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浪漫主義 本書特色
為你展示一場反古典傳統的,用主觀感受和當下性取代永恒美的美學革命!
從哲學、政治、社會、音樂、文學、戲劇、以及形象藝術領域來分析浪漫主義思潮!
從法國到意大利,從歌德的詩篇到透納的畫作,帶你遍嘗全人類的悲哀與幸福!
浪漫主義一詞曾被許多人下過定義,這些定義從各個角度展示了這個流派在蔓延整個歐洲的過程中顯現出的多種形態和不同面貌。從法國大革命到1815年王朝復辟,歐洲經歷了歷史上刺激和動蕩的時期之一。舊體制轟然崩潰,然而1789年革命許下的諾言卻并未如期實現。拿破侖非凡的功績與冒險以悲劇收場,誕生于維也納會議的新歐洲只是刻板而虛幻往昔的重現。所有這些都在引起深深的失望和前所未有的絕望,并且體現在作家、詩人和藝術家的聲音中。然而,熱情并未消亡,自由仍受捍衛。社會還在持續演變,資產階級逐漸站穩腳跟,國民意識愈加鞏固。浪漫主義就在這座大熔爐里鍛造成型,這是一場令哲學、宗教、文學和藝術發生巨大變革的思想運動。社會的組織形式、人們的精神狀態、心理和著裝都因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浪漫主義》一書為我們全面展現了浪漫主義這個藝術流派在歐洲的產生以及發展,更為我們詮釋了這一流派的藝術特點及表現形式。書中配了大量的精美插圖,大多是浪漫主義繪畫。在圖與文中穿行,無異于體驗了一次浪漫主義之旅,見證了一個藝術流派的輝煌。讀至書后,也仍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雖不能說所有人都會從中受益匪淺,但起碼會對浪漫主義這一重要的藝術流派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起碼會記住幾個浪漫主義藝術家,記住幾部浪漫主義作品。當然,你也許會有其他的發現和收獲。畢竟浪漫主義藝術并沒有消亡,其在現代藝術中的共鳴可能會更加復雜,可能會更難欣賞,但浪漫主義之美中永恒的部分,有關人類的自省及其周圍的環境,有關人與死亡的關系,有關歷經時間考驗的美和追憶過去的部分,都會以可變的部分作為載體,繼續在藝術中留存。
浪漫主義 內容簡介
本書的開端并非意在給“浪漫主義”一次重下定義。浪漫主義的定義其實已有很多,其中很早一個可在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寫給哥哥奧古斯特·威廉的信中找到,目前的一個則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精美珍貴的《浪漫主義詞典》的導言給出。從古至今的所有作家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借用波德萊爾1846年提出的疑問原文:“什么是浪漫主義?”他們都必須承認,很難為這個名詞找到既準確又令人滿意的答案。
浪漫主義 目錄
序幕與魔鬼約會
引論浪漫主義的靈魂及其命運
**部分歐洲的浪漫主義
夕陽西下:啟蒙運動的黃昏
德國、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浪漫主義:繪畫和詩歌
法國和拉丁世界的浪漫主義:歷史的喉舌
第二部分藝術中的浪漫主義
靈魂的鏡子:風景畫
肖像畫以及“我”的秘密
美與死亡
源于愛與感覺
小說檢驗歷史
結論超越浪漫主義
附錄
浪漫主義 作者簡介
瑪麗亞·特蕾莎·卡拉喬洛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研究負責人,與法國里爾三大北方歷史研究院(IRHiS)合作研究。她還是《藝術史筆記》雜志的管理委員會成員。
作為一位藝術史學家,她曾在羅馬一大(智慧大學)和巴黎四大(索邦大學)學習,專門研究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歐洲繪畫以及法國大革命和帝國時期的法意關系。
她著作頗豐,包括《朱塞佩·卡戴斯(1750—1799年)與當時的羅馬》《繪畫中的羅馬歷史》《讓-巴蒂斯特·維卡爾:波拿巴家族肖像》等,更憑借著作《從里爾到羅馬:讓-巴蒂斯特·維卡爾與意大利》和《佩魯賈美術博物館:讓-巴蒂斯特·維卡爾的畫》獲得2006年羅馬斜體大獎。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