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當工作消失時-城市新窮人的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0622
- 條形碼:9787208140622 ; 978-7-208-14062-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工作消失時-城市新窮人的世界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利用大量的調查數(shù)據(jù)和個人訪問記錄,審視了美國大城市內城區(qū)在20世紀中后期開始的衰落,而失業(yè)問題正是衰落的核心所在,全球化使得藍領的工作機會消失殆盡,除此之外,單親家庭、毒品與暴力犯罪也困擾著內城區(qū)。作者認為失業(yè)危機將影響到所有美國人,他也堅信自己的解決方案能讓整個美國社會受益。
當工作消失時-城市新窮人的世界 內容簡介
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比任何人都洞悉美國城市貧民區(qū)的復雜病理,如果政治領袖與普通公民不愿沉溺于幻想和意識形態(tài)迷夢,而準備去直面巨大民族悲劇的事實與常識,必須要讀一讀這本著作。
當工作消失時-城市新窮人的世界 目錄
導言
**部分 城市新貧困
**章 從制度聚居區(qū)到失業(yè)聚居區(qū)
第二章 社會變遷與脆弱的聚居區(qū)
第三章 聚居區(qū)行為模式與機會結構
第四章 內城區(qū)家庭的衰落
第五章 種族的意義和重要性:雇主與內城區(qū)雇員
第二部分 對社會政策的挑戰(zhàn)
第六章 美國有關貧困與福利的信念體系
第七章 種族對立和基于種族的社會政策
第八章 更廣闊的視野:跨民族視角下的社會政策選擇致謝
導言
**部分 城市新貧困
**章 從制度聚居區(qū)到失業(yè)聚居區(qū)
第二章 社會變遷與脆弱的聚居區(qū)
第三章 聚居區(qū)行為模式與機會結構
第四章 內城區(qū)家庭的衰落
第五章 種族的意義和重要性:雇主與內城區(qū)雇員
第二部分 對社會政策的挑戰(zhàn)
第六章 美國有關貧困與福利的信念體系
第七章 種族對立和基于種族的社會政策
第八章 更廣闊的視野:跨民族視角下的社會政策選擇
附錄A 有關貧困集中化的觀點
附錄B 城市不平等研究中心的方法論說明
附錄C 有關城市貧困與家庭生活研究的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
索引
譯者說明
信息
當工作消失時-城市新窮人的世界 作者簡介
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William Julius Wilson),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生于1935年,1966年獲得華盛頓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72年至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后轉入哈佛大學,于約翰•F•肯尼迪政府學院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權、種族、貧困問題以及社會與城市政策。曾經擔任美國社會學協(xié)會主席,獲得過四十多個榮譽學位,包括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校的榮譽博士學位。他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6年,他被《時代》雜志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五人之一。1998年獲得了美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科學勛章”。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