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婚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70298
- 條形碼:9787532770298 ; 978-7-5327-702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婚變 本書特色
《婚變》講述以專出作家而聞名于世的美國布朗大學三位文科生畢業前后所經歷的波折與迷惘。“婚姻情節線”是英語專業的馬德琳的論文主題,她在論文中闡述婚姻情節對傳統小說的重要意義,現實中她也陷入婚戀困境。馬德琳與才智過人的倫納德盡管出身與個性截然不同,但依然是一對令人羨慕的校園情侶,不料倫納德由于家族遺傳及破損的童年而患上躁狂抑郁癥,二人感情蒙上陰影。愛上患有精神疾病的倫納德令她既痛苦又割舍不下,甚至一度為此放棄對未來的思考和努力。馬德琳在父母羽翼下長大,不可能像叛逆的姐姐那樣事事出格,但耳濡目染六七十年代女權運動氛圍,其內心渴望獨立。她原想擺脫父母管束畢業后與戀人生活,可倫納德的疾病使她無法拒絕父母幫助。另一方面,馬德琳的學術之路同樣迷霧重重。在八十年代初流行解構與符號的美國大學校園,她不合時宜地酷愛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她曾試圖趕潮流選修一門符號學課,卻總是被言必稱羅蘭•巴特、德里達的同學駁得啞口無言,也沒能從教授那里學到這門“顯學”的精要。身處以父母為主導的家庭之中、以男友為主導的戀情之中、以流行理論為主導的學術圈之中,馬德琳的自我又在何方?
婚變 內容簡介
首先來看看她所有這些書。伊迪絲·沃頓的小說, 按照出版日期而不是書名排列著 ; 現代圖書版的全套亨利·詹姆斯作品, 二十一歲生日時父親送的禮物 ; 書頁折了角的平裝本, 都是她大學課程的必讀書, 包括大量狄更斯, 少許特羅洛普, 還有不少奧斯丁、喬治·艾略特以及令人敬畏的
婚變 目錄
婚變 相關資料
★此書猶如一幅感人至深的油畫,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二十世紀一個美國家庭的一段不同尋常的婚姻。 ——《紐約時報》評論家角谷美智子 ★一次無與倫比的巨大成功!此書無疑證明了尤金尼德斯是最偉大的美國作家。 ——《洛杉磯時報》評論家杰夫•特倫廷 ★是一出有關新奇、有關想象力、有關愛的美國式的絕妙好戲。 ——《紐約時報書評》勞拉•米勒 ★一部史詩!《婚變》是一次想象的盛宴,其細膩溫和的筆觸令人印象深刻。 ——《人物》 ★底特律終于有代表自己的偉大小說了。都柏林因為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而聞名……底特律也因在此土生土長的尤金尼德斯的《中性》而聞名。。 ——《底特律自由新聞報》瑪塔•薩里基
婚變 作者簡介
美國希臘裔作家,1960年4月13日出生于美國底特律。 祖父母是從小亞細亞來的希臘移民。曾就讀于美國著名私立大學布朗大學,并于1986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英語及創作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發表了首部長篇《處女自殺》,這部引人入勝的小說介紹了密執安州格羅斯角上五個神秘姐妹以及那些命運被她們永遠改變的男孩子們的故事。書一上市就好評如潮,成為暢銷書,榮獲1993年懷汀獎以及同年美國藝術協會年度風云書,并由著名導演科波拉之女索菲婭•科波拉搬上銀幕!吨行浴罚∕iddlesex)出版于2002年,是他用九年時間創作的第二本小說,獲得了2003年度普利策文學獎。作者以遺傳學理論為基礎,故事開始是女身最終變成男身的敘述者講述了一個希臘裔家族歷史遭遇的傳奇故事。這位雌雄同體的敘事者也象征了美國移民身份的無奈。此書獲選《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紐約時報書評》、《舊金山紀事報》、博得書店、邦諾書店,以及亞馬遜網絡書店評選的2002年的十佳好書;并榮登《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書榜。迄今已榮獲諸多獎項,包括2003年美國普利策文學獎、2003年德國魏爾特文學獎、2003年美國學會大使圖書獎、2004年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文學獎、古根漢姆研究基金會獎、美國國家基金藝術獎、懷汀寫作獎、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亨利•D•伍爾塞爾獎。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