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50197
- 條形碼:9787513050197 ; 978-7-5130-501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本書特色
來自京津冀三地11家聯盟單位的專家學者分別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與城市特色、傳統文化的價值再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本書將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新階段的展開和傳承,發揮積極而重大的作用。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內容簡介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為文化經濟研究論文集,內容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特色和再生、傳承展開分析和論述,通過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和保護工作。這將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新階段的展開和傳承,發揮積極而重大的作用。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目錄
文化部“十三五”期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重點
刷新思維:京津冀三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新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融入現代生活
傳統文化的價值再生
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模式,彰顯城市地域文化
試論秦皇島地域文化發展與時代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與文化創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舉措及
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手段的創新
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鎮,留住美麗鄉愁
植根沃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
立足保護,注重傳承,著眼創新
薪火相傳,才能守住我們的精神家園
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地域文化保護傳承
后記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節選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如果從2001年中國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次的申報,也就是昆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那一年算起,到今天走過了15個年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如果是從2005年國務院發布《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管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算起,到今天是走過了11個年頭! 〔还苁15年還是11年,這個時間都不算很長,但是在這十多年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可以說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我國入選聯合國的項目是38項,目前在各國人選的項目中,中國是*多的,排在**位。我國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一共是1372項;還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一共是1986人。我國也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的四級名錄體系和代表性傳承人體系,遴選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目標。 在2011年時,國家在《文物保護法》外發布了文化系統的第二部法律,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到2015年年底,中央政府投入了42億資金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各級政府也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而且也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機構。國家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省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縣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機構。 所以,從整個11年這一個短短的歷程來看,我們在機構、人員、經費、工作目標、工作措施、法律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這么短時間內能夠取得這么重大的成績,首先是因為國家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納入了文化發展戰略,確立了大的路線方針。在路線確立之后,*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執行的人才。我覺得我們這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隊伍,是讓人*為感動的。為什么這樣說?我想舉個例子。在一個月之內,我參加了4次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活動,一次是5月份的,也是在朝陽區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演活動,當時也是孫其軍區長、高春利主任都參加了,第二次是在廊坊參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第三次是在天津,端午節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演,第四次是6月26日,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這4次活動都是在周末、節假日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戰線上的同志就是這樣加班加點在工作,可以說不計名、不計利地工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在今天取得這樣輝煌成就的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 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按照文化部領導確定的,鞏固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水平的要求去進行工作。工作的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論壇論文集 作者簡介
高春利,現任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北京市朝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歷任北京市朝陽區建外街道辦事處主任、工委書記,朝陽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長期從事宣傳文化工作,提出“大文化”發展理念,組織推動“文化朝陽十大行動計劃”,統籌區域資源,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推出“朝陽區文化建設十大工程”,積極搭建“文化朝陽云平臺”,利用科技區域公共文化建設。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