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晚清史學批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84048
- 條形碼:9787532584048 ; 978-7-5325-840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史學批評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一部較為嚴肅的史學理論研究著作,分別從正史考論、來華傳教士、報刊、新學書目、新史編撰等不同方面系統介紹探討了晚清(1840—1911)時期中國史學批評的基本情況以及變化與發展,并由此導致的學術分野及演進大勢。
晚清史學批評研究 內容簡介
"批評"在中國學術史上古已有之,雖經晚清西學傳入的沖擊仍沿用至今。"批評"的核心內涵有四層意思:學術欣賞、鑒別高下、評論是非和辨析精微,既包括肯定性的贊譽,也包括否定性的批駁。其環節包括閱讀、理解、分析、闡述、評價及其傳播。從表面上看,"批評"只是對一人、一書、一學說的評價,但在大量的、紛繁的甚至激烈沖突的評論背后,實為觀念、訴求與思潮的激蕩與較量。 本書所探討的"史學批評",是關于史家、史書、史學思想、史學現象、史學潮流、史學機制、史學宗旨與功能等問題的各種鑒賞與判斷、評論與商榷。而史學批評史則是對批評家的有關言論和批評活動的總結、梳理、分析、闡述和再批評。
晚清史學批評研究 目錄
一 “批評”的含義
二 “批評”的功能
三 “史評”的獨立
**章 晚清史學批評的學術分野與演進大勢
一 乾嘉遺韻與域外回響
二 從式微到復興
三 批評的轉向與升華
第二章 正史考論與史學批評
一 正史考論及其批評史意義
二 正史考論中的史學批評內容
三 正史考論中的史學批評特點
第三章 來華傳教士與史學批評
一 東史西傳:對中國史學的理解與誤解
二 西史東漸:開西方史學批評的先河
三 花之安在史學批評上的理論構建
第四章 近代報刊與史學批評
一 新型史學批評陣地
二 無史與有史之爭
三 君史與民史之辯
四 陸紹明對舊史學的守護
第五章 新學書目提要與史學批評
一 書目作者群的思想傾向
二 書目批評中的政治訴求
三 書目批評中的學術考量
四 書目批評中的民族覺醒
第六章 新史編纂與史學批評
一 章太炎撰述《中國通史》引發的史學批評
二 梁啟超史學批評觀念下的人物傳記編撰
三 中國史講義、教科書與史學批評的互動
結 語 關于晚清史學話語體系嬗變的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晚清史學批評研究 作者簡介
劉開軍,男,1981年出生,安徽省宿州人,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教于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史學批評史、中國近現代學術史。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