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18804
- 條形碼:9787100118804 ; 978-7-100-11880-4
- 裝幀:80g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獨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第2版 本書特色
死刑是否應該廢除?ufo是否存在?墮胎合乎道德嗎?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化嗎?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
在這個全媒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浩如煙海的信息,它們往往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甚至相互矛盾,如何撥除迷霧,去偽存真,批判性思維技能將借你一雙慧眼,幫助你成為獨立的思考者。
本書是一部暢銷的美國批判性思維課程教科書。與目前市面上的同類書籍不同,它不僅從邏輯學、科學方法論以及科學的懷疑精神等角度介紹正確的思維方法,而且從當前世界現實問題入手,利用批判性思維技巧,對社會、經濟、政治、環境、商業、媒體、科學/學術等領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性批判,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啟發性,是現代公民建立科學精神、學會獨立思考、不盲從的必讀書。
獨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第2版 內容簡介
如何打破慣性的思維模式,突破思維上的誤區與局限? 如何運用理性和邏輯能力,做出*正確周全的判斷和決定?
本書將幫助你:
明辨是非真偽,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透視問題與真相,做出*周密的分析! 訓練理性與邏輯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 全面發展出優異的學業、研究、工作及生活能力!
美國廣受歡迎的批判性思維教科書,數百所院校采用本書作為課程教材;
國內*本“批判性思維”全彩雜志書,銅版紙印刷,閱讀體驗極佳;
循序漸進,簡單易懂,破除阻礙批判性思維的錯誤觀念和陋習,建立思維的正確觀念和良好習慣,逐步帶領你成為更具有創造力和批判力的獨立思考者;
深入社會、經濟、政治、環境、商業、媒體、科學等現實領域,結合作者精心設計的“思想庫”“分析圖片”“行動中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等專欄,幫助你理論運用于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批判性思維技能;
批判性思維不僅是思維技能,更是我們識別和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方法,而且與一個人的成長密不可分!
獨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第2版 目錄
目錄:簡要目錄1 批判性思維為什么很重要 22 理性與情緒 303 語言與溝通 564 知識、證據與思維中的錯誤 845 非形式謬誤 1166 論證的識別、分析和構建 1447 歸納論證 1728 演繹論證 2009 倫理與道德決策 22810 市場營銷與廣告 26011 大眾傳媒 28612 科學 31013 法律與政治 340 詳細目錄 **章 批判性思維為什么很重要 2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6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6大學生的認知發展 7優秀批判性思維者的特征 8分析技能 8有效的溝通 8調查和研究技能 8靈活性與包容模糊性 9心智開放的懷疑態度 9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0注意力、專注力和好奇心 11合作學習 12批判性思維與自我發展 13在生活中自我反省 13制定合理的人生計劃 13面對挑戰 15自尊的重要性 15民主國家的批判性思維 15妨礙批判性思維的因素 18思維的三層模型 18抗 拒 19抗拒的類型 19思想狹隘 22合理化與雙重思想 24認知失調和社會失調 25壓力障礙 26批判性思維之問:關于大學入學平權法案的觀點 27 第二章 理性與情緒 30什么是理性 33關于理性的傳統觀點 33性別、種族、年齡與理性 34夢與解決問題 37情緒在批判性思維中的作用 38關于情緒的傳統觀點 38情緒智力與情緒的積極影響 38情緒的消極影響 40理性與情緒的結合 40人工智能、理性與情緒 41人工智能領域 44計算機會思考嗎? 44計算機能夠感知情緒嗎? 44信仰與理性 45信仰主義:信仰高于理性 45理性主義:宗教信仰與理智的結合 46批判理性主義:信仰與理性是一致的 47宗教、靈性與生活決策 48批判性思維之問:關于人工智能的靈性與進化的不同觀點 51 第三章 語言與溝通 56何為語言 59語言的功能 59非言語語言 61定 義 63外延與內涵意義 64約定定義 64詞典定義 65精確定義 65說服性定義 67評價定義 67五個標準 67基于模糊定義的舌戰 68溝通風格 69溝通的個體風格 69溝通風格、性別和種族 70溝通風格的文化差異 72使用語言來操縱 73情緒性語言 73修辭手法 74欺騙與說謊 77批判性思維之問:關于美國大學校園是否應該設立自由言論區的觀點 80 第四章 知識、證據與思維中的錯誤 84人類知識及其局限性 87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 87思維的結構 87評估證據 88直接經驗和錯誤記憶 88傳聞和軼事證據的不可靠性 89專家與可靠性 90評估某個觀點的證據 92研究資源 94思維中的認知和知覺錯誤 95知覺錯誤 96對隨機數據的錯誤知覺 97難忘事件錯誤 98概率錯誤 99自我服務偏差 101自我實現預言 105社會錯誤與社會偏見 106“非我即他”錯誤 106社會期望 107群體壓力與服從 108責任分散 109批判性思維之問:關于ufo(不明飛行物)是否存在的不同觀點 111 第五章 非形式謬誤 116什么是謬誤 119歧義謬誤 119語詞歧義 119構型歧義 120錯置重音 121分解謬誤 121不相關謬誤 122個人攻擊(人身攻擊)謬誤 122訴諸強力(恐嚇策略) 123訴諸憐憫 125訴諸眾人 126訴諸無知 128以偏概全 128稻草人謬誤 130轉移注意力(熏青魚謬誤) 131包含無理假設的謬誤 132竊取論題 132不恰當地訴諸權威 133暗設圈套的問題 133虛假兩難法 133不合理的因果謬誤 135滑坡謬誤 135自然主義謬誤 137避免謬誤的策略 137批判性思維之問:關于美國向伊拉克開戰的觀點 140 第六章 論證的識別、分析和構建 144什么是議題 147確定一個議題 147詢問準確的問題 147論證與修辭術 148區分修辭術與論證 149避免修辭術 149識別論證 151命 題 151前提與結論 151非論證:解釋和條件陳述 152拆分和圖解論證 153將論證拆分為命題 153識別復雜論證中的前提與結論 154對論證進行圖解 155評價論證 158清晰性:論證是清晰的還是模糊不清的? 158可靠性:這些前提是否有證據支持? 158相關性:前提與結論是否存在相關? 159完整性:是否存在未闡明的前提與結論? 159合理性:前提是正確的嗎?能支持結論嗎? 161構建論證 161構建論證的步驟 161批判性思維之問:關于同性婚姻的觀點 167 第七章 歸納論證 172什么是歸納論證 175日常生活中對歸納論證的運用 175概 括 175使用民意調查、普通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概括 175將概括運用到具體個案中 179運用概括來評價歸納論證 180類 比 182類比的運用 182基于類比的論證 183將類比用作駁斥論證的工具 184對基于類比的歸納論證進行評價 185因果論證 186因果關系 187相 關 187構建因果關系 188公眾政策和日常生活決策中的因果論證 189評價因果論證 191批判性思維之問:透視大麻合法化 192 第八章 演繹論證 200什么是演繹論證 203演繹推理和三段論 203有效論證和無效論證 203合理論證和不合理論證 204演繹論證的類型 204排除法論證 204數學法論證 206定義法論證 207假言三段論 207肯定前件式 208否定后件式 210連鎖論證 210評價假言三段論的有效性 210評價假言三段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11直言三段論 211直言三段論的標準形式 212數量和性質 212利用維恩圖圖解命題 213利用維恩圖評價直言三段論 214將普通論證轉換為標準形式 216將日常命題改寫為標準形式 216找出論證中的三個詞項 217將論證改寫成標準形式 217批判性思維之問:透視死刑 219 第九章 倫理與道德決策 228什么是道德推理 231道德價值觀與幸福 231良知和道德情操 232道德推理的發展 236勞倫斯·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236卡羅爾·吉利根關于女性道德推理的觀點 237大學生的道德推理發展 237道德理論:道德是相對的 239倫理主觀主義 239文化相對主義 240道德理論:道德是普遍的 242功利主義(以結果為基礎的道德規范) 242義務論(以責任為基礎的道德規范) 243自然權利理論 245美德倫理 246道德論證 246識別道德論證 246構建道德論證 247評價道德論證 249解決道德困境問題 250批判性思維之問:透視墮胎 252 第十章 市場營銷與廣告 260消費文化中的營銷 262市場研究 262避免思維中的證實偏差和其他錯誤 263營銷策略 266swot 模型 266消費者對營銷策略的覺察 269廣告與媒體 270廣告在媒體中的作用 271植入式廣告 272電視廣告與兒童 273廣告評價 274廣告中常見的謬誤 274修辭手法和誤導性語言 276錯誤和薄弱的論證 276對廣告的一些批評 278批判性思維之問:透視廣告與兒童 280 第十一章 大眾傳媒 286美國的大眾傳媒 289大眾傳媒的興起 289當今的媒體 289新聞媒體 290新聞報道的可靠性 291嘩眾取寵與新聞娛樂化 291新聞中的偏差 292新聞分析的深度 292證實偏差 296科學報道 296科學發現的歪曲報道 296政府影響和偏差 297對科學報道進行評價 298互聯網 298互聯網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299社交網站 299被稱為“偉大平衡器”的互聯網 300互聯網的濫用:色情作品和網絡剽竊 302媒介素養:一種批判性思維的方法 302媒體體驗 302解釋媒體信息 303批判性思維之問:大學生群體中的網絡剽竊現象 305 第十二章 科學 310什么是科學 313科學革命 313科學假設 313科學的局限性 314科學與宗教 315科學方法 3161. 識別問題 3172. 提出原始假設 3173. 搜集附加信息并提煉假設 3184. 檢驗假設 3205. 以檢驗或實驗結果為基礎來評價假設 321評價科學假設 321好的假設應當與研究問題相關 321好的假設應當與完善的理論保持一致 321好的假設應當簡單 323好的假設應當是可檢驗的和可證偽的 323好的假設應當擁有預測力 323鑒別科學與偽科學假設 323研究方法與科學實驗 325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325現場實驗 326控制實驗 327單組(前后測)實驗 328評價實驗設計 329解釋實驗結果 330科學實驗中的倫理問題 330托馬斯·庫恩與科學范式 332常規科學與范式 332科學革命和范式轉換 333批判性思維之問:當進化論遇上智能設計理論 334 第十三章 法律與政治 340政府的社會契約論 343自然狀態 343社會契約論 343國際法律 344美國民主制度的發展 344代議制民主:防止“多數人暴政”的機制 345自由民主:保護個人權利 345政治競選和選舉 345投票:權利還是責任? 348美國政府的行政機構 349行政機構的作用 349行政命令和國家安全 349對行政權力的監督 349美國政府的立法機構 351立法機構的作用 351公民與立法 351不公正的法律和不合作主義 353美國政府的司法機構 356司法機構的作用 356證據規則 357法律推理與判例原則 357陪審義務 359批判性思維之問:征兵制與《通用國家服役法案》(2007) 360
展開全部
獨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第2版 作者簡介
朱迪絲·博斯1990年獲得波斯頓大學社會倫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5年在美國羅德島大學哲學系擔任教職,之后在布朗大學醫學院擔任副教務長,直到2004年退休,享受專職作家生活。她撰寫了10部書籍,包括小說《欺騙之島》(Deception Island)以及大學教科書如《獨立思考》(Think)、《生活中的倫理學》(Ethics for Life)等。