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參藏長白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822514
- 條形碼:9787557822514 ; 978-7-5578-225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參藏長白山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與長白山人參》的升級精裝版, 因徐鳳龍先生在和朋友的閑談中對人參產生了興趣, 作為吉林人, 生在長白山腳下, 他進行了長達3年的實地考察, 發現人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 環境與產量有直接性的影響, 書中記錄了作者的考察過程, 并未關注、喜愛并想深入了解長白山人參的朋友們提供一些一手資料, 書中講述了人參的特點、習性已經作者結合自身經歷總結的種植方法。
參藏長白山 目錄
博物館探人參史
*早人參文字記
*早人參藥用記
人參演變別名多
*早人參環境記
人參主產區變遷
人參的各種形態
放山把頭之傳說
老把頭與人參王
采挖人參的歌謠
人參史上眾傳說
人參栽培始中國
渤海“朝貢道”事記
渤!俺暼藚ⅰ庇
中國人參在國外
中國人參貿易史
近代人參貿易廣
關東人參交易市
撫松人參栽培史
第二篇 遍訪山區養參地
一進參山初體驗
人參怎么種春夏又秋冬
撫松萬良鎮高升村主任
永斌話參籽播種興參鎮
敦化賢儒鎮紫鑫移山參
中俄邊境地參園南別里
琿春參把頭名叫劉福賢
二訪參山多特色
集安:寶地深處藏邊條栽培專家有話說
非林地種植專家得專利
集安邊條參藏在大山里
所長鄭殿家細說集安參
靜譴秋皮村專種林下參
白山:深山腹地尋參場沃土密林好光景
臨江參發展崗上大平原
沿江風光美澤成話參事
長白深山處參場馬鹿溝
二訪撫松縣人參初成長
細說靖宇參考察半拉山
延吉:科學種植前景好下跪磕頭守山人
翰章朝陽村品牌原料地
漫話種參史文宇與少林
安圖臺前村平地在種參
參工掐參花下跪磕頭爬
三探參籽上市時
集安:紅果黃果真嬌艷揚名塞外小江南
大地參園里結滿黃果參
新開河參園紅果連成片
集安風水地氣候小江南
再到秋皮村查看林下參
垂釣潭水邊圍網捕魚忙
撫松:參籽交易市場旺西洋參園話家常
參籽上市了參衣笑開顏
萬良興參鎮大媽看園參
四尋山參作貨季
集安:秋高氣爽訪集安世界**趴貨王
朱磊小兄弟細數集安參
集安趙德富世界趴貨王
臺上荒崴子參農王長坤
白山:山靈水靈長白山秋實累累作貨時
跨過鴨綠江紀念保臨江
黎明前黑夜長白參作貨
十五道溝前欣賞好風光
五問寒冬咋度過
六看冰雪覆人參
冰雪覆蓋下人參生命硬
七享深秋作貨時
密林適宜地參籽播土中
八視集安林下參
第三篇 咱也當回放山人
放山文化有傳承
山神老把頭孫良
放山文化有傳承
放山專用工具多
棒槌姑娘的傳說
如今把頭有傳奇
參行美少婦山參傳承人
萬良朝陽村當回放山人
放山拿到貨還愿把頭祠
萬良朝陽村采訪放山人
第四篇 加工食用應有方
長白考察加工廠
加工有歷史,如今精工制
洗曬蒸煮浸,加工講究多
神效食之需有方
古人人參巧應用
人參的化學成分
人參的神奇功效
不同人群需有別
緊急時刻可嚼服
人參與美容護膚
人參吃法學問多
凡間美味人參宴
名人贈享皆喜之
神農本草論人參
南北不同人皆宜
尾聲從未來到未來
參藏長白山 節選
《參藏長白山》: 據敦化市文聯主席賈少林介紹,敦化有“千年古都百年縣”之美譽,說其“千年古都”,早在公元698年的唐代,也就是大祚榮時期,這里被封為振國;說其“百年縣”,敦化是在1881年11月建縣制。所以說,敦化歷史厚重,民風民俗純樸。這里紅山文化遺址特別多,據史料記載,在敦化山區,當時這里的野生人參是很多的。一直到滿族興起建立大清王朝,長白山區被封山200多年,為長白山區動植物的保護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直到清中后期,朝廷無暇顧及管理,關內大批農民闖關東時這里才逐漸開發。當時關東地區人煙稀少,還處在完全自然的環境之中,所以才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的傳說! 《鼗貐^人參種植不如撫松地區開發得早,種植方式也較落后,1983年左右,撫松萬良來的種參人,帶來了豐富的人參種植經驗,對敦化人參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鼗降仄露仍25~45度居多,在這樣的地塊種人參比種大田收益高,加上當地領導也重視農業生產,使敦化各方面的產值占延邊州的1/4左右。當時,三大林業局加上市屬林業局所產木材能占全國木材總采伐量的1/4。省領導也很重視敦化的發展,在政策上也有所傾斜,輻射效果很大,這都為敦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敦化是延邊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人參市場的中心集散地。 ……
參藏長白山 作者簡介
徐鳳龍,先生,1964年12月生,吉林榆樹人。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國家茶藝師高級考評師,吉林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易學與經濟發展中心特約研究員。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美術系,讀書期間勤奮刻苦,長于國畫,喜寄情山水。改革開放后,創辦裝飾公司,屢創佳績。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