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私人傳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03888
- 條形碼:9787555903888 ; 978-7-5559-0388-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私人傳說 本書特色
《私人傳說》收入的作品,是魚禾近年來以家族與故鄉、成長經驗與人性困局為主題的系列長篇散文代表作,這些作品先后發表或轉載于《十月》《人民文學》《北京文學》《莽原》《中華文學選刊》《散文選刊》等刊物。其中《父老》入選《2013年中國散文排行榜》《2013年中國zui美散文》,《駕駛的隱喻》獲第11屆十月文學獎。 魚禾近年來創作的系列散文,從立意、結構、語言到文本形式,既有對散文創作詩性傳統的優美繼承,又有對散文言說界域和固有形式的果斷突破,體見了散文創作無可替代的文字擔當和浩蕩寬闊的表達能量。
私人傳說 內容簡介
評論認為,魚禾近年來創作發表的系列長篇散文,從立意、結構、語言到文本形式,既有對散文創作詩性傳統的優美繼承,又有對散文言說界域和固有形式的果斷突破,體見了散文創作無可替代的文字擔當和浩蕩寬闊的表達能量。 在魚禾的世界里,總是有宿命般的悲情和好便是了的退讓。這也許是一對矛盾,或也許,這是對生命之輪zui智慧的駕馭。對于一個有思想的寫作者而言,幸福不是出其不意的驚喜,而是把握在手的篤定和堅守。每個人都有憑窗遠眺的權利,可是思想者的憑窗,往往會成為一個事件和記號,他們能讓運轉自如的世界驟然停擺,聽他們低聲喝問:“你憑什么自稱和它們不同,你猶疑的過程,為什么這樣長?”(魚禾《前提》)在她搭建的詞語的深溝高壘里,我常常沉迷和彷徨,我寧愿相信那是一種深深的陷落。因閱讀而產生的豐富和荒涼,使我終于相信了一個人也可以地老天荒。 ——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邵麗 這部“私人傳說”,除了有作者對于私人經驗的特別尊重之外,還有對于私人經驗書寫之價值的獨到理解:“我們的文學主張似乎有一種輕視智識的傳統,沉甸甸的現實往往難以獲得相稱的反省……現實是整體的而非碎片的,是日常存在而非突發事件。作家在寫作之先,就應當有那么一個刻度準確的、寬闊的坐標系。這個坐標系的橫軸,是不相分割、連續存在的生活本身;縱軸,是作家對世界、對人的基本觀念和態度。” 這些散文先后刊發于《人民文學》《十月》《散文選刊》《莽原》等刊物。長散文的寫作形態,考驗的不僅是作家的敘事能力和結構能力,對于作家的經驗儲備和智識儲備,也是一個近乎嚴苛的測量?v觀魚禾的長散文系列,進入文本的不同經驗皆被納入獨特的心理觀照系統之中,體驗的濃烈后面,不同程度地具備了精神內省性的特質。這些特質,構成了文本的深層紋理所在。自內而外,無限投射,使文本寬闊而鄭重。王國維先生曾言及,入乎其內,故有深情,出乎其外,故有高格。 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協副主席魚禾的首部長篇散文集。 這些散文從題材到處理方式,既有對散文創作詩性傳統的優美繼承,又有對散文言說界域和固有形式的果斷突破,在當下散文創作實踐中,可謂罕見。就散文文體的推進層面,除了長度之外,兼容心理獨白、人物與故事、詩性體驗、隱喻手段所形成的跨度敘述,在增大散文的容量以及拓展散文的維度方面,亦確立了獨特且相對成熟的表達模式。
私人傳說 目錄
私人傳說 作者簡介
魚禾,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魯迅文學院第十七屆作家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散文集《摧眉》《相對》,長篇小說《情意很輕,身體很重》,讀書隨筆《非常在》。多篇散文發表于《人民文學》《十月》《北京文學》《散文•海外版》等刊物,其中《駕駛的隱喻》獲第11屆十月文學獎,《失蹤譜》獲莽原文學獎。
- 主題:印刷很清晰
知乎上面常年推薦的必讀一百本經典名著之一,挺多人推薦的,特意買來看看,包裝塑封完整,印刷也挺清晰的,大概看了下內容,整體翻譯也很通順,等有時間的,仔細品讀下子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