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T.S.艾略特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00075
- 條形碼:9787214200075 ; 978-7-214-20007-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T.S.艾略特傳 本書特色
20世紀的主要作家中,艾略特的傳記寫作*棘手,*富爭議。部分因為他的代表作《荒原》挑戰人們對詩歌的理解,部分是因為他的人生曲折跌宕,飽含爭議和謎團。本書恰恰對兩者都有驚人的挖掘和發現,從而極大改變了公眾對艾略特詩歌閱讀的認知,也更能準確地了解這位大師的一生。
本傳記以詳實的資料和合理的推論,將艾略特從種種歪曲中解放出來,尤其是從同性戀和性無能的猜測中解放出來。基于艾略特的童年經歷,基于他的婚姻圓缺,基于他的詩歌狂飆,基于他的人生苦難,基于他和另一個偉大詩人龐德的友誼,基于那一時期云集歐洲的詩歌群星的璀璨,作者將詩歌中釋放的艾略特人格和現實中壓抑的艾略特人格統一起來,將這部傳記成功地變成偉大詩人窮其一生求得自我解放的歷程。這個歷程中艾略特的艱辛痛苦,如地下的熱量,將無數森林壓抑成煤炭。
翻開此書,如同進入一堂文藝理論的公開課,作者將艾略特的創作手法、創作心態、創作勇氣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來,引導人們進入卓越詩篇的靈魂,借此人們可以走進詩人內心,更好地攀登那座文學*高峻的詩歌《荒原》。
T.S.艾略特傳 內容簡介
本書將艾略特從種種歪曲中解放出來, 尤其是從同性戀和性無能的猜測中解放出來。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詩星誕生、姿態與詩、天作之合、文學生涯: 斯威尼及其他“自我”、《荒原》等。
T.S.艾略特傳 目錄
**章 詩星誕生1
第二章 姿態與詩15
第三章 天作之合31
第四章 文學生涯:斯威尼及其他“自我”51
第五章《荒原》73
第六章 廣角下的斯威尼93
第七章 改宗:新生活?111
第八章 緣盡《灰星期三》127
第九章 煎熬與《四個四重奏》145
第十章 角兒與戲劇163
第十一章 我的女兒179
后記192
T.S.艾略特傳 節選
霍普·莫里斯說,到30年代早期,維芬已經徹底精疲力竭了。有一位女主人寫道:她“這樣折騰,那樣折騰,直到她折騰不動了,我們開心地看他們離開。”她的精神經常處在完全錯亂狀態。1930年11月,奧托琳·莫瑞爾在艾略特府上做客,看到維芬對他說話“就像是對狗說話”,杰弗里·格里格森(Geoffrey Grigson)杰弗里·格里格森(1905—1985),英國詩人、作家,著名雜志《新詩》 主編。——譯者注回憶當艾略特“嚴肅又禮貌”地回答他的問題時,維芬不斷地問艾略特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羅伯特·森考特描寫道:“有位朋友看到她把項鏈上的石頭拽下來,扔到地板上,假稱它們是一群動物,讓湯姆把它們趕到畜欄里去。”據伊迪絲·希特維爾講,她在倫敦遇到維芬、向維芬打招呼,只聽到維芬說:“不,不,你不認識我。你又把我當成那個特別像我的可怕的女人了……那個女人老給我找麻煩。”弗吉尼亞·伍爾夫對維芬的描述精準可怕:“精神失常,但對失常的尺度,又把握得非常精準。”深受抑郁癥困擾和精神失常的人往往會輕易地傷害他人,更有甚者,傷害自己,維芬的這種傾向同樣不可原諒。總之,如近期以來試圖總結的,說她“毫無疑問……不易相處,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心”是遠遠不夠的。
如此,到30年代早期,艾略特的社交存在就降低到禮節性拜訪和居家生活。禮貌性拜訪常常被維芬混亂的情緒爆發所打斷,而他的居家生活,我們知之甚少,估計不是可怕的沉默,就是響亮的暴力,至少是語言暴力。1928年,維芬告訴一名友人,說艾略特“寡言,古怪,干脆不說話”。也有傳聞,說艾略特酗酒嚴重:奧托琳·莫瑞爾滴酒不沾,她回憶自己“常常無法忍受靠近他”;弗吉尼亞· 伍爾夫寫道,當維芬指責他的各種罪狀時,“湯姆就是喝酒”。艾略特白天在費伯出版社工作,晚上還要編輯《標準》,這就意味著,除了繁重地照顧維芬的任務,他還要在家無比辛勞地工作。一位偶爾去拜訪他們的朋友讓我們對他的居家生活有所了解。伊麗莎白·鮑恩回憶起1932年時的觀感:“兩個高度神經的人關在一起,近距離相互折磨。”
結果,他倆*后一次一起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是1932年9月2日去伍爾夫夫婦的羅德梅爾家中。那一次拍的一張照片中,維芬身形干癟得像個幽靈,完全印證了霍普·莫里斯對她的印象的描述:
非常嚇人,看上去很恐怖,像個鬼一樣,還一直看著自己前方會不會出現鬼。她的面容憔悴蒼白,眼神狂暴、受驚,充滿憤怒。
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描述就不那么充滿同情了:“糟糕的雨天,她穿著白色緞裙,一條臟手帕上滲出了乙醚。她還一直充滿各種怪念頭和突發奇想,多是些色情的想法。” 弗吉尼亞·伍爾夫感覺自己“突然被色情包圍了”。同時,“湯姆,可憐的人,同往常一樣,像被板條固定了似的,拘謹不安,乏味無趣”,和維芬說著“客氣的玩笑”。但是,“隨著下午的時光慢慢過去”,她變得“越來越心煩意亂,隨時改變想法,從一個極端飛往另一個極端”。她“慢吞吞地在花園里逛著——從來不安坐下來——緊緊抓著他們的汽車輪子——突然告訴湯姆開車——從頭至尾,他耐心忍受。”弗吉尼亞記錄了艾略特溫和卻有失身份地想象說,他一定期盼著 “他那七個月的自由”——他準備前往美國,于1932年冬天至1933年春季在那里做講座、教書。這將是他自1915年以來**次回國。有趣的是,1932年春天,他給維芬起草了一份文件,嚴肅承諾他會回到她身邊。她一定非常害怕失去他。
1932年9月17日,正是他四十四歲生日前夕,艾略特同維芬和她的兄長莫里斯一同前往南安普頓,他將在那里乘船。他和維芬沿著甲板走了一會兒,然后,她回到站在岸邊的莫里斯身邊。艾略特乘船遠航。余生中,他只再見到過她兩次。
T.S.艾略特傳 作者簡介
約翰·沃森(John Worthen)(1943— ),諾丁漢大學D.H.勞倫斯研究中心教授,名譽退休教授,曾在北美和威爾士等地大學任教,在D.H.勞倫斯研究和傳記寫作中頗有建樹。除本傳記外,沃森教授還出版有:《D.H.勞倫斯的早年時代:1885—1912》(1991)《文學幫派:1802年的柯爾律治、哈欽森家族以及華茲華斯家族》(2001)《D.H.勞倫斯:一個局外人的生平》(2005)《羅伯特·舒曼:音樂家的生死人生》(2007)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