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人參普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812539
- 條形碼:9787557812539 ; 978-7-5578-1253-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參普洱 本書特色
全書共分天、地、人三篇,天生人參,地長普洱,人合人參普洱茶。取天地人和之象,久服輕身延年!
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把生長在東北艮位的百草之王人參與產于西南坤位的普洱茶按配方有效配伍,創造出了“人參普洱茶”,按《周易》思想即是“坤艮對位,門庭富貴”。
人參普洱 內容簡介
由徐鳳龍所著的《人參普洱》共分天、地、人三篇,天生人參,地長普洱,人合人參普洱茶。取天地人和之象,久服輕身延年!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把生長在東北艮位的百草之王人參與產于西南坤位的普洱茶按配方有效配伍,創造出了“人參普洱茶”,按《周易》思想即是“坤艮對位,門庭富貴”。作者10年云南大山深入考察,3年長白山人參探秘,大江南北行程數萬公里成就了今天的茶文化專著《人參普洱》。
人參普洱 目錄
一. 我與長白山人參
二. 參觀博物館,知曉人參史
*早人參文字記
*早人參藥用記
人參演變別名多
三. 西北上黨參,東北長白參
*早人參環境記
人參主產區變遷
人參的各種形態
四. 放山有傳承,風龍親經歷
放山工具有哪些
放山把頭之傳說
山神老把頭孫良天篇 長白山人參
一. 我與長白山人參
二. 參觀博物館,知曉人參史
*早人參文字記
*早人參藥用記
人參演變別名多
三. 西北上黨參,東北長白參
*早人參環境記
人參主產區變遷
人參的各種形態
四. 放山有傳承,風龍親經歷
放山工具有哪些
放山把頭之傳說
山神老把頭孫良
老把頭與人參王
風龍放山萬良鎮
五. 古有朝貢道,今看趴貨王
中國人參貿易史
渤海“朝貢道”事記
中國人參在國外
近代人參貿易廣
關東人參交易市
人參交易倆市場
趴貨大王趙德富
六. 觀撫松參園,淺話栽培史
人參栽培始中國
撫松人參栽培史
撫松萬良種人參
敦化賢儒移山參
中俄邊境人參園
集安人參藏深山
七. 洗曬蒸煮浸,加工講究多
人參加工有歷史
人參加工幾階段
長白人參加工廠
八. 人參有神效,食之需有方
古代人參巧應用
人參的化學成分
人參的神奇功效
不同人群服人參
緊急時刻嚼服參
人參與美容護膚
人參吃法學問多
大補元氣人參宴
九. 贈享皆相宜,名人皆喜之
宋代東坡詠人參
清朝乾隆與人參
慈禧太后與人參
毛澤東的人參緣
地篇 云南普洱茶
一. 我與云南普洱茶
二. 得名普洱府 茗香傳天下
三. 普洱大葉茶 自古沿江生
瀾滄沿岸環境佳
萬畝古茶園尋根
根源于斯帕哎冷
四.普洱有歷史 茶香蘊千年
五.普洱茶原料 唯此大葉種
曬青毛茶初品質
江城田房講茶記
六. 普洱有生熟 制茶學問多
生熟普洱工藝迥
瀾滄古茶公司記
江城磚茶傳萬里
景谷沱茶有后人
七. 藏一餅普洱 陳十年醇香
貯藏普洱有方法
貯藏應選好品級
貯藏應選好茶類
貯藏要思考時間
哀牢茶王千家寨
八. 鑒別多細節 品牌講信譽
九. 談茶系古今 普洱多功效
普洱茶葉之功效
古記普洱藥功效
今對普洱功效知
人篇 人參普洱茶
一、我與人參普洱茶
二、人參與普洱 天地人合一
人參普洱兩精華
藥食同源有根據
寒熱陰陽各相宜
神農本草論人參
南北區域人不同
人參普洱兩相宜
三、十年磨一劍 瀾滄古茶緣
后續 雅賢樓大事,文化屬先驅
天篇 長白山人參
一. 我與長白山人參
二. 參觀博物館,知曉人參史
*早人參文字記
*早人參藥用記
人參演變別名多
三. 西北上黨參,東北長白參
*早人參環境記
人參主產區變遷
人參的各種形態
四. 放山有傳承,風龍親經歷
放山工具有哪些
放山把頭之傳說
山神老把頭孫良
老把頭與人參王
風龍放山萬良鎮
五. 古有朝貢道,今看趴貨王
中國人參貿易史
渤海“朝貢道”事記
中國人參在國外
近代人參貿易廣
關東人參交易市
人參交易倆市場
趴貨大王趙德富
六. 觀撫松參園,淺話栽培史
人參栽培始中國
撫松人參栽培史
撫松萬良種人參
敦化賢儒移山參
中俄邊境人參園
集安人參藏深山
七. 洗曬蒸煮浸,加工講究多
人參加工有歷史
人參加工幾階段
長白人參加工廠
八. 人參有神效,食之需有方
古代人參巧應用
人參的化學成分
人參的神奇功效
不同人群服人參
緊急時刻嚼服參
人參與美容護膚
人參吃法學問多
大補元氣人參宴
九. 贈享皆相宜,名人皆喜之
宋代東坡詠人參
清朝乾隆與人參
慈禧太后與人參
毛澤東的人參緣
地篇 云南普洱茶
一. 我與云南普洱茶
二. 得名普洱府 茗香傳天下
三. 普洱大葉茶 自古沿江生
瀾滄沿岸環境佳
萬畝古茶園尋根
根源于斯帕哎冷
四.普洱有歷史 茶香蘊千年
五.普洱茶原料 唯此大葉種
曬青毛茶初品質
江城田房講茶記
六. 普洱有生熟 制茶學問多
生熟普洱工藝迥
瀾滄古茶公司記
江城磚茶傳萬里
景谷沱茶有后人
七. 藏一餅普洱 陳十年醇香
貯藏普洱有方法
貯藏應選好品級
貯藏應選好茶類
貯藏要思考時間
哀牢茶王千家寨
八. 鑒別多細節 品牌講信譽
九. 談茶系古今 普洱多功效
普洱茶葉之功效
古記普洱藥功效
今對普洱功效知
人篇 人參普洱茶
一、我與人參普洱茶
二、人參與普洱 天地人合一
人參普洱兩精華
藥食同源有根據
寒熱陰陽各相宜
神農本草論人參
南北區域人不同
人參普洱兩相宜
三、十年磨一劍 瀾滄古茶緣
后續 雅賢樓大事,文化屬先驅
信息
人參普洱 作者簡介
徐鳳龍先生,1964年12月生,吉林榆樹人。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國家茶藝師高級考評師,吉林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易學與經濟發展中心特約研究員。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美術系,讀書期間勤奮刻苦,長于國畫,喜寄情山水。改革開放后,創辦裝飾公司,屢創佳績。但徐先生時時不能忘懷自己的文化情結,于1999年創建了吉林省第一家以古典傳統風格為主調的雅賢樓茶藝館,兢兢業業,開始了對茶文化的深入探討與研究。2003年5月徐先生與妻子張鵬燕共同編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教材《茶藝師》,并以雅賢樓為基礎,成立了吉林省雅賢樓茶藝師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專業茶藝人才。十余年來夫婦二人醉心于茶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已陸續出版《茶藝師》《在家沖泡工夫茶》《飲茶事典》《尋找紫砂之源》《普洱溯源》《識茶善飲》《第三只眼睛看普洱》《中國茶文化圖說典藏全書》《鳳龍深山找好茶》《深山尋古茶》……并于2006年啟用祖上老號“萬和圣”連建數家萬和圣茶莊,2008年成立東北地區最大規模的“雅賢樓精品紫砂藝術館”,2011年成立雅賢樓東北亞分號,為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