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戰時期的民國大學招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31473
- 條形碼:9787568231473 ; 978-7-5682-314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時期的民國大學招生研究 本書特色
《抗戰時期的民國大學招生研究》論述以時間為序,運用文獻研究的方法,通過對各種史料的梳理,呈現抗戰時期各個階段的大學招生樣態。本著述將抗戰時期的大學招生劃分為統一招生時期(1938年—1940年)、聯合招生和分期招生時期(1941年—1942年)、招生多樣化時期(1943年—1945年)三部分。實際上,在八年抗戰中,大學招生精彩的是統一招生時期:先是國立大學和獨立學院的統一招生(不包括上海的國立大學、獨立學院),然后逐漸擴展至所有的國立大學(學院)和省立大學的統一招生,*終擴大到所有公立的大學和獨立學院統一招生。重慶政府教育部原本設想在全國范圍內都實現統一招生的,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但是由于戰爭日益殘酷,交通阻隔,統一招生難以實施,不得不開啟了聯合招生和多樣化招生的新模式。在統一招生過程中,重慶政府教育部表現出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其在中國高等教育的地位被基本確立;而其在招生考試的規范化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也深刻地影響到此后的大學教育和中等教育等。
抗戰時期的民國大學招生研究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的民國大學招生研究》論述以時間為序,運用文獻研究的方法,通過對各種史料的梳理,呈現抗戰時期各個階段的大學招生樣態。本著述將抗戰時期的大學招生劃分為統一招生時期(1938年—1940年)、聯合招生和分期招生時期(1941年—1942年)、招生多樣化時期(1943年—1945年)三部分。實際上,在八年抗戰中,大學招生精彩的是統一招生時期:先是國立大學和獨立學院的統一招生(不包括上海的國立大學、獨立學院),然后逐漸擴展至所有的國立大學(學院)和省立大學的統一招生,*終擴大到所有公立的大學和獨立學院統一招生。重慶政府教育部原本設想在全國范圍內都實現統一招生的,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但是由于戰爭日益殘酷,交通阻隔,統一招生難以實施,不得不開啟了聯合招生和多樣化招生的新模式。在統一招生過程中,重慶政府教育部表現出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其在中國高等教育的地位被基本確立;而其在招生考試的規范化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也深刻地影響到此后的大學教育和中等教育等。
抗戰時期的民國大學招生研究 目錄
**節 流亡與西遷
第二節 戰時臨時大學
第三節 1938年的國立院校統一招生
第四節 1939年“全國一張卷”的國立院校統一招生
第五節 1940年穩步推進的公立院校統一招生
第二部分 聯合招生和分區招生時期(1941—1942年)
**節 1941年的自行招生與聯合招生
第二節 第二次“大學大遷徙”中的嶺南大學
第三節 司徒雷登先生與燕京大學的內遷
第四節 上海孤島的大學遷移
第五節 汪偽政府控制下的大學
第六節 1942年的分區招生和委托招生**部分 統一招生時期(1938—1940年)
**節 流亡與西遷
第二節 戰時臨時大學
第三節 1938年的國立院校統一招生
第四節 1939年“全國一張卷”的國立院校統一招生
第五節 1940年穩步推進的公立院校統一招生
第二部分 聯合招生和分區招生時期(1941—1942年)
**節 1941年的自行招生與聯合招生
第二節 第二次“大學大遷徙”中的嶺南大學
第三節 司徒雷登先生與燕京大學的內遷
第四節 上海孤島的大學遷移
第五節 汪偽政府控制下的大學
第六節 1942年的分區招生和委托招生
第三部分 招生多樣化時期(1943——1945年)
**節 1943年的多樣化招生
第二節 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第三節 1944年的持續擴大招生
第四節 1945年的區域聯合招生信息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