何國衛 馬歡《瀛涯勝覽》明代淡生堂抄本尋訪記席龍飛何國衛 關于鄭和寶船的論辯席龍飛何國衛 鄭和寶船下洋出海的史實無可置疑何國衛 對《明史》所記鄭和寶船的幾點解讀何國衛 這不是彎木地牛何國衛四、史海鉤沉 從明代舵桿上的印烙看早期船用產品檢驗標志何國衛 中國*早的驗船師探索何國衛 展造船歷史風貌探技術發展規律一一喜讀席龍飛教授撰著的《中國造船 史》何國衛 蓬萊舟船文化何國衛 漂泊百年的中國古船模何國衛楊雪峰 解析明州舟船文化內涵展現寧波輝煌造船歷史——《寧波造船史》序 何國衛 豐碩的研究成果寶貴的經驗總結——讀《中國造船通史》有感而發 何國衛 愿為廣東地區舟船文化研究添磚加瓦——祝賀“楊式挺研究員從事考古文 博五十周年暨八十壽辰學術座談會”的成功舉辦何國衛 讀三則廣東古船史信息有感何國衛 論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技術基礎何國衛
展開全部
行舟致遠 揚帆絲路:何國衛船史研究文選 作者簡介
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教授,代表論文有《象山明代海船研究》《跨湖橋獨木舟與舟船起源》等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古船史。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