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9695
- 條形碼:9787516199695 ; 978-7-5161-996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本書特色
由方長安*的《中國新詩接受史研 究(精)》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項目批準號 09BZW052,2013年結項,結果為良。主要內容是考察 研究近百年來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 、研究了新詩接受史的外在形態,又揭示出其內在嬗 變邏輯、特征與根源;既研究了讀者閱讀接受與新詩 創作、詩學建構的關系,從傳播接受角度深化了對新 詩情感空間、審美形式生成發展的認識,又論析傳播 接受對新詩“經典”生成所起的作用,敞開了“經典 ”塑造的歷史,對新詩經典化現象與問題作了深入研 究與反思。該研究對重新認識百年新詩“經典”具有 重要意義。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內容簡介
由方長安著的《中國新詩接受史研究(精)》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項目批準號09BZW052,2013年結項,結果為良。主要內容是考察研究近百年來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研究了新詩接受史的外在形態,又揭示出其內在嬗變邏輯、特征與根源;既研究了讀者閱讀接受與新詩創作、詩學建構的關系,從傳播接受角度深化了對新詩情感空間、審美形式生成發展的認識,又論析傳播接受對新詩“經典”生成所起的作用,敞開了“經典”塑造的歷史,對新詩經典化現象與問題作了深入研究與反思。該研究對重新認識百年新詩“經典”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目錄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作者簡介
方長安(1963-),湖北紅安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新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現代人文資源調查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長江學術》主編;兼任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從事新詩研究、20世紀中外文學關系研究,出版專著7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20余篇;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曾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指導教師。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