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藏戲圖文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482170
- 條形碼:9787539482170 ; 978-7-5394-821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藏戲圖文志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9萬余字的深邃文史資料,從遠古的萌芽到現代的綻放,每一章節都蘊含著對藏戲源流的精心考證與獨到見解
★430余幅珍貴圖片,每一幀都是對雪域高原斑斕文化的極致捕捉
★深入挖掘了藏戲的劇種與流派、劇目藝術的獨特魅力、音樂表演的細膩情感以及舞美藝術的精湛技藝
藏戲歷史悠久,它的劇種、流派、劇目、音樂、表演、舞美等各個方面的遺產都十分豐厚。藏戲在流傳中,與中國各地藏區不盡相同的文化藝術傳統結合,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不同劇種,如西藏的白面具藏戲、藍面具藏戲、昌都藏戲,青海的黃南藏戲、華銳藏戲、玉樹康巴藏戲、果洛格薩爾藏戲,四川的康巴藏戲、阿壩安多藏戲、嘉絨藏戲、德格藏戲,甘肅的“南木特”藏戲等。同時在大的藏戲劇種中,又形成不同流派,如藍面具藏戲中的覺木隆派、江嘎爾派、香巴派、迥巴派,白面具藏戲中的賓頓巴派、扎西雪巴派、尼木派,青、甘、川三省交界處的安多藏戲中的黃南派、阿壩派、甘南派、華銳派、色達派,康巴藏戲中的玉樹派、巴塘派、理塘派、道郛派、甘孜派等。
這些不同的劇種和流派,至今還在民間流傳。可以說在中國戲曲的大體系中有著一個比較龐大的藏戲劇種和流派系統。
藏戲為現存中國戲曲劇種中*為古老的劇種之一,我國其他一些大劇種,如昆曲、京劇、川劇等,歷史都比藏戲短。藏戲與其母體藏族文化一樣,有著早期歷史關鍵時期的開放兼容性,從而使藏戲與世界古老戲劇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等有著類似的特點。同時,藏戲有著從中世紀至近現代的長時期封閉內斂性,從而使它具有藏民族的獨創自立性和神圣殊異性:不僅具有以歌舞表演故事和唱、舞、念、表都有程式化手段等一部分戲曲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東方戲劇綜合了民間說唱、歌舞甚至雜技和宗教樂舞與儀式等寫意表現性的形態特征,同時又具有西方戲劇以口語道白對話為手段的寫實再現性的部分形態特征,如在藏戲的正戲喜劇表演和開場戲甲魯與溫巴對話表演中是完全的話劇式表演。藏戲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創造的至今尚鮮活存在的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故而可以說,藏戲作為中華民族戲曲中一個十分獨特的劇種,不僅在我國,而且在世界戲劇之林中也都是獨樹一幟的。
本書編著的體例
“前言”為中國藏戲在中國及世界上的地位、其總體藝術特色和本書編著體例的概括。第二章開始,從中國藏戲的發展歷史、劇種和流派、劇目藝術、音樂藝術、表演藝術、舞美藝術等六大章,全面展示其豐富的遺產及其獨有的藝術特色。**章“緒論”是對藏戲“非遺”保護現狀、意義和特性的概述,第八章全面闡述藏戲作為世界“非遺”的意義、價值和全面實施保護工程的過程以及政策措施。在正文之外,還精心選配了相關的印證文字和珍貴精彩的藏戲圖片。
藏戲圖文志 內容簡介
藏戲是我國古老的戲劇劇種之一,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本志輯錄了430余幅圖片,內含29萬余字的文史資料,既強調藏戲研究的歷史人文價值和文獻意義,又兼具圖片的視覺美感,是迄今為止*學術意義和權威性的藏戲研究專著。
藏戲圖文志 目錄
藏戲圖文志 節選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