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列寧全集(第14卷 1906.9-1907.2 第2版 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0978
- 條形碼:9787010170978 ; 978-7-01-017097-8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列寧全集(第14卷 1906.9-1907.2 第2版 增訂版) 內容簡介
《列寧全集(第14卷 1906年9月-1907年2月 第2版 增訂版)》收入列寧1906年9月至1907年2月期間的著作,這一時期是俄國首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潮已經過去,革命形勢繼續低落的時期。收入本卷的有《游擊戰爭》、《把誰選入國家杜馬?》、《無產階級及其在俄國革命中的同盟者》、《社會民主黨和杜馬選舉》、《卡.馬克思致路.庫格曼書信集俄譯本序言》等。本卷沒有增加新的文獻,所選篇目與《列寧全集》第2版同。
列寧全集(第14卷 1906.9-1907.2 第2版 增訂版) 目錄
1906年
游擊戰爭(1906年9月30日〔10月13日〕)
新的政變在醞釀中!(1906年9月30日〔10月13日〕)
關于游擊戰爭的問題(1906年9月30日〔10月13日〕)
俄國政黨分類嘗試(1906年9月30日〔10月13日〕)
評《社會民主黨人報》第1號(1906年10月初
事后聰明的俄國激進派!(1906年10月18日〔31日〕)
談談立憲民主黨代表大會的結果(1906年10月29日〔11月11日〕)
革命界的小市民習氣(1906年10月29日〔11月11日〕)
馬爾托夫和切列萬寧在資產階級報刊上的言論(1906年10月)
關于召開黨的緊急代表大會(1906年11月10日〔23日〕)
歷史是怎樣寫的(1906年11月10日〔23日〕)
《社會民主黨和選舉運動》一文附言(1906年11月10日〔23日〕)
社會民主黨和選舉協議(1906年11月)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會議(“**次全國代表會議”)文獻(1906年11月)
告選民書草案(1906年11月23日〔12月6日〕)
論同立憲民主黨的聯盟(1906年11月23日〔12月6日〕)
同立憲民主黨化的社會民主黨人的斗爭和黨的紀律(1906年11月23日〔12月6日〕)
阿爾馬維爾社會民主黨人是怎樣進行選舉運動的?(1906年11月23日〔12月6日〕)
把誰選入國家杜馬?(1906年11月23日〔12月6日〕)
新的參議院說明(1906年12月7日〔20日〕)
孟什維主義的危機(1906年12月7日〔20日〕)
工人代表大會和同社會革命黨的合并(1906年12月20日〔1907年1月2日〕)
無產階級及其在俄國革命中的同盟者(1906年12月20日〔1907年1月2日〕)
談談崩得機關報上的一篇文章(1906年12月20日〔1907年1月2日〕)
政府偽造杜馬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1906年12月20日〔1907年1月2日〕)
政治形勢和工人階級的任務(1906年12月24日〔1907年1月6日〕)
工人政黨的任務和農民(1906年12月28日〔1907年1月10日〕)
威·李卜克內西的小冊子《不要任何妥協,不要任何選舉協議!》的俄譯本序言(1906年12月)
卡·考茨基的小冊子《俄國革命的動力和前途》的俄譯本序言(1906年12月)
各資產階級政黨和工人政黨是怎樣對待杜馬選舉的?(1906年12月31日〔1907年1月13日〕)
1907年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組織代表會議上就第二屆國家杜馬選舉中達成選舉協議問題的報告(1907年1月6日〔19日〕)
普列漢諾夫和瓦西里耶夫(1907年1月7日〔20日〕)
彼得堡工人政黨的選舉運動(1907年1月14日〔27日〕)
社會民主黨和杜馬選舉(1907年1月13—14日〔26—27日〕)
“你會聽到蠢人的評判”(1907年1月15)
彼得堡社會民主黨的選舉運動(1907年1月18)
步步下降(1907年1月19日〔2月1日〕)
31個孟什維克的抗議書(1907年1月19日或20日〔2月1日或2日〕)
彼得堡的選舉和31個孟什維克的偽善面目(1907年1月20日〔2月2日〕)
在彼得堡選舉中如何投票?(彼得堡的選舉是否有黑幫勝利的危險?)(1907年1月25日〔2月7日〕)
彼得堡的選舉和機會主義的危機(1907年1月25日〔2月7日〕)
彼得堡工人選民團的選舉(1907年1月30日〔2月12日〕)
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革命黨在圣彼得堡工人選民團選舉中的斗爭(1907年1月30日〔2月12日〕)
在彼得堡選舉中如何投票?(1907年2月4日〔17日〕)
關于莫斯科選舉的初步材料(1907年2月4日〔17日〕)
政治上的利德瓦爾事件(1907年2月4日〔17日〕)
彼得堡選舉的意義(1907年2月4日[17日])
卡·馬克思致路·庫格曼書信集俄譯本序言(1907年2月5日〔18日〕)
第二屆杜馬和第二次革命浪潮(1907年2月7)
彼得堡選舉的總結(1907年2月9)
彼得堡工人選民團的選舉總結(1907年2月11日〔24日〕)
談談彼得堡市莫斯科區第二屆杜馬選舉的總結(1907年2月11日〔24日〕)
關于南俄工人選民團選舉的一些資料(1907年2月11日〔24日〕)
在彼得堡組織代表會議上關于杜馬運動和杜馬策略問題的報告(1907年3月4日〔17日〕)
結束語
注釋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年表
插圖
弗·伊·列寧(1900年).
1929年2月上海《列寧青年》雜志第1卷第10期封面(以《何典》偽裝)、目錄和該刊所載的列寧《游擊戰爭》一文的中譯文
1906年列寧《評(社會民主黨人報)第1號》一文手稿第1頁
1906年12月24日載有列寧《政治形勢和工人階級的任務》一文(社論)的《艱苦勞動》周刊第1期第1頁
1906年列寧《工人政黨的任務和農民》一文手稿第1頁
1907年1月14日載有列寧《彼得堡工人政黨的選舉運動》一文(社論)的《通俗言語周報》第1號第1版
1907年1月25日載有列寧《在彼得堡選舉中如何投票?》一文(社論)的《觀察周報》第1號第1版
列寧全集(第14卷 1906.9-1907.2 第2版 增訂版) 節選
《列寧全集(第14卷 1906.9-1907.2 第2版 增訂版)/列寧全集》: 通常對這種斗爭的評價可以歸結如下:這是無政府主義、布朗基主義6、舊時的恐怖手段,是脫離群眾的個人行動,這種行動會使工人風紀敗壞,使廣大居民同工人疏遠,瓦解運動,危害革命。人們可以從報紙上每天報道的事件中隨便找出一些例子,來證實這種評價。 但是這些例子有說服力嗎?為了檢驗這一點,我們不妨看看這種斗爭形式*發展的地方,即拉脫維亞邊疆區。請看,《新時報》7(9月9日和12日)對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人的活動是怎樣發泄不滿的吧。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8(它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一部分)所辦的報紙9,通常發行3萬份。在通告欄內,公布了每個正直的人都有責任加以消滅的奸細的名單。幫助警察局的人被宣布為“革命的敵人”,應當處以死刑,并沒收其財產。居民向社會民主黨捐款必須索取蓋有印章的收條。黨的*近賬目中載明,在全年48000盧布收入中,有5600盧布是利巴瓦支部用剝奪手段得來購置武器的。《新時報》自然暴跳如雷,反對這種“革命立法”,反對這個“可怕的政府”。 誰也不敢貿然把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人的這種活動,說成是一種無政府主義、布朗基主義、恐怖主義。為什么不敢呢?因為這里顯然可以看出,新的斗爭形式是同12月發生過而且現在又在醞釀的起義有聯系的。就整個俄國來說,這種聯系還不十分明顯,但是這種聯系是存在的。至于“游擊”斗爭是在12月以后才開展起來,這種斗爭不僅同經濟危機尖銳化有聯系,而且同政治危機尖銳化有聯系,這些都是沒有疑問的。舊時的俄國恐怖主義是知識分子密謀家所干的事情;現在的游擊斗爭通常是由工人戰斗隊員或者就是失業工人進行的。布朗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是那些喜歡死板公式的人容易想到的,但是在像拉脫維亞邊疆區這樣明顯的起義環境里,這種用濫了的標簽顯然是不適用的。 從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人的例子顯然可以看出,在我國如此常用的、不把游擊戰爭同起義環境聯系起來的分析方法,是完全不正確的、非科學的、非歷史的。應該注意到這個環境,考慮到兩次大規模起義行動之間的間隔時期的種種特點,應當了解這時必然會產生怎樣的斗爭形式,而不是用立憲民主黨人和新時報派慣用的無政府主義、搶掠、游民行為等這套字眼來敷衍了事! 有人說,游擊活動會破壞我們的工作。我們不妨把這種議論拿來同1905年12月以后的環境,同黑幫大暴行和戒嚴狀態的時代對照一下。在這樣的時代,究竟是什么*能破壞運動呢?是不抵抗,還是進行有組織的游擊斗爭?我們可以把俄國中部同俄國西部邊區即波蘭和拉脫維亞邊疆區比較一下。毫無疑問,游擊斗爭在西部邊區開展得更廣泛,發展得更迅速。同樣毫無疑問,革命運動,特別是社會民主運動,在俄國中部要比俄國西部邊區一帶受到的破壞更大。當然,我們決不想由此得出結論說,波蘭和拉脫維亞的社會民主運動所受到的破壞較小是因為進行了游擊戰爭。不是的。由此只應得出結論說,1906年俄國社會民主工人運動受到破壞的事實不能歸咎于游擊戰爭。 ……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