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獻整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2227
- 條形碼:9787520302227 ; 978-7-5203-022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獻整理 內容簡介
渥川,為浙江蓮都區老竹鎮梁村之古稱,從北宋初年梁旃在渥溪之畔開基置業始,距今有一千余年。渥川梁氏以儒起家,以儒興家,人才輩出,形成了內蘊豐厚的家族文化,歷經數百年而長盛不衰,其家族成員在詩、詞、文、賦、書法等領域均有突出的表現,是處州歷史上典型的文化世家。梁氏家族所創造的豐碩文化成果,在處州歷史文化傳承和發展中具有深遠的意義。 本書對梁氏家族瀕臨失傳的447篇極為珍貴的詩文、奏章等文獻進行梳理研究,對梁氏名士俊賢進行考訂查證,對村中景觀風物進行尋蹤調查,希冀探尋出梁氏家族崛起、傳承、興旺,以及歷經千年而不衰的內在原因,為處州望族及歷史研究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獻整理 目錄
上編 渥川歷史文化研究
**章 梁氏望族成因探析
**節 建莊渥川
第二節 儒業起家
第三節 家教傳承
第二章 梁氏家族文學研究
**節 梁氏家族文學創作概述
第二節 梁氏家族文學創作風貌論述
一 濃郁的儒家文化色彩
二 潛在的道家思想影響
三 無神論的影響
第三節 梁氏家族文學創作題材闡述
一 抒懷類
二 詠物類
三 懷古類
四 山水類
五 酬贈類
中編 梁氏俊賢考述
第三章 名宦梁汝嘉
**節 宦跡政聲
第二節 國事遺章
第三節 高宗垂愛
第四節 文章酬唱
第五節 《宋史》與梁汝嘉
第四章 書家梁安世
**節 生平仕宦
第二節 交游唱和
第三節 尋訪名碑
第四節 摩崖題刻
第五節 梁安世與《乳床賦》
第五章 梁氏賢俊
**節 歷代宦跡
第二節 文壇名士
第三節 忠烈義士
第四節 慈善義舉
第五節 孝節流芳
下編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
第六章 山水勝景
**節 山水遺韻
第二節 梁溪八景
第三節 渥山十景
第四節 奇觀異跡
第七章 古跡風物
**節 莊址變遷
第二節 渡橋濟川
第三節 亭臺樓閣
第四節 書院義塾
第五節 梵寺宮觀
第六節 先賢祠廟
第七節 梁氏故宅
第八節 佳城福地
第九節 梁巨古道
第八章 英烈事跡
**節 血戰東巖
第二節 抗擊礦暴
第三節 狙擊太平軍
第四節 紅色之鄉
附錄一 歷代題贈詩文選錄
一 壽文跋贊
二 詩詞歌賦
附錄二 梁氏詩文輯錄
一 梁安世文選
二 梁椅文選
三 梁泰來文選
四 梁淳瀾文選
五 梁鉞文選
六 梁鑄文選
七 梁谷存文選
八 梁尚璧文選
九 梁一鵠文選
十 梁祚璇文選
十一 梁世菜文選
十二 梁大任文選
十三 梁萬春文選
十四 梁大觀文選
十五 梁祚芳文選
十六 梁大欽文選
十七 梁大器文選
十八 梁甫文選
十九 梁大臨文選
二十 梁喬文選
二十一 梁藩文選
二十二 梁甸文選
二十三 梁敦復文選
二十四 梁定海文選
二十五 梁瀛文選
二十六 梁杰文選
二十七 梁淳文選
二十八 梁位文選
二十九 梁定國文選
三十 梁疇文選
三十一 梁畦文選
三十二 梁佐文選
三十三 梁偕文選
三十四 梁畏文選
三十五 梁燕文選
三十六 梁諤文選
三十七 梁儉文選
三十八 梁明旦文選
三十九 梁明泰文選
四十 梁天鸞文選
四十一 梁儒珍文選
四十二 梁儒林文選
四十三 梁儒行文選
四十四 梁儒忠文選
四十五 梁儒書文選
四十六 梁企愈文選
四十七 梁毓才文選
四十八 梁建康文選
四十九 梁建侯文選
五十 梁文舟文選
五十一 梁品芳文選
五十二 梁登云文選
五十三 梁寅文選
參考書目
后記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獻整理 節選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獻整理》: 梁氏家族,除重家譜方志對家族文化的傳承,亦重家族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古渥梁村,積善行德,傳承而千年。宋梁季璐(1143—1208),位居要害,為官清廉,每次行部各道、州、府、縣,唯恐擾民,從不留宿下榻城市,并以“吾以清白遺子孫”為行事原則,為光宗皇帝倚重,丞相謝深甫稱贊其“真廉吏也”。他創辦慈幼院,以收養棄兒,并撥公田為計經久。明代善士梁應期,捐谷四千石,施粥救災民,其子一鴻,傳承父志,建橋筑庵,施茶利民。明梁道高,知光州,勤政嚴謹,廉潔且有才干,多惠政。朝廷頒《賜河南汝寧府光州知州梁道高敕》: “朕聞昔之君天下者,設官分職以贊治功。雖秩有大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以考賞罰焉……”后州人將其供奉于名宦祠祭拜。康熙耆老梁尚璧,焚券拯佃農,待仆如子女,年八十一被請為府縣鄉飲大賓;道光壽婦梁褚氏,行事豁達,鄉黨恭睦,五世同堂,年逾百歲。梁氏家族成員之間,姻親鄉鄰之間,貧富窮達,互為救助,與姻親之間的相互扶持,固然有傳統倫理中的宗親意識,有維護家族地位和利益的需要,但同時梁氏家族重親情道義、不吝資財的仁厚之舉,也正是儒家“憂道不憂貧”、君子重義而輕利等倫理道德觀。同時,梁氏家族善行善舉對鄉邑民風有積極深遠的影響,經濟上改善鄉民生計,精神上樹立德行的榜樣,不僅家族之風代代相承,同時敦促地方淳厚民風的形成。 ……
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獻整理 作者簡介
王澤玖,麗水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書法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協創作委員、學術委員,浙江省青年書協理事,麗水市書協副主席,龍淵印社副社長,麗水開明畫院副院長,麗水市高級人才聯合會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浙江省書協首批“新峰計劃”培養人才,書法作品十余次入展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大展。著有《處州十大歷史人物——何澹》、《丞相世家:何澹家族研究》、《渥川歷史文化尋蹤與研究》等。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丞相世家:何澹及其家族研究——基于17方出土墓志之考證》、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后期資助課題《浙西南望族:梁村地方古籍文獻整理與研究》。 吳志華,1974年11月出生,浙江麗水人。就職于麗水市司法局。長期致力于麗水地方文史、方志與金石研究。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