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每天學點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14253
- 條形碼:9787513914253 ; 978-7-5139-1425-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每天學點心理學 本書特色
心理學充滿博弈與智慧,是一種武器,是一劑良藥,是一縷春風。走近心理學,了解心理學,運用心理學,每天學點心理學,每天進步一點點。 心理學幫助我們解開人性的密碼,讓我們知性知心,知人知己,所向披靡! 鄭和生著的《每天學點心理學》從認清自己、激發潛能、人際交往、說話辦事等方面入手,向讀者全方位地介紹了心理學常識。
每天學點心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每天學點心理學, 更好地認識自己、每天學點心理學, 遇見更好的自己、每天學點心理學, 挖掘自我潛能、每天學點心理學, 輕松贏得好人緣能、每天學點心理學, 讓交往更輕松等。
每天學點心理學 目錄
自知才有遠方
認識自己、把握人生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低調做人的魅力
情緒管理**
不要死抱著以往的經驗不放
成功的秘訣就是不受環境影響
你的想法并不一定是錯的
第二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積極向上是一種力量
看問題不能想當然
你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想的
從低起點中磨礪出的高成就
用寬恕冷卻仇恨
成功者創造成功
學會放下
學會釋放和發泄
包容不完美
第三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挖掘自我潛能
加強心理素質的修煉
激勵的力量
成功路上積極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自信,開啟成功的**把金鑰匙
學會發掘自己的潛力
放大你的優勢你就成功了
謙虛的魅力
人生應該擁有一顆熱忱之心
活到老,學到老
相信自己,相信成功
第四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輕松贏得好人緣能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別被眼前景象蒙蔽了眼睛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尊重:人際交往的**原則
學會換位思考
幽默是化解人際危機的良方
尋找別人感興趣的話題
第五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讓交往更輕松
言逢知己千句少
表達出你的誠實與熱情
用熱情打動別人
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
縮短心理距離
只承諾你能做到的
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擺正自己的位置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六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更易打動人心
為別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
別人需要的才是*好的
仆人眼里無英雄
永遠以欣賞與感恩的心態對待他人
運用“增減效應”,讓交往更“入心”
學會尊重與理解別人
你可以打倒一個人,但是卻打不敗一個人
避免人云亦云
第七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說話以“攻心為上”
說得多,并不代表說得好
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
不要想著和別人對著干
好話說太多也會讓人煩
吾日三省吾身
一步步打破別人的心理防線
善于獨立思考
第八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找到成功之路
以退為進
換個角度看問題
拉近心理距離
不要以自己的標準評價別人
猶豫不決的選擇等于沒有選擇
沒有*好的,只有更好的
第九章 每天學點心理學,事半功倍
好奇心是做好事情的動力
沖動是魔鬼
有一種成功叫堅持
善于拒絕是一種能力
成功源于專注
循序漸進輕松實現目標
每天學點心理學 節選
《每天學點心理學》: 積極向上是一種力量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這是與破摔效應意義相反的一種積極效應:當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僅不氣餒,反而激發起改變現況、奮力向上的意志,從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應,即奮起效應。 在生活當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面對這些挫折我們該怎么辦?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種人是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終一事無成;第二種人是越挫越勇,1000次倒下就會有1001次站起來,*終獲得成功。很顯然,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第二種人。可是要成為第二種人,就必須具備一個條件:越挫越勇,而不是一蹶不振。這就是奮起效應想要告訴的道理:遇到挫折,不必氣餒,不能破罐子破摔,而應該正視挫折,打敗挫折,并重新站起來迎接成功。否則,在工作生活當中就會遇到以下幾點困難: 1.缺乏自信,自認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這是面對挫折很容易就產生的一種自卑心理,特別是在很多人自覺希望完全破滅的情況下,自信心會在短時間里崩潰,取而代之的則是無盡的自卑和對自己“無能”的評價。 2.出現消極心態。 挫折的出現勢必會對人的心態產生一定的打擊作用。有的人越是打擊越是堅強,而有的人則不然,一旦打擊多了,就會出現消極心態。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工作不順利、生活不開心,多半情況就是沒有處理好挫折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以至于產生了自卑心理,認定自己沒有出息。在這種消極心態的影響下,*終被社會所拋棄。 小時候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是一個膽小并且心理脆弱的小男孩,如果在學校被叫起來背誦課文,他就立即會表現出雙腿發抖,嘴唇顫動等癥狀,并且回答的還含糊不清。因此他的臉上總是一種驚懼的表情,甚至連呼吸也變得像喘氣一樣,更為讓別人為他感到悲哀的是,他竟然沒有好看的面孔。因為他是實實在在的暴牙。 假如這種情況發生在其他的小孩子身上,那么這個小孩在心底里一定會很敏感,并且一定會回避任何的集體活動,性情變得孤僻,不喜歡交朋友,成為一個沒人關心沒人尊敬的人! 可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并沒有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去做,而是一直保持著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自己所遇到的挫折。而正是這種心態,*終激發了他的奮斗精神。一個人的缺陷促使一個人更努力地去奮斗,富蘭克林·羅斯福正是這種人,他并未因為同伴的嘲笑而失去勇氣,而恰恰是相反,他把自己喘氣的習慣變成了一種堅定的嘶聲,用自己的牙齒咬緊自己的嘴唇而使它不顫動,從而克服了他的膽小和恐懼。也就是這種奮斗精神,他終*終成了美國一個偉大的總統。 富蘭克林·羅斯福并沒有因為自己有那么多的缺陷而放棄追求的努力,而是很好的利用自己的缺陷,成為一種無形的資本,*終走到成功的巔峰,成為美國**個*得人心的總統。我們在感動于他的事跡時,是否也能趁機改變一下自己,利用一下奮起效應,激勵自己走向成功呢?很顯然,大家都想這么做。那么該如何去執行呢?不急,以下就是比較實用的方法: 1.別把挫折絕對化。 很多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是從客觀事物出發,而是從主觀愿望出發,缺乏對變故的思想準備,遇到挫折容易導致心理失調。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不能絕對化挫折,要知道,挫折背后往往就是一個機遇,只要你善于尋找,總有你需要的。 2.別把挫折概括化。 所謂挫折概括化是指以一時一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或他人,甚至否定自己或他人的整體價值,以點概面,以偏概全,遇到挫折就容易導致因全面否定自己或他人而心理失調。同樣,要利用奮起效應來激勵自己,就不能將挫折概括化。 3.別把挫折夸大化。 所謂挫折夸大化是指對事情的后果想得過分嚴重、可怕。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遇到挫折容易因自畏、自卑而導致心理失調,甚至自尋絕路。顯然,這種心態對于成功來說是危險的、致命的。 4.懂得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即想方設法自己反駁自己,用正確的觀念來反駁不正確的觀念,進行邏輯推理,*終產生積極的調節效果。 5.學會接受外部的誘引勸說。 學會外部的誘引勸說是另一條重要途徑,通過誘導、勸說改變個體對事件的認知評價。比如在遭遇挫折的時候能接受別人的誘導和勸說,重新振作起來,而不是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之所以成功,并不是我的倒下的次數比別人少,而是我站起來的次數比別人多罷了。 ……
每天學點心理學 作者簡介
鄭和生,男,山東人,1965年生。1983年參加工作,1990年任河流鎮于家小學教導主任,2006年至今任河流鎮中學福校長。任教期間,工作突出,多次受到好評。業余時間研究通俗心理學,并將通俗心理學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