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費孝通談民族和社會-(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51260
- 條形碼:9787507751260 ; 978-7-5077-512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費孝通談民族和社會-(全2冊)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費老1933—2003年間發表的社會學、民族學和人類學代表性學術文章共115篇,按文章主題分為“民族研究意義及方法”“民族歷史與發展研究”“社會學及學科建設”“社會研究及調查方法”四編,各編文章按寫作發表時間排序,并將其代表性民族志作品《花藍瑤社會組織》及《桂行通訊》、《關于追悼同惠的通訊》兩文作為“個案研究”單列成編。本書的整理出版,對于研究費孝通的學術思想及范式,厘清中國社會學、民族學及人類學的發展脈絡,建立對中國社會和民族的“文化自覺”,具有基礎性的意義,進而,對于研究、踐行當今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及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等議題,更具有借鑒意義。
費孝通談民族和社會-(全2冊) 內容簡介
費先生對中國的社會結構特性的剖析,如“差序格局”之概念,精致深刻,不止為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做出了奠基開拓的工作,而且也豐富了世界社會學、人類學的內涵。
——金耀基
像費孝通這樣一個視野寬廣、關懷多重的學者,其涉獵所及必然是跨學科的,因此他不僅是一位人類學家、一位社會學家,應該也是一位社會思想家、社會改革者,一位“志在富民”的農村社會改革復興先驅,一位能“美人之美”的文化思想家。這樣的一位學術大師、一位社會發展改革的實踐者、一位全人類文化共存共美的推動者,他的話語、他的叮嚀、他的著作、他的思想,將是我們應該長久珍藏的遺產。
——李亦園
概括我個人的學術工作,從領域上講做了兩篇文章,一是農村,一是民族。從方法和層次上看,一是以微型調查為基礎,逐步進入宏觀格局的探索,一是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實現小康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注意到有關的社會制度和心理及思想狀態的變動,即從生態領域進入心態領域的研究。
——費孝通
費孝通談民族和社會-(全2冊) 目錄
**編 民族研究意義及方法 分析中華民族人種成分的方法和嘗試 關于憲法草案有關民族問題基本規定的一些體會 關于民族識別問題的意見 關于黔西民族識別工作的參考意見 關于建立中央民族博物館的意見 開展少數民族地區和與少數民族歷史有關的地區的考古工作 開展少數民族地區調查研究工作中國民族學當前的任務 關于對待民族民間文藝遺產的一些意見 關于我國民族的識別問題 關于繼續開展民族識別調查研究的建議 關于編寫《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的一些意見 怎樣開展民族研究工作 民族社會學調查的嘗試 為什么要開展民族學研究 談民族調查工作微型研究深入進行民族調查 抓緊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出版 民族調查工作不能脫離實際 中華民族研究的新探索 簡述我的民族研究經歷和思考
第二編 民族歷史與發展研究 發展為少數民族服務的文藝工作 貴州少數民族情況及民族工作 兄弟民族在貴州 關于廣西壯族歷史的初步推考 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的大憲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保障了各民族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 對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改革的一些體會 中國的現代化與少數民族的發展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 支持六江流域民族的綜合調查 潘、胡譯《人類的由來》書后 切實提高少數民族經濟和文化 關于民族地區經濟與文化發展上的幾個問題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民族問題 《盤村瑤族》序 《瑤族風情》序 西部經濟發展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潘光旦先生關于畬族歷史問題的設想 瑤山調查五十年談“民族”
談縮小差距 對民族工作的一些看法和意見 發揮民族優勢開拓民族經濟 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戰略 民族區域自治和少數 民族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局 邊區民族社會經濟發展思考 對民族地區發展的思考 中央民族訪問團追記 民族生存與發展下冊 第三編 社會學及學科建設 中國社會學的長成 為社會學說幾句話 社會學的對象和內容決定于它的任務 為社會學再說幾句話 邁向人民的人類學 社會學和企業管理與醫學心理學者談社會學 現代化與社會問題 從事社會學五十年 略談社會學 社會學講些什么 建立面向中國實際的人民社會學——從三訪“江村”說起 談社會學的建設問題 社會學系的培養目標問題 建立我國社會學的一些意見 從實際出發規劃社會學學科建設
開展社會學研究談社會學教材建設 開展對城市住宅問題社會學的研究 從三訪“江村”談什么是社會學 社會學學科建設與規劃 再談社會學學科建設與規劃 重建社會學的又一階段 同社會學界朋友們的談話 社會學的歷史使命 成長中的中國社會學 人的研究在中國 關于人類學在中國 從人類學是一門交叉的學科談起 社會發展與社會學 中國文化與新世紀的社會學人類學 重建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回顧和體會 談談社會學的教材建設 人類學與二十一世紀 繼往開來,建設21世紀中國的社會學 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第四編 社會研究及調查方法 社會研究的程序 論社會組織 體質研究與社會選擇 社會研究中的價問題 社會研究能有用么 倫市寄言 理論與實地社會研究
顯微鏡下切片素描 亦談社會調查二十年來之中國社區研究 農村調查的體會 怎樣去了解中國社會 關于社會學的幾個問題 談談我是怎樣搞調查的 怎樣進行社會學調查 再談怎樣進行社會學調查 要從根本上懂得社會 怎樣找問題 天津千戶戶卷調查 社會調查自白 談社會調查 我從事社會學的經歷 個人·群體·社會 深入社會深入生活第五編 個案研究 花藍瑤社會組織 附錄1 桂行通訊 附錄2 關于追悼同惠的通訊
費孝通談民族和社會-(全2冊)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11.2-2005.4.24),江蘇吳江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28年考入東吳大學醫預科,1938年獲得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博士學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選為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院士,1988年獲聯合國大英百科全書獎。費孝通從事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著作。費孝通在其導師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該書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成為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費孝通先后對中國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進行實地調查,提出既符合當地實際,又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發展思路與具體策略。同時,開始進行一生學術工作的總結,提出并闡述了“文化自覺”的重大命題,被譽為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