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瓠廬筆記 本書特色
近代吳中掌故**人,國學大師章太炎、吳梅門下弟子,王謇筆記著作首度整理出版!
瓠廬筆記 內容簡介
王佩諍先生早年隨筆、詩詞、序跋之屬,片羽鱗爪,向來散落于各種稀見報紙、期刊、友生著作之中。《瓠廬筆記(精)》首次匯輯了先生于1914年至1936年年間發表在期刊雜志上的四種筆記“瓠廬雜綴》《瓠廬脞錄”“雙龍顏館脞錄》《元嘉造象室隨筆》。內容大致以記人事、記詩文、記金石書畫、記文獻掌故為主,對于了解和研究近世江南的學術文化,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對先生生平學術的研究尚不夠深入,這些筆記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和利用,幾乎湮沒不為人知。此次整理者積數年之功,搜求匯編,終得出版,庶讀者有所知有所用。
瓠廬筆記瓠廬筆記 前言
甲午八月,叔宜仁弟以其曾祖王佩諍先生《瓠廬筆記》稿本寄示,謂不佞與其曾祖有師生之誼,囑綴數言于簡端。謹按:先師諱謇,字佩諍,號瓠廬,晚署瓠叟。吳中世族,公元一八八八年生于吳縣。少從沈綏成先生游,先生授以陳奐《詩毛氏傳疏》,參以王念孫《廣雅疏證》、郝懿行《爾雅義疏》、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三書。因之,先師嘗自言:“不才束發受書,即粗識考據,門徑實由先生啟之。”后又列章太炎、金松岑、黃摩西、吳瞿安諸先生門下。一九一五年,畢業于東吳大學文科,歷任民國《吳縣志》協纂、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編目部主任、蘇州女中教務主任、振華女中副校長、章氏國學講習會講師等職。一九二八年回本校講授中國文學。一九三七年移居上海,先后任震旦、大同、東吳大學、無錫國專上海分校、華東師大教授。先師學問博洽,善治先秦諸子,長于目錄版本金石之學。家有海粟樓,藏書多為鄉邦文獻。勤于著述,著有《宋平江城坊考》《民國吳縣志校補》《書目答問版本疏證》《續補藏書紀事詩》《先秦漢魏兩晉南北朝群書校釋》《鹽鐵論札記》等書。其中尤以《宋平江城坊考》一書為其成名之作。平江,宋初置軍,后置府,其地即昔之吳郡,今江蘇蘇州地。先師得宋平江圖碑,始不詳其何時所刻,謂程祖慶《吳郡金石目》亦僅據瞿木夫說,以刻碑人三人姓名疊見于宋理宗、寧宗兩朝碑刻,遂斷為南宋故物,而不詳其年月。后讀趙汝談《吳郡志》序及《吳郡志·宮宇門》所載紹定二年郡守李壽朋重建坊市故實,始悟平江圖碑必刻于是年。遂取唐宋以來史傳志乘、金石文字之屬,仿大興徐氏《唐兩京城坊考》例,舉凡坊表、橋梁、壇廟、寺觀、宮宇、第宅、園林、山水之屬,一一為之考證,或以史證圖,或以圖校史,于金石文字自諸家著錄外,挾氍墨自隨,刺舟周歷城內外,觀者輒環堵。所采金石文,多前人未著錄者,故論者咸稱此書可與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后先媲美。噫,先師可以不朽矣!
公元二○一六年,歲次丙申,門人沈燮元敬序。
瓠廬筆記 目錄
瓠廬雜綴
游仙詩
摩西遺詞
吊陶公璞青詞
摩西先生為陳鴻璧女士撰聯
水窗春囈
三異筆譚
擊楫圖題詞
挽夏瑞芳先生
林屋洞筑亭聯
鍾鍾山詞
鶴望來書
化陽洞
蘇格蘭古墓詩
宮人博雙陸圖
張仲甫聽雨圖題詞
詞曲媵
吳都法乘
黃摩西先生軼事
吳文定翁東莊
惠衣著述二種
藝海一勺
輯佚書目二種跋
古劇曲鉤沉
金陵報恩塔
武林朱祺森所鈔鬻直書目
毛仰舒鈔本陶庵夢憶
劉鐵云所藏等慈寺碑及李香巖所藏石門銘
木瀆周氏家譜序
劉宋楊謨造象
馮躋仲蘭史蘭易兩書跋尾
二十五史補編商榷書札
劉子庚宋金元人詞輯稿本目錄
吳慰祖所藏王元之蘭雪堂集未刻稿
宿遷王氏池東書庫所藏書
查伊璜先生手稿原本藏顧鶴逸丈過云樓
首都梁謂山窯遺址及五銖錢范出土記事
明成祖生母
湖山百里圖卷
吳中方言尚有見于載籍而為舊志所未征引者
長洲縣主簿廳題名宋碑
王大炘
徐熙謝梅石
張緝如
戴滄鄰
佛長沮
侯駝子
鮑琢生
金承熙
戈裕良
鄭國基 唐仁齋 陳伯玉
阮子云 張秋棠
錢福年
桑士逸
顧潞
陳榮
汪克塤
釋聞深等
汪銘才胡瑋
邱兆麟
范純仁王鏊硯
歸牧庵
鬘陀羅華閣
所居在廉讓之間齋
舒寶森
雙龍顏館脞錄
葉小鸞像題詞
哀陸國銘詞
西泠悲秋圖題詞
摩西遺稿敘
哭摩西詩
孫公華表銘辭佚文
湘行雜詩
題花前說劍圖詞
余天遂詞
黃劍秋度隴吟
潘馨航詩
云起軒遺詩
鶴望論詩
曹叔飛詞
瞿子玖謝冬木老人贈扇詩
石予近詩
石田東莊圖
華紫翔遺詩
長聯
紅薇感舊圖題曲
瓶笙館修簫譜
評藏園九種曲
尤西堂鈞天樂傳奇考證
曇花記考
吳山三婦人合評牡丹亭考證
酒丐行
新游仙詩
鶴望乙卯秋浙游詩
壯游近詩
沈思齊詞
摩西遺著
沈福庭藏書
金叔遠村居圖
情道人詞
張詩艙紀游畫
陶公芑孫詩詞
沈錫祚
元嘉造象室隨筆
劉知遠諸宮調
太古傳宗琵琶譜
大曲掐彈詞連廂詞
彈詞平話考原
彰德明皇子墓被掘
選印庫書中之金息侯赤牘
日偽印四庫全書清朝實錄
日偽印清朝實錄之緣起
梁溪余氏負書草堂藏書
東夷肆虐中奢摩他室藏曲被毀記目
瓠廬脞錄
呂碧城近詩
名對
詩鐘文虎
弩牙
諸侯自稱為王
迮氏考
魏高堂隆造像石刻
長清縣出土漢碑
志徐松夫藏六朝殉葬明器陶馬
說碑版學
史不備則當求之金石
望信橋石刻
石塔
朱珔
述金孝子
李母闕太君塋題記
顏氏家訓校釋序
觀天演
林屋對床圖記
送許明三關中寧親文
振華女學校季刊跋
中國青年與中國文化
女子教育
題陶冷月墨梅扇
拙齋紀年
蘇州振華女學校謝玉娟畢業留念冊題辭
篇目出處
故王先生佩諍教授暨夫人墓表
跋
瓠廬筆記 節選
游仙詩
客有自號繭廬者,自京寄其友人《游仙詩》四章,隱寓人海近日軼事頗多,詩云:“聞道仙人豢鳳凰,霓旌羽蓋到披香。麻姑昨夜揚塵劫,玉女凌晨學曉妝。太乙金丹容許借,上清真誥競無方。人間舉案稱名德,不是梁鴻是孟光。”“素娥青女笑逡巡,**仙人已嫁人。星漢南通樵藥路,云霞東起落花津。劉家雞犬承香案,孟女蛾眉侍帨巾。紫府聽歌新婦艷,羹湯未必異凡塵。”“往來弱水不乘槎,徼幸梁清笑語嘩。歸路已迷青瑣闥,隨班猶護白鸞車。鰲山徒侶開瓊宴,南海圣人禮玉華。身是玄君墀下吏,卻教誤人法王家。”“新拜蓬萊副命卿,飆車風轂隔宵迎。虞淵勢涸癡龍蟄,月府修成玉兔行。赤壁江山容款段,碧甍宮殿樹干旌。本來婢學夫人易,難得瑤池駐右英。”四詩風格在拂水、鹿樵間,然迷離惝倪,頗若神龍之見首不見尾。比細案之,乃覺字字俱有脈絡可尋。京師癸、甲之交佚史,幾搜羅無遺。
摩西遺詞
摩西先生博學寡儔,自釋道經藏,歐墨科學,以及神秘奇異之籍,無不縱觀。美儒密齊邇氏邃理化學,與先生共事久,聆其緒論,敬服甚至,與人言,輒稱先生為“人類中之百科全書”,然先生雅不欲以科學自鳴,生平肆力于詩詞,著述綦富。早歲不自收拾,故四十以前所作,散佚甚多。壬子夏秋間,自訂生平著述,成兩巨帙,然先生既憤世嫉俗者久,舉恒佗傺無聊,是冬忽遘狂疾,于癸丑秋九月,卒于虞山故里。哲人云萎,殊可悲也。憶其《壬子元夜和龍尾孫君希孟字韻調寄西子妝慢》云:“烽照鳳城,警傳鶴市,說甚青紅兒女。人間昨逗一分春,幾銷磨、雪酸霜苦。團欒盼汝。怎**、良宵已誤。好山河,尚隔頗黎影,朦朧如許。蓬壺路。浪打鰲山,未許飆輪渡。暗塵隨馬滿銅街,早變盡、春人衣素。霓裳破處。唱不就、觀燈十五。舊清暉、蕩作嬌云萬縷。”前調《壬子花朝迭前韻》云:“元日乍喧,信風忽峭,惱殺尋盟鄰女。中山一醉不成春,更誰憐、萬紅心苦。春原眷汝。縱受盡、蜂欺蝶誤。又黃鸝,隔樹驚人睡,魂消何許。金閶路。水泛桃花,漸斷蘭橈渡。幾家空繡踏青鞋,只冷伴、三秋紈素。浮云處處。恐斷送、韶光百五。愿東君、極早添長命縷。”《念奴嬌》云:“魂消無數,正賣花天氣,禁煙時節。一縷溫磨徐出夢,新換輕羅還卻。泄柳春先,踏青期誤,風雨何曾歇。陽關歌闋,清明便早成別。一任金縷偷提,寶釵私贈,鸚鵡終須說。碧滿天涯人去處,何限鵑聲啼血。銀漢盈盈,相逢不遠,此意休拋撇。西風留約,黃花欣看重發。”于壬、辛間南中時事,諷而不刺,頗存詩人中厚之旨。
吊陶公璞青詞
陶璞青先生駿葆之死,人多冤之。嗣奉優令昭雪,且許建祠,地下孤忠,庶幾稍慰。鶴望先生吊以詞云:“血葬萇宏碧。聽寒潮,掀翻鐵玄褒,鬼雄嗚咽。京口兵強酒可飲,光復南徐半壁。更喚起、南疆自立。海陸軍人冠劍會,記堂堂、飛電傳消息。爾豎子,真卑劣。牙旗甲帳風凄絕。痛無端、鴻門劍起,階前流血。壯往孤行微失計,大好頭顱可惜。到今日、是非難滅。元惡幸逃天僇去,建崇祠、壯麗褒奇節。魂不返,伴先烈。”《金縷曲》措詞深得《春秋》微顯著晦之旨。陶公昧于老氏守雌之戒,致罹殺身之禍。其死也,主動者固別有在,某督不過尸其名耳。余吊陶詞有句云:“守黑守雌明哲戒,老氏襟懷語澈,算多此一番魔劫。敵國同舟尸惡紂,問何年真雪沈冤骨。”璞青有知,當不以其責備賢者處為苛論。
P5-7
瓠廬筆記 相關資料
謇一生注意鄉邦文獻,并校勘古籍,晚歲居滬,不得志以終。所著書,予所見者僅《宋平江城坊考》,所校者,僅見《鹽鐵論》耳。其他稿尚存與否,不可知矣。
——顧頡剛
攻詩詞及國故,博聞強記,恂恂純儒,執教蘇、申者有年,晚歲息影滬濱,鍵戶著述,朋儕罕見其面。
——趙善昌耆儒星散落,猶憶識公初。說項情何重,注顏愿竟虛。知風謝海鳥,觸禍慨池魚。此老終成古,無人問篋書。
——范祥雍
瓠廬筆記 作者簡介
王佩諍(1888~1969)江蘇吳縣人。名蹇,號瓠廬,晚號瓠叟。近代著名的藏書家、歷史學家,曾加入章太炎的國學講習會,他門下的弟子也不少:費孝通、馮其庸等學者、原《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等,都曾是他的高足。《瓠廬筆記(精)》收錄有王氏筆記數種,分別為《雙龍顏館脞錄》、《瓠廬雜綴》、《元嘉艁象室隨筆》、《瓠廬脞錄》等。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