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足跡 親歷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986719
- 條形碼:9787504986719 ; 978-7-5049-867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銀行足跡 親歷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冊 本書特色
本書選錄的文章,是姜建清博士擔任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董事長16年來在銀行經營管理實踐中的研究和思考,客觀反映了作者當時的所感所惑、心路歷程。書中涉及許多工商銀行這些年來改革發展的戰略思考,比如工商銀行對國際化經營的戰略選擇,對銀行信息化、互聯網金融的前瞻探索,對風險管理和資本邊界的審慎約束,對穩健經營的長期堅守,等等。特別是工商銀行資產、資本、效益、市值等進入全球金融同業領先行列,被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以后,遇到了很多之前沒有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工商銀行是如何考量、如何應對的,本書中都有大量體現,其中很多想法和思考,都已實實在在地付諸實踐,達到或正在逐步接近預期目標。本書是經濟金融界人士了解我國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發展、銀行家經營管理藝術的重要著作。
銀行足跡 親歷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冊 內容簡介
2015年,中國工商銀行獲評《歐洲貨幣》“全球新興市場*銀行”,連續三年位列《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和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首。從國內*年輕的國有銀行到國內外一流商業銀行的蝶變,中國工商銀行改革發展中不能不提的兩個重大事件是股改上市和海外并購,而無論是股改上市還是海外并購,中國工商銀行當時的“掌門人”都是本書作者姜建清博士,讓本書帶領我們去追尋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博士所走過的輝煌足跡,解讀他厚重金融智慧的內涵,感受他嶄新金融理念的精髓,領略他獨到的人格魅力,回首他對金融改革的思考……
銀行足跡 親歷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冊 目錄
(上冊)
狠抓效益質量 全面加強管理
——2000年 6月發表于《中國城市金融》雜志 1
加速銀行數據倉庫建設
——2000年8月發表于《中國金融電腦》雜志 9
展望新世紀 實現新發展
——2001年1月發表于《中國金融》雜志 15
在金融與高科技的交匯處
——2001年3月接受《中國金融電腦》雜志專訪 19
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管理問題研究
——2001年9月發表于《金融研究》雜志 27
銀行信息技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2001年9月16日在第二屆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上的演講 50
中國的銀行再造
——2002年1月接受《銀行家》雜志采訪 59
詳述全新工行
——2002年1月接受《中華工商時報》采訪 66
加快綜合改革 提高銀行競爭力
——2002年5月發表于《求是》雜志 70
工行開啟改革新征程
——2003年1月接受《財經》雜志采訪 79
珍賞銀行博物 憬悟金融精髓
——2003年1月為《銀行博物珍賞——上海市銀行博物館藏品集》作序 88
真正的銀行家是跑“馬拉松”的
——2003年3月《中國金融家》創刊號報道 89
回眸銀行歷史的足跡 展示金融文化的風采
——2003年4月發表于 《中國金融》
雜志 94
美國開放式金融保護主義政策分析
——2003年5月發表于《金融研究》 98
真正的“中國神話”才剛剛開始
——2003年6月發表于《財經界》 111
中國零售銀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2003年11月17日在國際金融協會第五屆亞洲論壇上的演講 113
銀行信貸退出理論和實踐研究
——2004年1月發表于《金融研究》 118
從雙邊貸款走向銀團貸款
——2004年2月16日發表于《金融時報》 140
電子銀行集結競爭實力
——2004年6月接受《中國電子商務》雜志采訪 151
轉型中的中國銀行業
——2004年6月5日在上海沃頓全球校友論壇上的演講 158
關于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
——2004年11月9日發表于《金融時報》 163
工行改革難與易
——2005年2月《財經》雜志報道 173
做攀登不止的登山者
——2005年2月18日接受《金融時報》采訪 181
金融轉軌中的流動資金貸款問題
——2005年7月發表于《金融研究》 185
實施穩健重組 推動可持續發展
——2005年9月9日在北京中國企業高峰會上的演講 200
打造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
——2005年10月26日接受《金融時報》采訪 207
工行設立航標
——2005年11月《財經》雜志報道 214
工行股改“基本法”
——2005年11月3日《21 世紀經濟報道》報道 219
銀行流動性問題與金融生態建設
——2005年11月3日在北京“2005中國金融論壇”的演講 225
默默進攻的金融家
——2005年11月《中國金融家》雜志封面報道 229
商業銀行應大力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
——200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的演講 238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變革
——2005年12月12日在《財經》年會上的演講 243
重新認識危機意識和戰略機遇
——2006年3月9日接受《金融時報》采訪 248
論戰略轉型 展改革宏圖
——2006年9月接受《中國城市金融》雜志采訪 252
中國電子銀行的未來
——2006年12月11日在《財經》年會上的演講 256
發展前景廣闊的中國銀行業
——2007年1月29日在北京德意志銀行“中國概念”投資者論壇上的演講 260
希望工行成為中國服務*好的銀行
——2007年5月8日路透社報道 266
加快金融服務創新 更好地支持和服務于中小企業發展
——2007年5月10日在杭州“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論壇”上的演講 272
經濟高速成長的*佳代表
——2007年6月21日接受《亞洲周刊》專訪
277
“綠色信貸”:未來金融業發展模式
——2007年8月接受《中國金融家》雜志采訪 283
平靜看待全球市值*大上市銀行
——2007年8月24日《中國證券報》報道 290
鑄就優質金融品牌 為中國軟實力的提升貢獻力量
——2007年9月7日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演講 291
感悟滬港銀行業滄桑變遷
——2007年9月為《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滬港銀行業發展》作序 294
資產管理業務與商業銀行轉型
——2007年10月27日在北京中國經濟50人論壇研討會上的發言 296
工商銀行與標準銀行戰略合作必將雙贏
——2007年11月23日在南非開普敦標準銀行股東會上的致辭 301
把握機遇 因勢而變 開創中國銀行業新紀元
——2007年11月29日在北京“中國論壇:實現可持續增長——融資和投資機遇”上的歡迎辭 305
工行國際化的舵手
——2007年12月28日《經濟觀察報》報道 309
工行的目標是成為全球一流銀行
——2008年1月18日接受《Asset》雜志采訪 313
銀行業國際化“漸入佳境”
——2008年2月接受《中國金融家》雜志采訪 322
我們眼中的次貸風波
——2008年3月為《次貸風波風云錄》作序 332
譜寫投資者關系管理新篇章
——2008年3月為《攀登與卓越: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作序 336
以雙向多元化投資策略規避全球金融市場的新風險
——2008年5月9日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上的演講 339
工商銀行正快速崛起
——2008年6月《Bloomberg》雜志報道 342
加強品牌建設 提升核心競爭力
——2008年9月23日在北京新浪金麒麟論壇上的演講 348
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觀察和反思
——2008年11月14日在清華大學全球管理論壇上的演講 352
奮進的歷程
——2008年12月30日在《中國工商銀行行史》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上的致辭 361
怎樣辦“真正的銀行”
——2008年12月30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 364
永恒的黑白記憶
——2009年1月為《老銀行系列叢書之銀行老照片》作序 367
紀念中國工商銀行成立25周年
——2009年1月發表于《中國金融家》雜志 368
重建市場信心是緩解流動性危機的有效途徑
——2009年1月發表于《金融論壇》
378
董事會是公司的靈魂
——2009年3月6日接受《麥肯錫季刊》專訪 391
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2009年3月21日在北京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的演講 396
信心源于行動 冬日已透春意
——2009年3月26日在香港瑞士信貸亞洲投資大會上的演講 400
工商銀行的“常青藤”貸款治理
——2009年4月10日發表于《金融時報》 407
經營管理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模式
——2009年4月10日接受臺灣《天下》雜志專訪
415
踐行“綠色信貸”
——2009年4月22日在北京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的演講 422
探索中資銀行國際化發展之路
——2009年4月為《商業銀行國際化:環境與體制》作序 426
全球市值*大銀行董事長姜建清的品牌觀
——2009年6月《中國名牌》雜志報道 429
金融合作正逢時
——2009 年7月接受《中國金融家》雜志專訪 434
綠色信貸昭示歷史機遇
——2009年8月1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 444
當前工行及銀行業熱點問題
——2009年9月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452
在全球經濟新格局下中國金融發展的路線圖
——2009年12月22日在北京中國金融論壇上的演講 455
漸進式并購學
——2009年12月《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 460
全球金融版圖漸進東移
——2010年1月19日在臺灣《天下》經濟論壇上的發言 467
(下冊)
在復雜中認清時務 在變化中把握先機
——2010年5月28日在北京中央國家機關的講課 473
審慎投資并購推動持續價值增長 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促進互利共贏
——2010年6月4日在法國拉波勒世界投資大會上的演講 502
企業文化:如松之盛 似蘭斯馨
——2010年7月接受《中國城市金融》雜志采訪 508
綠色金融:中國銀行業大有可為
——2010年9月2日在第六屆東北亞博覽會長春國際金融高級別會議上的演講 512
工行應變新資本協議
——2010年10月接受《新世紀周刊》專訪 516
工商銀行積極推進國際化經營戰略的歷程和思考
——2010年10月發表于《中國金融》雜志 524
金融改革需要大智慧
——2010年10月接受臺灣《天下》雜志采訪 533
講好工行企業文化故事
——2010年10月為《企業文化故事集》作序 540
經濟全球化演變與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
——2010年12月發表于《財經》年刊 542
利率市場化與銀行經營模式的轉變
——2011年1月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 551
工商銀行全球銀行建設在路上
——2011年1月接受《證券市場周刊》雜志采訪 558
公司治理沒有終點
——2011年2月接受《中國金融》雜志采訪 575
提升金融國際競爭力
——2011年4月6日在銀監會的講課 585
對當前資本流入的看法
——2011年4月15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演講 605
全球新格局下中國銀行業的戰略選擇
——2011年5月20日在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的演講 608
十年磨一劍
——2011年6月發表于《中國金融電腦》雜志 613
傳承中國書畫血脈 弘揚金融文化精華
——2011年8月為《金融奇葩——銀行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作序 618
大象也能做小微
——2011年11月接受《新世紀周刊》雜志采訪 621
利率市場化:老問題新挑戰
——2011年12月發表于《財經》雜志 628
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與企業“走出去”
——2011年12月15日在北京《財經》年會上的演講 636
工行“揚帆出海”二十年譜寫華彩篇章
——2012年2月發表于《中國金融》雜志 649
穩健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基石
—— 2012年3月1日在上海上市公司企業治理論壇上的演講 659
中國銀行業盈利增長將回歸到正常水平
——2012年4月10日接受美國CNBC電視臺采訪 665
從銀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銀行
——2012年5月23日在北京中國金融論壇上的演講 672
增強轉型發展的協調性
——2012年5月26日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 677
抓住資本辦法實施契機 加快銀行發展模式轉型
——2012年7月發表于《中國金融》雜志 682
把工行推向世界的人
——2013年1月7日《企業家日報》報道 690
聚焦零售業務新視點
——2013年3月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新視點》作序 699
中國發展跨國銀行的思考
——2013年4月發表于《財經》雜志 702
用好增量 盤活存量
——2013年6月25日接受路透社和新華社聯合采訪 716
以政府投資促進民間投資
——2013年7月發表于《財經》雜志 728
用企業家的聲音去引導市場預期
——2013年8月24日在合肥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的演講 743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企業的國際化治理
——2013年9月10日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演講 747
有感于重拾存單遺貝
——2013年11月為《銀行老存單》作序 751
推動金融改革發展 加快銀行戰略轉型
——2013年12月15日在北京國際金融論壇年會上的演講 753
中國金融業的光輝歷程
——2013年12月17日在北京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上的演講 758
在重塑金融服務中成就美好未來
——2013年12月為《重塑金融服務業——消費者對未來銀行和保險業的期待》作序 762
金融如何化解產能過剩
——2014年1月發表于《財經》雜志 766
寫在工商銀行成立30周年之際
——2014年1月為《中國工商銀行大事記(1984—2013年)》作序 773
觀今鑒往 盛世修典
——2014年1月為《近代中國銀行業機構人名大辭典》作序 778
讓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2014年2月11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四屆年會上的演講 781
看得見的路與看不見的手
——2014年2月25日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商學院的演講 785
以儉承史之懿范 以儲立后世良圖
——2014年2月為《家儉成儲——儲蓄宣傳畫背后的故事》作序 792
謀好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棋局
——2014年4月為《互聯網挑戰銀行:誰是21世紀的恐龍》作序 794
跨越周期性陷阱 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安永戰略性高增長論壇上的演講 797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傳統經營模式的挑戰
——2014年6月30日在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第55期主題沙龍上的演講 802
全球銀行百年興衰的鏡鑒與啟示
——2014年7月發表于《財經》雜志 812
尋找不對稱信息中蘊含的商機
——2014年8月23日在鄭州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峰會上的演講 839
工商銀行的并購之路
——2014年8月30日在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的演講 844
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進步與挑戰
——2014年9月16日在北京畢馬威全球合伙人大會上的演講 857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中資銀行任重道遠
——2014年9月18日在北京“中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改革:資本市場的作用”會議上的開幕致辭 864
互聯網金融與信息化銀行建設
——2014年10月發表于《金融監管研究》雜志 868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2014年11月4日在北京瑞士信貸第五屆新興市場領導力論壇上的演講 879
把握新常態 引領新時代
——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新浪金麒麟論壇上的演講 884
全球銀行業發展現狀 挑戰與未來
——2014年12月發表于《財經》年刊 889
工行的互聯網
——2015年5月《英才》雜志報道 898
中國銀行業走出去的實踐與思考
——2015年5月發表于《全球化》雜志 911
中國財富管理的發展趨勢
——2015年6月20日在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的演講 930
用互聯網回歸金融本源
——2015年9月接受《財新周刊》雜志采訪 935
發揮金融機構引領作用 加快國際基礎設施合作
——2015年11月6日在北京國際金融論壇(IFF)年會上的演講 944
金融中介功能的完善與發展
——2015年11月14日在北京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上的演講 950
銀行是一臺精密的機器
——2015年12月29日接受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專訪 955
互聯為器
金融為本
——2016年1月8日在杭州“互聯網 ”金融大會上的演講 962
以史為鑒 觀照未來
——2016年2月25日在上海IIF G20中國會議代表參觀銀行博物館時的致辭 967
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努力實現穩健發展
——2016年2月25日在上海IIF G20中國會議上的開幕致辭 970
堅持轉型 深化改革 創新突破經營發展三大關口
——2016年3月1日在北京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常務理事會上的講話 975
銀行信貸管理:增量與存量并重
——2016年4月發表于《財經》雜志 988
展開全部
銀行足跡 親歷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冊 作者簡介
姜建清,男,漢族,博士,研究員。歷任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行長、董事長,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銀行家;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執掌工商銀行十六年間,帶領工行順利完成股改上市、經營轉型和國際化拓展,使工行躍居為全球領先大銀行,一級資本、盈利和總資產等多項指標全球排名數年蟬聯第一。姜建清不僅有著豐富的銀行經營管理經驗,同時具有很高的理論研究素養。對銀行業經營管理、金融改革發展及金融史等有著深入、獨到的研究,先后出版主要著作有:《海外金融風潮評析》、《金融風潮沉思錄》、《美國銀行業的科技革命》、《金融高科技的發展及其深層影響研究》、《國際商業銀行監管環境與體制》、《銀行轉型與收益結構研究》、《商業銀行國際化:環境與體制》、《近代中國外商銀行史》等,主持編修并出版《近代中國銀行業機構人名大辭典》、《中國工商銀行史》,并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上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