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煤礦產權制度改革與資源型鄉村治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2100
- 條形碼:9787516172100 ; 978-7-5161-721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煤礦產權制度改革與資源型鄉村治理研究 本書特色
資源型地區的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方式即資源產權形式對實現社會良好治理至關重要。董江愛*的《煤礦產權制度改革與資源型鄉村治理研究》從農村和農民利益的視角,以山西煤礦產權改革為例,在梳理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煤礦產權改革歷程的基礎上,分析不同時期的煤礦產權制度對鄉村治理的沖擊及其由此產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關注歷次煤礦產權改革影響鄉村治理的延續性,以及2008-2010年煤礦兼并重組過程中形成的鄉村治理態勢和歷史遺留矛盾的激化,揭示礦區鄉村治理的現實困境,探索解決礦區矛盾糾紛、推動礦區農村發展的對策建議。
煤礦產權制度改革與資源型鄉村治理研究 內容簡介
資源型地區的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方式即資源產權形式對實現社會良好治理至關重要。本書從農村和農民利益的視角,以山西煤礦產權改革為例,在梳理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煤礦產權改革歷程的基礎上,分析不同時期的煤礦產權制度對鄉村治理的沖擊及其由此產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關注歷次煤礦產權改革影響鄉村治理的延續性,以及2008-2010年煤礦兼并重組過程中形成的鄉村治理態勢和歷史遺留矛盾的激化,揭示礦區鄉村治理的現實困境,探索解決礦區矛盾糾紛、推動礦區農村發展的對策建議。
煤礦產權制度改革與資源型鄉村治理研究 目錄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內容
四 研究思路及創新點
**章 產權的基礎理論與煤礦產權的歷史演變
一 產權理論
二 產權功能
三 產權制度
四 我國煤礦產權制度的歷史演變
五 煤礦產權與鄉村治理
第二章 改革開放前的國家壟斷與鄉村治理
一 國有煤礦及其對鄉村治理的影響序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內容
四 研究思路及創新點
**章 產權的基礎理論與煤礦產權的歷史演變
一 產權理論
二 產權功能
三 產權制度
四 我國煤礦產權制度的歷史演變
五 煤礦產權與鄉村治理
第二章 改革開放前的國家壟斷與鄉村治理
一 國有煤礦及其對鄉村治理的影響
二 社隊集體煤礦及其對鄉村治理的影響
三 結語
第三章 改革開放后的煤礦國有產權與鄉村治理
一 國有煤礦的發展及其與鄉村治理的關系
二 村企合作與村莊良好治理
三 村企分治與村莊衰敗
四 國有煤礦影響鄉村治理的因素分析
五 結語
第四章 改革開放后的煤礦集體產權與鄉村治理
一 改革開放后農村集體煤礦的發展及其與鄉村治理的關系
二 集體產權與村莊全面發展
三 集體產權缺失與村莊衰敗
四 集體產權與村莊命運:XWZ村與LYT村的比較
五 結語
第五章 改革開放后的煤礦個人產權與鄉村治理
一 個體煤礦的形成與發展
二 個體小煤礦對鄉村治理的影響
三 個體煤礦引發的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
四 結語
第六章 基于煤礦資源的利益博弈及策略選擇
一 官商一體:產權制度不科學造成的政治生態
二 資源詛咒:利益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治理困局
三 以煤補農:政企合作破解治理困局的策略選擇
四 產權改革與多元合作:資源型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五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信息
煤礦產權制度改革與資源型鄉村治理研究 作者簡介
董江愛,女,博士,山西夏縣人,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農村基層民主與治理研究,致力于求解農村基層民主與治理的理論困境與現實難題。主持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級項目20余項,向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交研究報告和咨詢報告40余篇,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作6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