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中國茶葉大辭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925094
- 條形碼:9787501925094 ; 978-7-5019-250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茶葉大辭典 本書特色
概況:《中國茶葉大辭典》是一部融多學科知識的大型工具書,共收條目9972條,3266千字,彩圖200幅。
思想性:該書遵循全面、系統、科學、準確的編輯方針,對中國茶葉的歷史、科技、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總結,全書共分19個部及11項信息密集的附錄,既反映了茶葉科技的*科研成果,又反映了中國茶學厚重的歷史傳統文化積累,具有全面的原創性。
學術性:全書作者200余名,涉及全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的教學、科研、經貿、生產諸多行業,其中有多位學科帶頭人。該書歷經十年編纂而成,是國家重點出版工程的圖書。為確保辭書的嚴肅性、權威性,該書的編纂工作自始至終在辭書編纂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從框架設計到收詞立目都進行了精心安排,絕無拼湊之嫌。全書正文詞目按專業知識體系編排,后附筆畫、漢語拼音、外文三套索引。目錄編排有梯度,以體現辭目知識的領屬關系。
學術影響:學術界認為,該書是一部規模空前的煌煌巨著,體現了我國當前茶學界、茶文化界的*學術水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具有不可挑戰性。該書是對20世紀茶葉科學研究的總結,也是自唐代陸羽《茶經》以后的1200年來中華茶文化發展的科學總結,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本書的問世,將對中華茶文化事業的發展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編校質量:全稿正文經過8次校對、25項專項檢查、彩圖12項專項檢查、特聘各學科專家的7次通讀、多次退改、責編反復精度的編纂過程。其中在數字校對、古籍引文校對、外文校對、科技名詞規范化、交叉條目處理等方面作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從而保證了本書的編纂質量。
獲獎情況:國家辭書獎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書籍裝幀藝術設計總體設計優秀獎
《中國茶葉大辭典》是中國茶文化建設中的一項系統工程,它凝聚著全國專家、學者十年的血汗,它填補了中國茶學大型綜合性工具書的出版空白,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在當今比較浮躁的社會風氣中,能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潛心編纂出這樣一部大書實屬難得。
中國茶葉大辭典 內容簡介
《中國茶葉大辭典》是全國茶學界、辭書界的專家及各學科的學者十年心血汗水的結晶,它以設計精美,編纂精良,內容全面、權威,榮獲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國家辭書獎一等獎的榮譽。
《中國茶葉大辭典》的出版受到科技界、出版界等的高度評價,專家認為:該書橫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既有古代、當代茶文化和茶事,又有當代鼎級茶業科技成果,是一部頗具特色、可讀性和權威性較強的科學辭典。它對茶葉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部經典的大型工具書;即使對其他科學工作者和普通的飲茶愛好者來說,也不失為一部可讀性很強的參考書。
《中國茶葉大辭典》涉及幾十個學科,其內容和形式都達到精品書的要求。在編纂的過程中,編輯們全力核實每條史料、每個出處;盡力搜集各種成說,諸家新見;盡力準確每個詞句,每處標點;充分征求專家意見,以減少專業差錯。在合編的過程中,編輯們專門進行了交叉檢查,處理各部之間的內容重復、矛盾和缺漏;同時還進行了二十多項內容的檢查,逐項把關,使其真正成為精品。
經過實際調查,《中國茶葉大辭典》出版至今,書市中尚未有一本茶書能與之并肩,它仍以強大的生命力,為廣大讀者做zui權威、全面的茶學知識的服務工作。許多茶學專業或非專業的研究機構、學校、工廠、商店及個人都購買了該書。據反映,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茶葉大辭典》,是他們所見zui為實用的一部茶學著作,時刻備在案邊,只要有關茶學方面的問題,都能很方便地在其中找到滿意的答案,真的是“一書在手,茶事不愁”,不愧是愛茶人的“良師益友”!
我們希望,《中國茶葉大辭典》能讓廣大讀者看到中國茶人的敬業,中國茶學的進步,中國茶業的發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的專業和用心。說得好不如用得好,期待著《中國茶葉大辭典》能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茶學服務。
中國茶葉大辭典 目錄
中國茶葉大辭典 相關資料
《中國茶葉大辭典》的出版引起了新聞出版行業的強烈反響,在出版的半年時間里計有近30家媒體進行了專訪和報道,其中有如《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新民晚報》、《大公報》等綜合性新聞媒體的專訪,也有如《中國新聞出版報》、《中華讀書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食品報》等專業性報紙的報道,還有如新浪、搜狐等網絡媒體的全方位綜合報道。好評如潮!這在專科辭典的出版領域堪稱盛況空前!
《人民日報》:“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這部大辭典均堪稱辭書典范,有關專家以‘博、大、精、深’四字概括其特點:舉凡歷史、種植、加工、貿易、茶俗、茶具、茶著、相關機構等,融于一爐,不可謂不博;9970多個詞條,300余萬文字,不可謂不大;海內外200余位一流專家云集,逐條推敲,嚴格校訂,不可謂不精;通覽古今,知識系統,對中國茶葉的淵源、科技及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總結,不可謂不深。”
《光明日報》:“《中國茶葉大辭典》是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也是科技部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它的編撰工作啟動于1991年,全國200多名茶學家和各界學者嘔心瀝血十年,終將這部科學性和文化性兼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疊,既有古代文化和茶事,也有*科技學科成果的專著付梓。”
《新民晚報》:“《中國茶葉大辭典》是繼中國茶圣陸羽《茶經》之后的又一部茶學巨著!”
《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茶葉大辭典》的出版,標志著我國茶文化界擁有了一部權威性的茶典。”
《經濟日報》:“《中國茶葉大辭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茶文化的空白,并有力推動了我國茶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促進中國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中國茶葉大辭典 作者簡介
陳宗懋 Chen Zongmao (1933.10.1 -) 茶學專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海鹽縣人。1954年畢業于沈陽農學院植保系。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導、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國際茶葉協會副主席。 陳宗懋在茶學研究中辛勤耕耘,碩果累累。他主編的《中國茶經》共180萬字,由50多位專家學者集體編寫,凝聚了中國茶產業發展之精髓,成為中國茶學研究中的扛鼎之作,迄今,該書已重印21次,銷售超過7萬冊。他主編的另一巨著--《中國茶葉大辭典》,歷時10年,共300萬字,包含詞條萬條,于2001年出版。他還出版了7部專著,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表論文近300篇,譯文100萬字以上。 陳先生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極高,還精通日、英、俄、德等多門外語,每次出差都帶著很多資料,中午休息時間都在學習;他不僅辛勤地耕耘于學術領域,還自覺地用所學所創積極為茶農服務、為茶產業服務、為國家服務,踐行著吳覺農先生提倡的“茶人精神”。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