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詩教文化芻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30663
- 條形碼:9787568030663 ; 978-7-5680-306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教文化芻論 本書特色
《詩教文化芻論》是作者積多年對詩教文化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結晶,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認知來自踐行,創新基于繼承,是一本兼具學術與普及性的論著。 全書由六編十八章組成。第yi編為詩教文化古今編,包括歷史淵源、當代發展和當代詩教思想個案研究三章。重點關注了詩教的古今文化視野,討論了傳統詩教興觀群怨等支柱學說古為今用的當代認識,提出了當代大詩教以及“詩”、“教”和諧論等新觀點。第二編為詩教文化本體編,包括詩教文化通論、本質是審美文化和對德育、創新以及人格化育的影響三章。重點闡述了當代詩教的美育本體,強調了加強崇高美育的迫切性與現實性,提出了詩教文化育人的內在機制以及詩教培育創新等新認識。第三編為詩教文化功能編,包括詩教文化與人文通識、目標在立德啟智以及途經育美而勵人三章。重點說明了詩教文化如何從內部發掘其化育自律的動力,闡述了詩教文化是為素質教育服務的有效途徑,提出了詩話形式、尋根之旅以及廣義美育的人文教育等創新務實舉措。第四編為詩教文化生態編,包括政治文化生態、校園文化生態與社會文化生態三章。重點討論了詩教文化功能得以充分實現的外部文化生態條件,指出了詩教文化是事關全民素質教育的系統工程,相關認知多由作者親歷的實踐調査引伸得出。第五編為詩教文化資源編,包括詩詞藝術論叢(9篇)、當代詩人作品論與詩集序選三章。試圖回答作為詩教文化載體與資源的詩詞應有何種思想藝術品格,提出并論證了當代詩詞尚智論等新觀點。第六編為詩教文化傳習篇,包括詩詞教學論叢(10篇)、當代詩人代表作評讀選(20篇)以及詩詞習作評改選錄(20篇)三章。旨在為詩教文化教材編著、教學重點、教學范作與習作修改等詩教傳習主要環節提供教學借鑒。
詩教文化芻論 內容簡介
詩教文化是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當代詩教工作者的共識。孔汝煌同志作為當代有相當影響的詩教工作者,不僅學而思,著而論,更重起而行,作而研。
詩教文化芻論 目錄
詩教文化芻論 相關資料
孔汝煌同志這部詩教文化論稿,雖非集中寫成,但卻清晰可見到:有一條完整的思考──踐行之線綴連著這一組組佩玉串珠,構成了一幅詩教文化的美妙而涵義深長的圖景。----楊叔子 孔老師退休后十余年里,筆耕不輟,以創作詩詞和書法自怡。他每年都會閱讀大量的書籍,特別是詩學和美學類的專著,孜孜不倦,專研甚深。對于詩教,他更是視之為生命與理想,從未停止過思索與實踐。于是,在他退而不休的歲月里,那些新觀點、新認識化成了一篇篇或角度新穎或見解深刻的文章。對于對詩詞創作頗有興趣的我更有吸引力的,是若干有關詩詞藝術觀以及創作和教學相關的篇目,《詩詞“傳意”和“立意”略說》、《意象意境論及其應用淺說》、《說賦》、《諷喻詩與憂患意識》、《懷古詩與時代精神》等等,這些詩詞藝術論稿,都是孔老師《“詩”、“教”和諧觀略論》、《當代詩詞尚智論》、《詩教的廣義美育視野》等重要詩教文化論述的當代詩學詮釋。而《詩的曲與直》、《含蓄法門淺說》、《校園詩詞寫作指導瑣談》、《詩詞創作入門三說》等,則是他作為一名勤勤懇懇的校園詩教踐行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悟出的如何讓學生邁入詩詞創作大門并得以提高的寶貴經驗,對當今各地開展“詩教創先”(“詩教創先”是中華詩詞學會在全國推行近20年的地區或單位創建“詩詞之鄉”或“詩教先進單位”活動的簡稱)活動的詩教教師有極好的啟示意義。孔老師經常說起“不舍己田耘人田”,即將出版的這本著作選取了他20篇評讀當代詩人佳作的文章,這些文章源于刊物《中華詩教》“每期一詩”欄目,始于2005年。在將近10年里,孔老師撰寫了30余篇評讀文章。這些文章雖都只有千字長短,但每篇都會花費他很多的精力與時光。我在與孔老師平日的聯系中了解到,他寫這些文章的目的,不是蜻蜓點水地去注解詩的內容,或者僅僅是通過導讀來提高讀者的鑒賞能力,而是要在推薦這些能反映時代特色的佳作時,用詩人的視野和思維進行抽絲剝繭,探討其中的創作技巧和思想,指出可供青少年學習的法門,從而zui終提高他們的創作水平。有意識選取的這20篇文章,便在賞讀之外,從各個角度分析了不同詩體、不同內容的創作方法。如評讀王巨農先生的《壬申春日觀北海九龍壁有作》,在凝練而詳實地點出了詩的背景以及特點、優點后,更是從此詩轉而提到政治頌詩的寫法,談到詩人的眼界和胸襟,并集古人的論述來說明重要性,讓初學者能有所取法。對于詩詞創作傳習,孔老師認為教與學可以相長,認為評改的過程亦是一個創作與學習的過程。本書中20篇“詩詞習作評改選”,大多數是他作為中華詩詞學會培訓中心研修班導師對學員作品的評改,較直觀地向初學者展示了詩詞修改、錘煉的過程。從立意到構思,從取象到造境,從字詞到韻律,他的評改,不僅以傳統詩話詞話中的經典論述為依據,更從當代詩學、美學層面加以解讀、分析,指出優劣,講明所以然。他會認真地分析學員處于何種階段,根據學員不同水平分層次指導,又以具體詩作在某點的不足而細致評說。如評改學員《中秋夜從索溪過百丈峽》一詩,此詩在用字和意象上有所欠缺,他便重點在這方面進行闡述,又言簡意賅,雖只改了數字,卻能極大地拓寬讀者的視野,看似簡單,實際蘊含著許多詩詞創作知識和個人創作經驗。而寥寥數百字評說,既能讀出他對學員的負責,對詩詞的態度,當然也能讀出他淵博的學識。
詩教文化芻論 作者簡介
孔汝煌,男,浙江紹興人,196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高級講師退休,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特聘全職教授(文化素質教育)。與詩教文化相關經歷:中華詩詞學會二屆理事,中華詩教促進中心副主任,《中華詩教》編委會主任,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顧問。主編出版《中華詩詞曲聯簡明教程》(2002)、《中華詩教與人文素養》(2004);著作出版《鑒湖集》(2007)。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