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90153
- 條形碼:9787010090153 ; 978-7-01-009015-3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本書特色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是《科學與人文研究叢書》之一,《科學與人文研究叢書》是一套跨越科學與人文兩個研究領域的綜合,性叢書,具有基礎性、交叉性、哲理性、現(xiàn)實性、綜合性的特點,內容主要涵蓋科學與人文綜合研究的諸多方面。舉凡涉及科學、人文及其關系的內容,均收入這套叢書,以期實現(xiàn)“文理滲透、中西融匯”,促進我國科學與人文的交融發(fā)展。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目錄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節(jié)選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以系統(tǒng)論為主要研究方法.將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視作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可以不斷淘汰舊的系統(tǒng),并按功能將中華民族精神這一巨系統(tǒng)劃分為激勵系統(tǒng)、教化系統(tǒng)、協(xié)調系統(tǒng)、凝聚系統(tǒng),激勵系統(tǒng)五個存在內在邏輯遞進關系的微系統(tǒng)。《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從先秦儒學角度研究中華民族精神的五個微系統(tǒng),探討先秦儒學在歷史上為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所注入的思想觀念,所奠定的基調、底色,介入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式方法,以及儒學在當代的可能性貢獻。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相關資料
本書將“民族精神”作為一個為該民族提供發(fā)展動力、幫助該民族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專有名詞來對待,贊同第一種觀點。本書認為:“民族精神”含義單一,僅指“民族的精神”中積極向上的部分,不包括消極、落后的方面,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生產與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yōu)秀思想,是一個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支撐,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和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具有對內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揚民族精神,可以提升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可以提升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可以提升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民族精神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越辯越明,為了更好地把握民族精神的含義,有必要將民族精神與一些相關概念做一下區(qū)分,有必要對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作一厘清。1.民族精神與民族意識、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性格、民族性民族精神與民族意識、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性格、民族性是幾個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其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同屬于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精神文化現(xiàn)象,都植根于民族文化傳統(tǒng)之中,具有同一血脈;它們都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特點,其形成都經歷了比較長的時間,都具有全民性、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持久性,其變化都是漸進的、緩慢而細微的;它們都是維系本民族存在的力量,都可以抗拒其他民族的心理和精神的滲人,都是保持民族界限的屏障。但是這幾個概念又存在著不同,在日常使用中它們各有側重。
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作者簡介
唐明燕,女,山東臨清人,2007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就職于大連理工大學哲學系,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國倫理思想史”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現(xiàn)代化、中國古代倫理哲學。在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參與編著《中華民族精神論綱》(2006)等著作,獨立主持遼寧省社科基金1項(L07CZX013)。遼寧省社科聯(lián)立項課題1項(2007lslktzx-36),遼寧省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計劃{項(2010016),大連市社科院立項課題1項(10DLSK151),指導碩士研究生4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