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秧歌與鼓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900331
- 條形碼:9787551900331 ; 978-7-5519-003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秧歌與鼓舞 本書特色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依靠勤勞的素質和智慧的力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從文學到藝術,從技藝到科學,刨造出數不盡的文明成果。國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顯示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淵源以及技藝發展軌跡,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結晶。《閱讀中華國粹》叢書囊括古今,泛攬百科,不僅有相當的學術資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藝術創作風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王巖編著的《秧歌與鼓舞》便是其中一本。
秧歌與鼓舞 內容簡介
《閱讀中華國粹:秧歌與鼓舞》分為秧歌、鼓舞兩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東北秧歌;山東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陜西秧歌等。
秧歌與鼓舞 目錄
**部分 秧歌**章 東北秧歌 **節 遼寧秧歌 第二節 吉林秧歌 第三節 黑龍江秧歌 第四節 二人轉舞蹈第二章 山東秧歌 **節 鼓子秧歌 第二節 膠州秧歌 第三節 海陽秧歌 第四節 漁燈秧歌 第五節 花籃秧歌 第六節 柳林秧歌 第七節 青島秧歌 第八節 德平大秧歌第三章 河北秧歌 **節 地秧歌 第二節 井陘拉花 第三節 滄州落子 第四節 地平蹺 第五節 花貍虎 第六節 瘋秧歌 第七節 官傘 第八節 抬花杠第四章 河南秧歌 **節 軍莊秧歌 第二節 濮陽秧歌 第三節 寸蹺秧歌第五章 山西秧歌 **節 高蹺走獸 第二節 八大腳秧歌 第三節 太谷秧歌 第四節 白店秧歌 第五節 大同踢鼓秧歌 第六節 地燈秧歌 第七節 鳳秧歌 第八節 臨縣傘頭秧歌 第九節 霍縣秧歌 第十節 朔縣踢鼓秧歌 第十一節 汾孝地秧歌 第十二節 伢鼓第六章 陜西秧歌 **節 陜北秧歌 第二節 洛川老秧歌 第三節 城關秧歌 第四節 京兆秧歌 第五節 地社火 第六節 韓城秧歌 第七節 魚嬉蓮 第八節 跑驢 第九節 撲蛾 第十節 牛斗虎 第十一節 跳跳 第十二節 八仙板 第十三節 梆絞舞 第十四節 霸王鞭第七章 寧夏秧歌 **節 隋朝秧歌 第二節 鹽池秧歌 第三節 新橋高蹺 第四節 高蹺跑驢第八章 甘肅秧歌 **節 架子秧歌 第二節 拉花秧歌 第三節 秧歌子 第四節 和政秧歌 第五節 隴東秧歌 第六節 云朵子第九章 北京秧歌 **節 北京地秧歌 第二節 北京老秧歌 第三節 蝴蝶會 第四節 高蹺秧歌第十章 天津秧歌 **節 天津的“皇會” 第二節 雙傘陣圖秧歌 第三節 窯洼秧歌 第四節 旱船秧歌 第五節 清平竹馬第十一章 廣東英歌 **節 普寧英歌 第二節 潮州英歌第二部分 鼓舞**章 瑤族長鼓舞第二章 象腳鼓舞 **節 傣族“象腳鼓舞” 第二節 德昂族的“象腳鼓舞”第三章 白族的“八角鼓”第四章 木鼓舞 **節 佤族的“木鼓舞” 第二節 苗族的木鼓舞 第三節 拉祜族的木筒鼓舞第五章 苗族的“鼓舞" **節 苗族“花鼓舞” 第二節 苗族的猴兒鼓 第三節 苗族的踩鼓舞第六章 羌族舞蹈 **節 羌族“皮鼓舞” 第二節 羌族“羊皮鼓舞”第七章 滿族的“單鼓" **節 單鼓腰鈴 第二節 鼓腰鈴舞第八章 藏族的熱巴鈴鼓舞第九章 漢族“腰鼓舞"第十章 陜西洛川的“蹩鼓”第十一章 甘肅的“太平鼓"第十二章 花鼓舞 **節 翼城花鼓 第二節 彝族花鼓舞第十三章 山西的“鑼鼓"第十四章 安徽的“花鼓燈"第十五章 銅鼓舞 **節 壯族的銅鼓舞 第二節 彝族的銅鼓舞 第三節 苗族的銅鼓舞 第四節 瑤族銅鼓舞 第五節 布依族銅鼓舞第十六章 大鼓舞 **節 布朗族的大鼓舞 第二節 基諾族大鼓舞第十七章 維吾爾族的手鼓舞第十八章 藏族“熱巴鈴鼓舞”第十九章 哈尼族的□鼓舞第二十章 天津的鳳陽花鼓附:漢代舞蹈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