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858189
- 條形碼:9787561858189 ; 978-7-5618-581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 本書特色
王義智、曹大治、武春平、孔維軍、尚雪艷編* 的這本《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相關理論,著重探討中、高等學校(含職業技術院校)教學過程中的備課、講課、輔導、作業、考試、實驗、實習、設計等八個主要教學環節以及啟發、語言、教態、板書、環境、品德育人等方面的實施藝術。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從理論及應用角度做了深入淺出的回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藝術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既可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資料,也可作為師范院校學生的教材資料,還可供教學管理者和研究者參考。
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 內容簡介
《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相關理論,著重探討中、高等學校(含職業技術院校)教學過程中的備課、講課、輔導、作業、考試、實驗、實習、設計等八個主要教學環節以及啟發、語言、教態、板書、環境、品德育人等方面的實施藝術。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從理論及應用角度做了深入淺出的回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藝術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既可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資料,也可作為師范院校學生的教材資料,還可供教學管理者和研究者參考。
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 目錄
實用教學藝術-(第4版) 作者簡介
王義智,1933年1月生,河北省深州市東馬莊村人。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47年9月在解放區投身教育工作,1958年任天津冶金工業學校(原天津大學冶金分校,后并入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后任天津冶金機電工業學校(現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校長。1995年離休。曾為教育科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在天津大學和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及研究生班兼課13年。曾任天津中華職業教育社研究部部長、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冶金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學會原天津分會理事,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才研究中心名譽顧問。現任天津市臺聯顧問。1986年9月隨職業技術教育考察團赴聯邦德國考察教育,后又赴德、荷、法、比、盧等國,再后赴美、墨、加等國大學參訪。在京、津、滬、穗、冀、青、榕等地講學80余次。在《中國高等教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教育與職業》和《中國教育報》等30種刊物發表論文140多篇(其中一級或核心刊物24篇,獲省部級以上獎18篇)。領研與參研國家課題各3項,領研天津市課題3項。參編教育部主持的《中國教育改革大潮叢書職業教育卷》《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研究》及《職業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學》等專著11部。專著與主編《實用教學藝術》(第1~3版)《應用職業技術教育學》《職業技術學校管理》《職業學校管理》《海峽兩岸職業技術教育》和《(中外合著)中外職業技術教育》(212萬字)等共10部。 曹大治,女,1977年2月生,天津市人,現為德籍華人。2005年畢業于德國吉森大學商業經濟系(Justus-Liebig-Universitaet Giessen),獲得商學碩士學位(該學位通過中國教育部認證)。2007-2009年擔任歐洲空中客車公司(Airbus)天津總裝配線基礎設施組德語翻譯。2008-2011年擔任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德語專業教師。參與中華職業教育社組織的“中德職業教育比較研究”工作——中外合著《中外職業技術教育》-書中“德國職業技術教育”一章的主要撰稿者。2010年發表論文《行動導向式教學方法在高職高專院校德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德國高等教育評估對我國高職教育評估的啟示》。 武春平,1974年2月生,山西省霍州市人,現任天津商務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研究員職稱。1996年獲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目前為天津大學教育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在讀博士生。任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國際商務教育研究會秘書長。曾獲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一項,并獲中華職業教育社評選的全國首屆“黃炎培杰出教師獎”。在十余年間,先后發表教育研究論文14篇,其中《科學發展視閾下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實踐探索》發表在《中國成人教育》,《天津承接離岸服務外包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發表在《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我國承接服務外包面臨的新挑戰與戰略轉型探討》發表在《對外經貿實務》。任中外合著《中外職業技術教育》編委,并參編美國部分共計11萬字。 孔維軍,1964年5月生,天津市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熱能工程系本科畢業。現任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兼任冶金材料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冶金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天津市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理事、天津市金屬學會理事、天津市鋼鐵工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民盟天津市職業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和制冷工高級評委。2010年隨天津市職業技術教育代表團到澳大利亞訪學,2013年赴德觀摩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后又到德國、瑞典、丹麥等國的大學參訪。領研與參研國家課題各1項(領研“高職技能競賽引領專業課程改革研究”);領研與參研天津市課題5項(領研“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和支持政策研究”“中職和高職教育有效銜接的研究”)。發表《工業爐節能與發展趨勢》《鑄造工廠的環保與節能》等10篇論文。主編《原料準備與加熱》《制冷空調設備維修與操作》2部教材,參編《制冷與空調作業》等5部教材。參編中外合著《中外職業技術教育》。 尚雪艷女,1976年10月生,河北省邢臺人。天津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現名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天津市第1商業學校教學督導處主任,高級講師。天津市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聯席會秘書長。教學成果“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多層交互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2014國家天津市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參與中外合著《中外職業技術教育》“加拿大職業技術教育”部分的編寫工作;參研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工業文化對接的研究與實驗”等國家課題5個和省部級課題2個;發表論文《提高中職學校教科研水平的對策研究》等7篇;5篇論文分別在中國職教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中國職教學會商科專業委員會及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校長聯席會論文評審中獲獎。案例“引企入校、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聯席會組織的案例評選中獲二等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