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審計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20866
- 條形碼:9787121320866 ; 978-7-121-3208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審計學-(第2版) 本書特色
全書系統地介紹了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原理與方法,充分地總結了審計在我國的新近實踐,并很好地和2006年頒布的,并經過2010年、2016年等多次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相吻合,體現了編著者對審計理論和實務操作的感悟與認知。全書分為18章,包括審計綜述、審計計劃、審計證據、審計抽樣、信息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審計工作底稿、審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特殊項目、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審計、貨幣資金的審計、完成審計工作、發表審計意見、審計質量控制、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內容。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包括注冊會計師在內的各類審計人員的工具書,還可作為財務與會計專業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審計學-(第2版) 內容簡介
全書系統地介紹了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原理與方法,充分地總結了審計在我國的新近實踐,并很好地和2006年頒布的,并經過2010年、2016年等多次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相吻合,體現了編著者對審計理論和實務操作的感悟與認知。全書分為18章,包括審計綜述、審計計劃、審計證據、審計抽樣、信息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審計工作底稿、審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特殊項目、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審計、貨幣資金的審計、完成審計工作、發表審計意見、審計質量控制、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內容。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包括注冊會計師在內的各類審計人員的工具書,還可作為財務與會計專業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審計學-(第2版) 目錄
**篇 審計基礎知識
第1章 審計綜述 1
1.1 審計概念 1
1.1.1 審計的產生 1
1.1.2 審計的職能 5
1.1.3 審計的對象 6
1.1.4 審計的含義 7
1.1.5 審計的分類 7
1.1.6 審計的保證程度 12
1.1.7 審計的要素 13
1.1.8 審計的組織體系 13
1.2 審計目標 16
1.2.1 審計的總體目標 16
1.2.2 審計的具體目標 18
1.2.3 審計的基本要求 19
1.3 審計風險 20
1.3.1 重大錯報風險 20
1.3.2 檢查風險 21
1.3.3 檢查風險與重大錯報風險的關系 21
1.3.4 審計的固有限制 21
1.4 審計過程 22
1.4.1 接受業務委托 22
1.4.2 計劃審計工作 23
1.4.3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3
1.4.4 應對重大錯報風險 23
1.4.5 編制審計報告 23
復習思考題 23
第2章 審計計劃 24
2.1 初步業務活動 24
2.1.1 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和內容 24
2.1.2 審計的前提條件 25
2.1.3 審計業務約定書 26
2.2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27
2.2.1 總體審計策略 27
2.2.2 具體審計計劃 32
2.2.3 審計過程中對計劃的進一步措施 33
2.3 審計重要性 34
2.3.1 重要性的概念 34
2.3.2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34
2.3.3 錯報 37
復習思考題 39
第3章 審計證據 40
3.1 審計證據的性質 40
3.1.1 審計證據的含義 40
3.1.2 審計證據的特征 41
3.2 審計程序 44
3.2.1 審計程序的概念和作用 44
3.2.2 審計程序的種類 44
3.3 函證 46
3.3.1 函證決策 46
3.3.2 函證的內容 47
3.3.3 詢證函的設計 48
3.3.4 函證的實施與評價 49
3.4 分析程序 52
3.4.1 分析程序的目的 52
3.4.2 用作風險評估程序 53
3.4.3 用作實質性程序 53
3.4.4 用于總體復核 55
復習思考題 55
第4章 審計抽樣 56
4.1 審計抽樣概述 56
4.1.1 選取全部項目測試 56
4.1.2 選取特定項目測試 57
4.1.3 審計抽樣 57
4.1.4 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 58
4.1.5 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 58
4.1.6 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59
4.2 審計抽樣的基本原理和步驟 60
4.2.1 樣本設計階段 60
4.2.2 選取樣本階段 62
4.2.3 評價樣本結果階段 65
復習思考題 68
第5章 信息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69
5.1 信息技術在審計過程中的影響綜述 69
5.1.1 信息技術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69
5.1.2 信息技術中的一般控制和應用
測試控制 71
5.1.3 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73
5.2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電子表格的
運用 74
5.2.1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 74
5.2.2 電子表格 75
5.2.3 其他信息技術環境涉及的內容 76
5.2.4 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77
復習思考題 78
第6章 審計工作底稿 79
6.1 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 79
6.1.1 審計工作底稿的含義和編制目的
及編制要求 79
6.1.2 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
范圍 81
6.2 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 85
6.2.1 審計檔案的內容 85
6.2.2 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規定 87
復習思考題 88
第7章 審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特殊事項 89
7.1 對舞弊和法律法規的考慮 89
7.1.1 財務報表審計中的錯誤與舞弊
綜述 89
7.1.2 治理層、管理層的責任與注冊
會計師的責任 90
7.1.3 風險評估程序和相關活動 90
7.1.4 應對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94
7.1.5 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
考慮 99
7.2 審計溝通 102
7.2.1 與治理層的溝通 102
7.2.2 前任注冊會計師和后任注冊
會計師的溝通 108
7.3 注冊會計師利用他人的工作 111
7.3.1 利用內部審計工作 111
7.3.2 利用專家的工作 114
7.4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117
7.4.1 與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概念
綜述 117
7.4.2 與集團財務報表審計密切相關的
審計知識概述 118
7.4.3 了解集團審計組成部分的注冊
會計師并與之溝通 121
7.4.4 合并過程綜述 123
7.5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123
7.5.1 審計會計估計 123
7.5.2 關聯方的審計 128
7.5.3 考慮持續經營假設 133
7.5.4 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期初余額的
審計 136
復習思考題 139
第二篇 審計測試流程
第8章 風險評估 140
8.1 風險評估綜述 140
8.1.1 風險評估所要了解的主要內容 140
8.1.2 風險評估程序、信息來源及項目
組內部的討論 142
8.2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144
8.2.1 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
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45
8.2.2 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145
8.2.3 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
運用 147
8.2.4 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
的經營風險 148
8.2.5 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
評價 148
8.3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149
8.3.1 內部控制綜述 149
8.3.2 內部控制的要素 153
8.3.3 在整體層面和業務流程層面了解
內部控制 161
8.4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65
8.4.1 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
重大錯報風險 165
8.4.2 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即特別風險 167
8.4.3 僅通過實質性程序無法應對的
重大錯報風險 168
8.4.4 對風險評估的修正 169
復習思考題 169
第9章 風險應對 170
9.1 針對兩個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
應對措施 170
9.1.1 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
的總體應對措施 170
9.1.2 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
進一步審計程序 172
9.2 控制測試 175
9.2.1 控制測試的含義和要求 175
9.2.2 控制測試的性質、時間安排和
范圍 176
9.3 實質性程序 180
9.3.1 實質性程序的含義和要求 180
9.3.2 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
范圍 181
復習思考題 183
第三篇 審計實務知識
第10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 184
10.1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特點 185
10.1.1 不同行業類型的收入來源 185
10.1.2 銷售與收款循環涉及的主要單據
與會計記錄 185
10.2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風險評估程序 187
10.2.1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主要業務
活動 187
10.2.2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控制 188
10.2.3 銷售與收款循環存在的重大錯報
風險 190
10.3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193
10.3.1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控制測試 193
10.3.2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197
復習思考題 200
第11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201
11.1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特點 201
11.1.1 不同行業類型的采購和費用
支出 201
11.1.2 采購與付款循環涉及的主要單據
與會計記錄 201
11.2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風險評估程序 202
11.2.1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主要業務
活動 202
11.2.2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控制 204
11.2.3 采購與付款循環存在的重大
錯報風險 205
11.3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06
11.3.1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控制測試 206
11.3.2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209
復習思考題 211
第12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 212
12.1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特點 212
12.1.1 不同行業類型的存貨性質 212
12.1.2 生產與存貨循環涉及的主要單據
與會計記錄 212
12.2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風險評估程序 213
12.2.1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主要業務
活動 213
12.2.2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 214
12.2.3 生產與存貨循環存在的重大
錯報風險 216
12.3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17
12.3.1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控制測試 217
12.3.2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219
復習思考題 226
第13章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審計 228
13.1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特點 228
13.1.1 企業的籌資活動與投資活動的
性質 228
13.1.2 籌資與投資循環所涉及的主要
單據與會計記錄 228
13.2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風險評估程序 229
13.2.1 籌資與投資循環所涉及的主要
業務活動 229
13.2.2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 230
13.2.3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重大錯報
風險 231
13.3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32
13.3.1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控制測試 232
13.3.2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233
復習思考題 237
第14章 貨幣資金的審計 238
14.1 貨幣資金審計綜述 238
14.1.1 貨幣資金與交易循環 238
14.1.2 涉及的主要單據和會計記錄 238
14.2 貨幣資金的風險評估程序 238
14.2.1 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238
14.2.2 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概述 239
14.2.3 貨幣資金的重大錯報風險 240
14.3 貨幣資金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41
14.3.1 貨幣資金的控制測試 241
14.3.2 貨幣資金的實質性程序 242
復習思考題 245
第四篇 審計終結程序
第15章 完成審計工作 246
15.1 完成審計工作綜述 246
15.1.1 評價審計中的重大發現 246
15.1.2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247
15.1.3 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和財務報表 248
15.2 期后事項 250
15.2.1 期后事項的種類 250
15.2.2 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
發生的事項 251
15.2.3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后至
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知悉的事實 252
15.2.4 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報出后
知悉的事實 253
15.3 書面聲明 254
15.3.1 針對1
審計學-(第2版) 作者簡介
陳少勇,漢口學院副教授;湖北省會計學會、總會計師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資產評估協會常務理事;從事《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等課程的教育與研究,是當前國內財會界實務操作能力和理論水平綜合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創辦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兼任三家企業的財務總監。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