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65955
- 條形碼:9787508665955 ; 978-7-5086-6595-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 本書特色
1949年以前,沈從文是作家,寫了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1949年后他轉行做了文物研究專家,和壇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間的專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少,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淀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 本書即收錄了作者“另一半”創作:鑒賞文物的心得和對藝術的感悟。包括四十幾篇筆記、隨筆、講稿和學術文章,涉及器皿、織錦、服飾、書畫等類,還談了個別地方的民俗文化。從中不僅可以飽覽豐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藝術,也可尋覓沈從文離開文學圈后的生命軌跡。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 內容簡介
★沈從文數十年文化、藝術、考古、鑒賞、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從文常年與文物為伴,結合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而總結出的經驗,值得文物愛好者借鑒。是文物鑒賞、收藏的必讀書。 ★數百幅精美圖片,以圖注文,直觀呈現不同時代文物風貌。 ★大家經典之作,由名家陸智昌設計,裝幀精美,值得珍藏。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 目錄
學歷史的地方...... 001
一個長會的發言稿...... 005
文史研究必須結合文物...... 009
抽象的抒情...... 023
我為什么始終不離開歷史博物館...... 031
從新文學轉到歷史文物...... 047
無從馴服的斑馬...... 055
古代鏡子的藝術...... 059
談瓷器藝術...... 073
中國古代陶瓷... 085
玻璃工藝的歷史探討...... 097
“瓟斝”和“點犀 ”...... 111
“杏犀”質疑...... 125代序 沈從文轉業之謎/汪曾祺...... i 學歷史的地方...... 001 一個長會的發言稿...... 005 文史研究必須結合文物...... 009 抽象的抒情...... 023 我為什么始終不離開歷史博物館...... 031 從新文學轉到歷史文物...... 047 無從馴服的斑馬...... 055 古代鏡子的藝術...... 059 談瓷器藝術...... 073 中國古代陶瓷... 085 玻璃工藝的歷史探討...... 097 “ 瓟斝”和“點犀 ”...... 111 “杏犀 ”質疑...... 125 試釋“長檐車、高齒屐、斑絲隱囊、棋子方褥”...... 127 說“熊經”...... 137 “商山四皓”和“悠然見南山”...... 141 談樗蒲...... 143 從《不怕鬼的故事》注談到文獻與文物相結合問題...... 147 花邊...... 157 談金花箋...... 163 談廣繡...... 177 談染纈...... 187 江陵楚墓出土的絲織品...... 201 蜀中錦...... 209 織金錦...... 219 明織金錦問題...... 245 《明錦》題記...... 265 清代花錦...... 273 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胡子問題...... 281 關于天王府繡花帳子的時代及其產生原因的一點意見...... 293 關于賴文光馬褂問題的一點意見...... 301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305 宋元時裝...... 319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引言...... 331 過節和觀燈...... 347 湘西苗族的藝術...... 359 塔戶剪紙花樣...... 367 談皮球花...... 375 龍鳳藝術...... 383 魚的藝術...... 399 談寫字(一)...... 411 談寫字(二)...... 423 讀展子虔《游春圖》...... 437 談談《文姬歸漢圖》...... 461 春游頤和園...... 469 北京是個大型建筑博物館...... 477信息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 相關資料
從寫小說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豐碩的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個人說,無所謂得失。就國家來說,失去一個作家,得到一個杰出的文物研究專家,也許是劃得來的。但是從一個長遠的文化史角度來看,這是不是損失?如果是損失,那么,是誰的損失?誰為為之,孰令致之?這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汪曾祺
從文暫不寫小說而專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絕不是改行……(從文)在歷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會提高而不會淹沒或降低他的文學成就。
——朱光潛
沈老在考古學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寫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從文論》)從寫小說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豐碩的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個人說,無所謂得失。就國家來說,失去一個作家,得到一個杰出的文物研究專家,也許是劃得來的。但是從一個長遠的文化史角度來看,這是不是損失?如果是損失,那么,是誰的損失?誰為為之,孰令致之?這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汪曾祺
從文暫不寫小說而專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絕不是改行……(從文)在歷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會提高而不會淹沒或降低他的文學成就。
——朱光潛
沈老在考古學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寫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從文論》)
沈先生的學術性論文,多半以文物圖像為主,并選文獻材料加以論證,判斷是非,因博聞約取,筆下多有出人意料之創見,為專家和一般讀者所共賞……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物,如繪畫、陶俑、雕塑、石刻、磚刻等藝術品和史志記載為依據,詳細論述了各個朝代的各階級、各民族的服飾式樣和特點,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狀況和作用;并且解析了各階級、各民族在不同時期對服飾審美的不同觀點和演變。對于服飾文化同其他方面的相關問題,也作了較廣泛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和新見解,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學之用。對工藝美術設計,對于古代文學藝術的注釋和研究都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本書的出版,在物質文化史的研究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探討上,無疑是個新貢獻,在實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可資借鑒的榜樣。
——王亞蓉、王序(《沈從文和他的服裝研究》)信息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 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鳳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嘗試用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堅持以實物為依據,綜合材料、形制、紋樣的發展與聯系,走自己獨特的研究道路,成為新中國文物鑒賞與文物研究的先驅者,取得了堪與自身文學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