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65495
- 條形碼:9787308165495 ; 978-7-308-1654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本書特色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精)》是應奇先生的學術隨筆集,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的隨筆文章,其間既有對學術的諸多思考,也有和學界師友及學生間的交往細節,從多個角度展現學者生活的同時,也蘊含著獨特的人生智慧和生活趣味,有相當的可讀性。文字生動,論述精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內容簡介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精)》是應奇先生的學術隨筆集,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的散文,其間既有對學術的諸多思考,也有和學界師友及學生間的交往細節,從多個角度展現學者生活的同時,也蘊含著獨特的人生智慧和生活趣味,讀來令人手不釋卷。
他的隨筆,無論品書論人,皆情至意達。字里行間,玄機密布,仰觀俯察,乾坤隱約。乍看行文繁復,其實意蘊精到,敘事自創一體,意趣自備一格。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目錄
羅序...........1
韓序...........4
自序...........10
輯一
太老師...........3
永祥先生...........9
來了個和我談張宗子的學生...........15
德沃“夏”克...........20
高研院的落日...........25
“北京一下雪就成了北平”
—和法老同游老燕京學堂...........32
六上長城
—一闋無關乎長城的青春挽歌...........41
平裝董橋...........50
為梁文道薦書...........60
重訪“豆瓣”...........65
后中年的心情
—重到臺灣紀行...........71
從徐復觀到史華慈
—在杭州淘舊書...........84
“來時不似人間世”
—臺北書展印象...........92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讀《羅素傳》...........101
中西實踐學視域融合下的規則論
—讀《論規則》...........110
讀書何妨為己
—王志毅的《為己之讀》...........116
不古不今之學與人
—序《走出非政治的文化》...........121
繼續我的文字生涯...........126
昨日遺書...........133
“放任自流的時光”
—姑蘇訪書一日半...........140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錦麟”
—暑假游水流水記...........156
輯二
“底”的哲學...........173
自然與公正:中西哲學之共通主題? ...........178
理性的歷史與歷史的理性...........183
蘇聯哲學家...........187
新法蘭克福學派研究之再出發...........191
“等待”之“等待”...........196
“揚棄”之“揚棄”...........199
清高與道統...........203
一字之師...........208
人生**等事...........212
幕垂鸮翔...........218
作為一種跨學科實踐的社會科學方法論...........226
“斷線”
—送葉秀山先生遠行...........229
布法羅那明滅的燈火
—追憶余紀元教授...........238
有理想的方法與有方法的理想
——憶與吾金教授“交往”的片段...........245
“喚起”、“響應”與“家園”
—重返吉大母校志感...........249
哲學研究中的一條“分析的和辯證的”進路
—為童世駿哲學三十年而作...........261
附記...........281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相關資料
作為隨筆之匯,此集雜而不繁,散而凝思,莊諧并呈,言中寓意,不失為別具興味之作。 ——楊國榮(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夜沉更深,日塵滌凈,讀這樣文字,會心一笑,掩卷三思,亦人生快事耳。 ——羅衛東(經濟學家,浙江大學教授) 學界奇人,文字奇觀。應奇的這些文字透露給我們:理性并不枯燥——如果有感性的潤澤。 ——何懷宏(倫理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上下古今,遨游八級,都是書中樓閣,紙上春秋,字里玄黃。在本性和雅興之外,中年情懷之余,應奇尚有李憑中國彈箜篌的浪漫。 ——韓水法(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理智并非干燥的光 作者簡介
應奇,1967年生于浙江諸暨,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著有專著《概念圖式與形而上學:彼德•斯特勞森哲學引論》《從自由主義到后自由主義》,學術隨筆集《古典·革命·風月:北美訪書記》《生活并不在別處》等。近年主持“當代實踐哲學譯叢”、“當代政治哲學讀本”和“哲學的轉向:語言與實踐”多項譯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