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八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26433
- 條形碼:9787309126433 ; 978-7-309-12643-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八輯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研究(第28輯)》包含論文17篇,內容涉及春秋至晚清的作家、作品的解讀。為紀念朱東潤先生誕辰120周年,《中國文學研究(第28輯)》特收4篇朱先生未刊作品及相關著作的注釋、整理說明等,展現了這位文史大家的深厚學養。其余各文大多能在充分的文獻解讀的基礎上,結合文學思想的考辨,得出較為扎實的結果,如《儒家心性詩學原論》一文,通過利用新出土文獻的分析,對于先秦儒家的解《詩》方式及其發展做出了較為深刻的展示,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八輯 目錄
元好間的青少年時代
朱東潤師《后西征賦》述要
《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校補本)整理說明
《元好問傳》新本整理后記
子產年譜(下)
老子的虛靜認知論釋解
儒家心性《詩》學原論
黃希、黃鶴《補注杜詩》師注考
蘇軾詩歌自注及其詩學意義
王同軌生平著述考
晚明湖州四大望族的戲曲編刊活動及其特點
論明清小說中日常物象的描寫程式及敘事功能——以“汗巾”為例
清代中朝文士筆談原因論略
清末民初文言小說的刊印及行銷
論丘逢甲詩中的英雄意象——重溫丘逢甲收復臺灣、統一祖國的理想
山東省圖書館藏清代韓愈詩文未刊評點四種
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八輯 節選
《中國文學研究(第28輯)》: (一)虛靜觀道的認知方法 老子的“致虛守靜”論揭示出了認知主體認識事物的方法。老子之所謂“致虛極,守靜篤”,是要求觀道者在“萬物并作”這樣一個紛繁復雜的運動世界中,以虛空而又寧靜的心態,從中“以觀其復”,也就是從中觀察體會出那些反復出現、循環往復的不變的恒常性規律。這是從認知主體認識事物的方法上來講的。“致虛”是針對自我內心而言,即虛空內心,也就是前面之所謂“滌除”。具體說來,就是濯洗心腦中的成見雜念、私心偏見,讓認知主體的心腦處于空凈澄明的狀態,并以此種狀態來觀照新的事物(即便是舊有的事物,在此種心態中也變成了新的事物;這就是古人為什么強調以“童心”、嬰孩的認識方式來觀照事物的原因),從而獲得真知。“守靜”是針對外部世界而言,即清靜外物。具體說來就是排除外界紛亂的現象性事物的干擾,讓認識主體的心腦處于平和寧靜的狀態,并以此種狀態來觀照新的事物,從紛亂變動的現象世界中把握那些規律性的本質性的存在,從而獲得真知。它們共同形成認識主體的一種*佳心智狀態,也可以稱為理性認識心理。在老子看來,客觀世界是難以認知的。現象變動不居,本質難以顯現,作為萬物本源的天道玄德更是難以體認。雖然老子并沒有從現象和本質、個別和一般、特殊與普遍、個性與共性等對立統一的規律上認識事物,但他已經認識到這其中的一些存在規律,即事物之間的對立轉化、相反相成的存在關系,特別是形上之“道”與形下之“器”之間的微妙聯系。雖然老子也講“道體”,但與柏拉圖創造那個“理式”世界來代表本質、一般、普遍和共性的規律世界不同,老子用“道”來指稱那些本質的、一般的、普遍的、共性的規律性客觀存在(這是老子“道”論的諸多意旨之一),但老子所謂“道體”不是脫離現象(特殊、個別、個性)世界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客觀唯心主義的概念),而是被現象等個別的事物遮蔽了的隱含著的一種客觀存在。接近于黑格爾之所謂“絕對精神”,即存在于客觀事物之中,卻又獨立于客觀世界的個別、特殊、現象事物之外的那種“精神實體”,老子謂之“道體”(“道之為物”)也就與黑格爾之“絕對精神”有了極大的相似性。但是,中國的“道”論還指宇宙創生萬物之“氣”,即“精氣”和“元氣”等,這就賦予了“道”以物質的特性。所以,這個“道”既是物質性的,又是精神性的客觀存在。那么,人們想要獲得關于事物的本質性、一般性、普遍性、共性等的規律性知識,以及萬象之本源的大“道”,就必須既要從現象、個別、特殊、個性事物出發開展感性的認識,又要超越現象、個別、特殊、個性事物給人帶來的對內在本質規律的迷障和遮蔽,也就是今人之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在老子看來,認知主體只有“致虛”“守靜”到極致的狀態,才能透過“萬物并作”之動、之實、之現象,來認識它們的“復”,“復”就是萬象運動中的“循環往復”之規律,“回歸不變”之本質,“靜定歸一”之大道。可見,老子之所謂“致虛極,守靜篤”揭示出認知主體認識事物獲取真知的一種方法,與現代認識論之所謂“理性認識”的方法有著高度的相似性。或者說,這應該就是中國古代哲人早期的關于理性認識心理活動的初步認識和理解。 ……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