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藝術形態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65289
- 條形碼:9787514165289 ; 978-7-5141-652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藝術形態論 內容簡介
三大秧歌應在保持山東地域特色的基礎上,尊重民間藝術傳承的普遍規律前提下,強化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藝術表現形式,挖掘秧歌藝術的社會審美價值,以此來擴大秧歌在農村社會中的實用功能。民間舞蹈保護的旨意在于保留它的原有的民俗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民間秧歌得以傳承的魅力在于它的技藝,秧歌發展的精髓是傳統文化的承傳。任何一個社會時期的山東三大秧歌的發展都不能以藝術特色的改變、技藝的簡化、文化的衰退為代價。任何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發展不應以藝術內涵的衰退為代價,只有保持山東三大秧歌的藝術表現力,才能使其作為鄉民情感象征的物質媒介,在民間生活中得以延續,真正起到傳承民間文化的作用。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藝術形態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緣起
1.2 研究綜述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路徑及創新之處
1.5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第2章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生存空間
2.1 山東三大秧歌的自然生態環境
2.2 山東秧歌的人文歷史變遷
2.3 民俗生活空間
第3章 民間儀式語境下的山東三大秧歌
3.1 秧歌舞與民間儀式
3.2 民間儀式語境下的山東秧歌劇
第4章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樂舞表演形式
4.1 三大秧歌的表演特征
4.2 三大秧歌的舞蹈形態分析
4.3 三大秧歌的音樂表現形式
第5章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服飾道具特征
5.1 三大秧歌服飾道具的角色表現特征
5.2 三大秧歌服飾道具的工藝特征
5.3 三大秧歌服飾道具的多樣化發展
第6章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藝術生存現狀
6.1 三大秧歌的藝術現狀動因
6.2 三大秧歌的藝術傳承現狀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山東民間三大秧歌的藝術形態論 作者簡介
邢楠楠,1981年10月出生,籍貫山東省日照市, 民藝學博士,畢業于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本科、 碩士均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財經 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民間藝 術產業教學與研究工作。近三年在CSSCI、中文 核心期刊及國際會議獨立發表論文十余篇,完成 藝術評論、研究報告六十萬字,主持山東省社科 項目、山東省軟科學項目、山東省人文社會科學 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項目及山東省藝 術重點項目等。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