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免疫 本書特色
本書由三十篇文筆優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構成,作者尤拉·比斯新為人母時,這個全新角色使得她陷入了媽媽們常有的一種焦慮當中:對政府和醫療機構無法完全信任,擔心孩子呼吸的空氣、吃的食物、用的床墊、吃的藥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發覺人們實際上是無法讓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對這個世界免疫”的,于是,她開始了一場針對“免疫”的細致的調研,而本書則是她研究內容的集結,本質上,也是與新父母們,以及社會大眾的誠懇交談——談信任問題,談取舍問題,談科學的可貴,以及人們有時候的急功冒進。
比斯正視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共同憂慮,她理解這種焦慮正是面對諸多信息來源,面對人類自身的偏見、脆弱、不能相互信任,以及面對永恒的不可知與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時的一種無力反應。然后她在書中告訴我們:每一個個體其實都在一次次地面對著生命中的重要“抉擇”,在我們每個人都相互聯系在一起的這個時代中,人們應當如何動用理性的力量去思考各種重要問題,如何去除偏見,如何接近真實,如何判斷,如何抉擇。
這本書知識淵博、旁征博引,廣泛涉及到歷史、文學、神話、及醫學歷史,視域開闊,充滿了思想的力量,仿佛在科學與文學的接壤處生長。可以說,這本書討論“免疫”,但*終講的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和命運到底是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相互關聯起來。
免疫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生長在文學與科學接壤之處的作品,充滿了優雅和理性的力量。
本書的譯者在序言中說,自己“用一個下午一氣讀完,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多次重讀,心中充滿了驚訝和激賞”,“驚訝和激賞”的感覺也貫穿了我編輯這本書的全過程。我驚訝于,作者可以把科學現象描繪地如此生動和具有感染力,“我腦海中所想的免疫系統的景象,幾乎像是一片浪潮,你能理解嗎?那種張力,還有那些起起落落”。我激賞的,是身為非科學工作者的作者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以及面對種種與免疫相關的社會問題時的冷靜與克制。她以誠懇和深入研究的態度在書中與我們交談:談信任、談取舍、談科學精神。她回溯了醫學歷史中的重要時刻,關注詞語的微妙涵義并就其社會、經濟、政治與宗教語境進行闡述,更珍貴的是,她始終把鏡頭對準了人、對準了我們自己……
免疫 相關資料
《紐約時報》2014年十大好書這部引人入勝的書混合了回憶錄、科學新聞寫作和文藝評論。比斯揭示出,對疫苗的恐懼顯示了我們對于純正、污染與相關性的深層焦慮。她建立在自己初為人母經歷的基礎上展開深入研究,創作了這本極為聰明的書,講述疫苗如何對抗偽科學與迷信,并提醒人們,人類在生活中是互相依存的。
免疫 作者簡介
尤拉•比斯(Eula Biss),執教于美國西北大學,并為《曾以Notes from No Man’s Land一書獲得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譯者:彭茂宇,曾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取得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現居洛杉磯。身為“科學松鼠會”成員,對科學傳播事業頗具熱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